生活素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2-23 06:31王天娇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化学教学分析

王天娇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初中教育的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对于学生们来说,无论哪个学科的知识内容都和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应当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生活类素材,促使学生们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课堂学习质量。本篇文章将阐述生活素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生活素材 初中化学教学 应用 分析

引 言

从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化学知识因涉及的知识面深度较大,仍然具有较高的难度,尤其对初学者造成了不少阻力,对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尝试将生活素材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并鼓励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升学习效率,锻炼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化学的学习规律,将化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一、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资源整合

(一)基本概念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和家庭中度过,因此其对于学校和家周边的生活最为熟悉,同时也最具感情。为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理应对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予以充分关注,将相关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当前课堂教学时,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在实际授课的时候主要采取结论式教育,让学生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知识记忆,从而使得学生很难对知识内容产生感情。初中学生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将课堂知识和其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可以促使学生们感受到化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对其知识理解带来帮助[1]。

(二)具体案例分析。例如,在进行“燃烧条件”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潜在意识认为水一定会灭火。因此教师可以将白磷放到热水里面,在刚开始的时候,白磷并不会燃烧,之后讲一个大试管倒扣在白磷上方之后,白磷瞬间开始燃烧。如此一来,学生们便明白了只有符合燃烧条件就会出现燃烧情况的道理。

又如,在进行“空气”的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在烧杯放在桌子上时,其里面有什么?动物们在呼吸的时候需要什么气体?植物在产生光合作用之后会有什么气体生成?饼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里面有什么气体?”通过逐一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促使其充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而后再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这就是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二、通过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引入事件展开教学

(一)基本概念分析。初中化学知识本身便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能提高,为此,教師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们认真关注社会时事,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将其作为学习用的素材,举一反三。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便会被完全激发出来,同时也懂得用化学知识解释和理解事件中的现象,做到了真正的思考。

(二)具体案例分析。例如,现如今“地沟油”、“毒豆芽”以及“毒奶粉”问题屡见不鲜,令所有听众闻之色变,从而说明化学知识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便可以以此为基础向学生们传输有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分辨毒豆芽,学生掌握了这一项技能,不仅自信心会提高,也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又如,前几年日本核泄漏的新闻出现之后,我们国家多个审视出现了抢购加碘盐或者碘片的情况,以此对核辐射进行预防。然而实际情况则是,食盐中的碘含量非常低,很难起到预防的效果。而且如果人们盲目地过量食用碘片之后,还会对自己的身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班级中进行讨论,思考碘盐中的碘究竟指的是什么?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碘盐存放[2],进而了解碘这种元素的性质和功用,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三、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完成情境导入

(一)基本概念分析。初中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十分注重基本概念,因此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自然有着很大的出入。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生活案例或者为学生们创设生活化情境,很难让学生们融入其中,对其知识理解也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将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们可以理解的生活情境,理应对学生们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促使原本看似十分抽象的知识能够和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具体案例分析。例如,我国古代诗词中便包含了大量化学知识,其便是文人墨客在观察自然时诞生的产物。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经典诗词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诸如在机械能二氧化碳的知识学习时,可以向学生们描述:“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

又如,在进行废旧电池相关的知识讲解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这样的故事,在日本的小山村之中曾经出现过村里多个村民同时患上精神疾病的事件,在经过调查之后可以的指,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一些废旧电池被扔到了水井周围。而当这些电池腐烂之后,渗透到水井里面,造成村民们出现了中毒的情况。通过了解这个故事,学生们除了能够完成知识学习之外,还能深刻体会到随意乱扔废旧电池带来的恶果,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并逐步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不仅如此,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将自身注意力全部都转移到课堂上面,同时对其善于思考的行为习惯也能起到一定的培养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脱离教材以及课堂本身,将更多生活化案例引入其中,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理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小梅.为有源头活水来——例谈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和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2] 柏学亮.例谈生活事例在初中化学教学导课中的应用——浅议用生活事例导课[J].读写算:教师版,2015(26).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初中化学教学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