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2017-02-23 06:31邓炯明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促进德育教育中学

邓炯明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为全面,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更应该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而为了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各中学应重视现阶段德育教学工作,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尽快解决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提升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对此,本文分析了中学德育的教育现状,对应該如何正确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几点有效性教学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中学 德育教育 促进 策略

引 言

在中学教育教学整体过程中,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思想意识、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律观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实际情况并不然,很多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学活动收效甚微,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实现德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应对此展开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以突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 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传统德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导致部分教师难以全面认识德育教学板块,也达不到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的要求;其二,德育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混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及灌输式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三,德育教学时间严重缩减,被其他主科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也是导致学生不配合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不利于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准则的规范,应引起各中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2 如何正确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2.1 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要求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传播,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而为了正确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首先就应该保证德育工作紧扣时代脉搏,与当前国情结合,体现时代要求,以时代与社会发展进步为依托,汲取德育教育素材,激励中学生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围绕着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大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基础上,创新传统德育教育机制,为学生开辟新颖的教学渠道,以满足学生的成长进步需求。例如,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将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等改编成影片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2 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教育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为学生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代德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中,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利用隐性教育的方式,不仅能够扩大教育范围,也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本身形成鞭策与激励,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水准,对提高德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良的文化育人环境,可以通过设置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点这一方式,让学生能够被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所净化。

2.3 开展突出德育主题的教育活动

为了能够打造更为适合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应着重体现德育主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法定节日,集中开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教育活动,将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等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与德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激励学生向这些先进典型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达到更为显著的德育教育目的。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详细介绍十位民族伟人以及促进我国民族发展的相关事件,让学生能够更为生动且形象的了解这些伟人身上所散发的民族精神,让学生以此为创作源泉,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作出更多贡献。由此可见,开展突出德育主题的教育活动,对于提高现阶段中学德育教学工作效果,具有相当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对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2.4 以学生为主,重在实践育人,做到知行统一

在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为了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渗透,不仅应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要求,为学生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开展突出德育主题的教学活动,更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围绕学生生活实际,深入研究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热点、发展关键点等,切实满足中学生的现实需求,并以此为教育切入点,向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实践育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评价,量化评比标准,让学生能够向身边优秀榜样汲取力量,在鼓舞激励中逐渐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实现中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让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中学应重视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深远影响,根据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创新传统德育教学形式与内容,逐步向中学生传播中华传统美德。而为了能够正确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应该保证德育工作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要求,并为学生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重在实践育人,做到知行统一,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够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毕乐武. 开展养成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中学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方法探讨[J]. 内蒙古教育,2016(23):18-19.

[2] 袁则存. 推行“比创争” 打造星校园——东台市三仓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的实践和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41+80.

[3] 王祺. 坚持不懈创特色 质朴无华传美德[J]. 中国德育,2014(07):59-61.

猜你喜欢
促进德育教育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