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欣赏的前期准备

2017-02-23 06:31陈玲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幼儿

陈玲

摘 要: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虽没有如俗话中所描述的那么艰辛,但要上好一堂优秀的音乐欣赏活动,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其中包括教师自身在音乐方面的素养、音乐天赋及对音乐的理解;教法和学法,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心理特征,借用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用相应的辅助和优美的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在分析幼儿年龄特征的同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状况实施,让幼儿在教师引导中去倾听、感受、表现音乐,提高幼儿对音乐兴趣。

关键词:幼儿 音乐欣赏 前期准备

一、教师素养的提高,是音乐欣赏的坚强支撑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对音乐具备初步的赏析能力。音乐欣赏不仅包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了丰富的舞蹈、韵律及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音乐综合能力,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才能够通过舒适的歌唱、协调的动作和富有个性的表述、表现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使他们得到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水平。

二、作品的选择应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创造性。

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选择音乐作品时,既要考虑每一首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要考虑所有作品总体上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即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

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对于音乐作品在形式上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方整、长度是否适宜、可参与性是否充分等都显得至关重要。许多音乐作品很优美,但却因为过长过大而很难进入幼儿音乐欣赏作品的行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乐段进行提炼,并与幼儿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毛毛虫变蝴蝶》,它的几个乐段分别表述了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但乐句较长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为此对毛毛虫蜕变的几个明显过程进行了剪辑,主要体现毛毛虫蜕变的四个环节:爬——吃——作茧——蜕变,让幼儿在观摩毛毛虫蜕变的视频中去想象和模仿,并与音乐中所体现的旋律进行匹配,既满足了幼兒欣赏的需求有符合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从动静交替中达到活动的教学目标。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求知、在游戏中积累经验,游戏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如在《快乐的小老鼠》 “惊愕交响曲”中让幼儿以小老鼠这一形象到厨房偷食物开门时不小心惊醒睡梦中的猫,到他们表现出蹑手蹑脚没有把猫吵醒进入厨房开心畅饮、开怀大吃的情节来表现音乐所体现的舒缓、紧张、活跃的气氛。

三、教学具的有效运用,是音乐欣赏的辅助条件。

参与音乐活动,是让幼儿走进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辅助材料,其目的是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一般为视觉材料、语言材料、动作材料等。

(一)视觉材料

视觉材料应具体形象,既可在时空中静止(如:图画),又可在时空中流转(多媒体视频、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形象具体便于幼儿感知和理解,能在时空中静止,便于幼儿从容不迫的反复观察,有利于精细感知和记忆;如《快乐的小乌龟》在理解音乐不同旋律的特征中边欣赏教师的拉线教具边倾听音乐,这样形象的教具演示让幼儿对乐曲的不同乐句所表现的乌龟动作有了具体的感知,便于幼儿在倾听、观察的基础上去理解表现音乐。有时也可让幼儿自己独立创作视觉艺术作品,并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这种活动中,创作的要求应与音乐欣赏的要求相一致。如在欣赏一首回旋曲时,欣赏的要求是感知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就应要求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尽量反映出这种结构。

(二)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是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民谣等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语言辅助材料的首要条件是:从音乐出发,与音乐欣赏的要求相一致。这里所讲的一致,不仅在于文学本身的结构、内容、形象和情感与音乐相一致;同时也在于讲述或朗诵时,语言的音调、节奏、力度、音色、风格等因素与音乐也相一致。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根据音乐所配的故事本身就具有狮王威武、威风凛凛的性质,教师在讲述时要注意保持和渲染这种威武的性质。让幼儿在欣赏故事后去欣赏音乐,他们就会将故事中狮王威武的形象与音乐相匹配,富于幼儿表现自我及对音乐的理解力。(这里要突出音乐,而不是语言在前,注重语言的辅助作用)

(三)动作材料

通过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去,这是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与韵律活动不同的是,在欣赏活动中,选择条件更侧重于反映音乐的性质。即动作与音乐在节奏、旋律、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的一致性。所以,在为音乐欣赏活动选材时,一般不宜选择对幼儿来说比较复杂、陌生的动作,而应选择绝大多数幼儿都能自然做出的动作。如《水族馆》音乐的旋律抒情、优美,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水生生物的了解去理解、表现音乐,我们借助优美的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的旋律,让幼儿在视觉与肢体语言的表现中去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本次音乐欣赏目的。

此外,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应经常让幼儿有机会自己独立选择动作,独立地对音乐做出反应。因此,在为音乐欣赏活动选材时,有时只需选择动作反应的性质,不需确定具体的动作。如《熊和小鸟》在最后环节让幼儿用已学过的舞步和对称技能创编C段舞蹈动作,并按乐句变换动作自由的找同伴,就是让孩子们自主的进行创编、有机会自己独立的选择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

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用一个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不但可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还能够使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善于学习、思考和积累,才能使音乐欣赏教育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2012.09.12

[2] 作者: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05.04

[3]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编 新时代出版社 2013.07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