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2017-02-23 13:25刘燕姿
艺术评鉴 2016年23期
关键词:演奏风格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摘要:莫扎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是继承巴赫、海顿等著名音乐家之后又一位对西方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之一。他所作的带有浓厚古典乐派风格的19首钢琴奏鸣曲在其室内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所进行探讨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就是莫扎特中期创作的一首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典型莫扎特情感和音乐语言的作品。在此将从莫扎特中期的音乐创作背景出发,对《A大调奏鸣曲》进行曲式结构、和声与调性、织体写法、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分析。最后结合莫扎特作品中的演奏技巧的推敲研究及笔者本人的演奏实践,对这首奏鸣曲的演绎进行论述。

关键词:莫扎特 演奏风格 作品分析 演奏技巧

初听莫扎特的作品,只感受到他的明朗和欢快,到处阳光明媚,等到我们渐渐成熟了,才能察觉出阳光背后的几朵永恒的乌云。《A大调钢琴奏鸣曲》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这部独特风格的作品充满着诗歌般的动人旋律,具有不凡的独创性和想象力,透过清澈的音乐语言,让我们看到了莫扎特身上高贵的单纯和静默的伟大,也传递给我们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因此,如何忠实地再现这部作品的原貌,怎样演绎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摆在每一个专业演奏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莫扎特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是莫扎特中期奏鸣曲作品中的一部。1778年,莫扎特顺从父亲的意愿——暂别曼海姆热情挽留的音乐家和让他初次心动的姑娘阿洛西娅,和母亲来到巴黎。这个娱乐大都市喧杂轻浮的贵族们根本受不了静静地专注的欣赏莫扎特的作品,这让他感到气愤和羞辱。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转机,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终于母亲病倒了,再也没有起来。莫扎特绝望了,他想不通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寻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不明白在这样一个浮华的城市,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他的音乐才华几乎无人问津。1788年,《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面世。这部作品凄然动人,是这段时期莫扎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失去母亲的痛苦、怀才不遇的激愤、父亲的冷嘲热讽,再加上初恋的无疾而終,让莫扎特对这个世界失望到了极点。音乐中对世界美好事物的赞颂显得是那么的讽刺和无奈,对命运和现实的不公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在明朗、自然地音乐语言下,隐含了莫扎特心中不能言说的痛苦,丰富的旋律结构同时也反映了他融合、消化不同音乐风格的能力。

二、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曲式分析和演奏风格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由主题和六个变奏曲组成的变奏套曲。六个变奏曲在旋律、和声以及结构上与主题大体一致,只是引申发展了许多带有动力性的对比因素,从不同角度解释和深化了主题。

主题是具有法国民谣色彩的再现二段式,6/8节拍,A大调,行板,简单、优美,有很强的歌唱性。在主题的4乐句中,第一乐句有4个小节,前半句由附点八分音符展开,旋律平稳级进,演奏时应避免出现强而亮的音色,后半句演奏时力度逐渐加深,在右手推一个小高潮,即为半终止,收住。第二句同第一乐句,前半句开始时皆是带弧线的连奏,演奏时手指应和缓的触键,扎实的抓取弱位的音,不要因为音的时值短而松掉,弹完后要在琴键上保持一下以求完整饱满的音响效果,后半句即为完满终止,不仅力度逐渐加深,完成最后的高潮,而且要有明显的结束感。第三乐句也有4个小节构成,前半句演奏时音符好像羽毛在天空中漂浮一般,轻盈、剔透,后半句强弱变化明显,有停顿感。第四乐句作为结束句,多加了两个小节作为整个主题的补充,演奏时力度加强,和弦音扎实稳重的触键,以推上高潮,主题结束。

变奏一是以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动态为中心的舞蹈性较强的变奏曲,弧线与弧线之间要有自如的呼吸,休止的时值要满,弹奏动作尽量小而且连贯,以保持音的轻巧。第一、二乐句左手同音八度反复,演奏时要突出低音,可小幅度挥动小指然后将其余的八度音带出来,同音换指时力度速度都要平均,干净利落。第三乐句后半句强弱变化与常规不同,演奏时连音部分轻盈,一带而过,跳音部分力度平均,指尖深推进琴键,做出对比。第四乐句补充终止处演奏时双手力度、速度均加深,节奏感加强,手指在键盘上垂直落下,手腕带动力量的产生,音色明亮、干净,推向高潮后收住。

变奏二在左手三连音的伴奏下,右手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以跳音和颤音的变化,而且左右手作三连音的交替变化。演奏时左手的三连音力求贴键连奏的柔和音质,出现低音和装饰性倚音时要触键清晰、优雅,保持旋律节奏的平衡,避免对比过于明显而一长一短或一强一弱。右手的颤音演奏时要自然的融入旋律中,触键轻巧透明,没有丝毫的不和谐。

变奏三转到a和声小调上,左右手都由密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抒情略带忧伤的旋律。演奏时手指贴键,手指的力量集中于指尖,用臂和手腕带动手指运力,注意保持连贯和均匀。第二乐句的连奏八度音要按照谱子上标注的指法,每两个八度音交替时拇指离键,保留另一音,然后由拇指向左或向右弹下一个音,每一拍的弹性节奏内可进行手臂、手腕的呼吸和休息,以保持八度音的连续不断。

变奏四再次回到A大调,以十六分音符节奏为主的三度音程和单音的交替。主要特点是左手穿越右手在高音部演奏,主旋律交织于高低音区的轮换之中。演奏低音部的八度音时要触键扎实稳健,演奏高音部时要明亮辉煌,手腕放松,力量适中,保持旋律节奏的平稳。

变奏五速度转为慢板,左右手均出现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型。跳音显得更加短促、富有弹性。第一乐句左手的分解和弦演奏时要注意到隐藏的曲调音,手指连奏时大指力度收住,运指独立清爽,有种甜润的感觉。第二乐句右手的跳音在演奏时,手指要稳住力度快速触键,手腕、手臂是放松的,左手的同音反复要演奏得干净利落,在换指时要保持速度力度的稳定,触键肯定,有活力。右手出现音阶旋律,弹奏时注意归顺指法,提前预见琴谱,加强击键的准确性和自如感。

变奏六是全乐章的高潮,用4/4拍的快板,使音乐具有更为轻巧、明快和热情的气质。最后8个小节的补充部分是整个变奏曲真正的Coda,增强了终止感。跳音、倚音、休止、滑音的出现使乐曲更加飘逸敏捷,这就要求弹奏时手腕、手肘、手臂要充分放松,手指触键时离开琴键的高度保持一致,力度集中于指尖,要求颗粒性强。最后的和弦演奏时要有指尖扎入琴键里的感觉,稳定有终止感。

第二乐章是一首歌谣般自由的规模相当大的小步舞曲,3/4节拍,主部是开始的48个小节,A大调,中部转入D大调直至结束。其间出现左右手的交替和齐奏,在演奏时手指的触键要随旋律的进行而改变触键方式和音色的处理,手指灵敏,整体上把握温和、干净的音色,略有沉思的感觉,让复调的两个声部都听上去有清晰的轮廓。

第三乐章是3/4拍子的小快板,进行曲式,具有浓郁的土耳其风格。由三个音乐形象鲜明的主题组成,分别在a小调、A大调、升f小调上交替出现。乐章一开始就呈现动力感十足的进行曲节奏,右手的重音加上倚音使乐曲更加清脆、干净,虽然写在a小调上,却透出明亮、轻快的特质。第二个主题出现在A大调上,由八度音奏出的旋律模仿嘹亮的军号吹奏胜利凯歌,演奏时手腕要放松,带动手指左右跑动,力量集中于指尖,触键坚实有力,左手的装饰性琶音在弹奏时要平均着力,每个音都要饱满有张力,速度控制好。第三主题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旋律,演奏时手指触键要非常流畅有弹性,指尖的力度要扎到底,通过放松的手腕带动手指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来调整。尾声由第二主题的材料引申而来,情绪更加激昂,节奏感强烈的军号声、军鼓声充斥在辉煌的气氛中,乐曲结束。無论是琶音、跳音、倚音还是八度音,都要适当释放手指的力量,指尖的感觉是扎实、沉稳的,与此同时还要保持旋律的连贯圆滑,最后收在双手齐奏的大和弦上,停顿感和终止感要增强,全曲结束。

三、结语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音乐是敏感的,无论是简朴如信手拈来的旋律,还是华丽、玲珑剔透的织体,无论是自然清新的风格,还是旷达、幽怨的的内涵。演奏他的作品,跟随他的乐思,每一次都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他内心的寂寞无助、挣扎、痛苦、哀伤掩藏在明快、欢乐、轻巧的音乐面具之下,可见,莫扎特是第一位对人的情感、心理和性格特征进行深度刻画的作曲家,这种创作方法对以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莫扎特音乐经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结合笔者个人的演奏实践来看,克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的困难,首先要达到演奏技巧上的准确、灵活,对莫扎特音乐语言的特性有敏感的触觉,比如装饰音的演奏是轻盈、不突兀的。其次,对音乐的内涵加深体验,对每段、每句、每个音符的疾徐轻响及其包含的意义透彻感悟。这就需要对莫扎特的人生经历全面地了解,站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从他的角度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再次,在符合世界音乐所认同的基本标准下,准确把握莫扎特音乐的演奏风格。有很多著名钢琴家演奏过这部作品,但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寥寥无几,我们在寻求观摩学习的版本时要慎重,个人推荐席夫的演奏版本,清新透丽又不显过于明朗,值得借鉴和学习。

每一个作曲家都是在用生命写作,把对生命的感悟融进音乐作品,这样的音乐才更具生命力,才能流芳百世,经久不衰。莫扎特就是这样的音乐家,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都溶解在音乐里,把他的情绪,他的思考,他的憧憬都化作音符和旋律。读懂莫扎特,才能读懂他的音乐,才能在演奏时真正体现莫扎特音乐的本质,让他的音乐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萧绍.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郑兴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4]郑兴三.钢琴音乐文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韩鸿鹰.莫扎特[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匈]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8]刘燕姿.谈莫扎特音乐的意境[J].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9]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10][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演奏风格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浅谈小号的演奏风格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试析《二泉映月》的特点及其演奏风格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