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学生会的比较与启示

2017-02-23 00:21胡洁
文教资料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生会比较启示

胡洁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学生会现有管理运行模式面临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中英高校学生会的性质与宗旨、组织架构与职能、选举程序、法律定位和运作机制,探讨完善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管理及运作的对策。

关键词: 中英高校    学生会    比较    启示

学生会具有规模大、部门全和影响广等特点,是高校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学生会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者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学生参与学校基础建设、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途径。如今,随着社会大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会现阶段的管理运行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学生会建设势在必行。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英国高校的学生会历史悠久,18世纪中期,高校中出现了早期学生会组织,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会组织发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变革。其中,1994年英国《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1994)要求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需成立学生会,学生将自动注册成为会员,除非主动放弃。英国高校学生会不断推动着学生的社交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类服务,坚守代表学生利益和意愿,从此牢牢地占据着大學组织架构中的重要位置。清华大学于1919年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学生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会蓬勃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在我国高校学生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如个别高校学生会存在自我定位不清晰、公信力不足、选举不规范、在学生中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笔者通过对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学生会的考察发现,加强高校学生会建设对大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英高校学生会比较

1.性质与宗旨。中英高校学生会都是在得到所在学校的承认与支持下,以为学生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学生“自治性”组织,以坚守自身作为学生利益的代表,把“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奋斗目标。

英国高校学生会通常称为Student Union(学生联合体),其全国性的联合会位于伦敦的“全英学联”(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全英学联在英国各大学联之上,但无实际领导权力并很少组织全国性活动,组织相对松散。英国高校学生会深受英国传统影响并具有比较显著的商业特征。我国高校学生会接受校党委领导,团组织指导,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会的章程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学生会应以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宗旨,积极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同时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努力为同学服务。”学生会一般代指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团体会员机构,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并不会接受来自全国学联的直接指导和部署。

2.组织构架与职能。英国高校学生会的组织架构因学校规模而异,但从职能部门来看,最高层为主席团,在此之下,分别有“学生代表理事会”、“社团理事会”和“财务委员会”。英国高校学生会主席一职自60年代末开始全职带薪,薪资从学生会日常开支中支付,这是对学生会志愿服务观念的摒弃。学生会主席与副主席一般可以休学一年带薪参与学生会工作。学生会除去日常的工作以外,常开展维护学生基本利益的各类活动。数年前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学生会就帮助学生发起倡议图书馆24小时开放的活动,通过学生会与校分管领导沟通,组织相应的联名活动,成功获得了准许,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长和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还在馆内的负一楼(Basement)加设食品区,24小时都可以买到各类热饮和零食。由此看出,英国高校学生会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是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的。我国高校学生会的组织架构规模也因学校的规模而定,学生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学生会委员会为最高执行机构。我国高校学生会都由在校学生组成,为组织提供无偿服务,各学院有自己的院系学生会,并有一定数量的职能部门,其中每个部门人员大约十余人。一般情况下,我国多数高校学生会下设主席团、秘书部、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文娱部、外联部、体育部等部门。

在管理与协调学生相关事务中,英国高校学生会更多地起到统领管理的作用,而由分管的社团负责举办活动。中国大多数高校学生会不仅是统领管理的主体,还是活动举办的主体。中英高校学生会都有机会参与到与学生事务相关的决策中,英国部分干部可以直接加入到学校重要部门的委员会,并能参与制度、政策的拟定,相比较而言,英国高校学生会参与度较广较深。在英国教学质量评估时,为获得学生的真实评价,各学院的学生会在单独提交评测汇报材料的成员名单中,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而我国部分高校在商议学生事务时,会邀请学生会到场,但发言权和影响力较小,意见被重视程度往往不够。

3.选举程序。英国高校学生会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形式,每年进行一到两次选举,每届学生会的任期大多为一年,最长只能连任两届。如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学生会干部的提名表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食堂、图书馆,甚至咖啡厅。通过提名期的竞选者需要准备演说并接受学生的质询,同时可以寻求团队的助阵,这阵势完全和政府大选有一拼。我国学生会的选举本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间接选举的办法,学生会委员会由全校学生代表大会产生,之后在内部民主选举,选出相应的学生干部。整个选举过程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整个选举的民主性和公开化。

4.法律定位。中英高校学生会由于文化和法律体系的差异,在法律上的地位也不同。中英学生会组织都是“自治的组织”,英国高校学生会组织由学生自主运作参与校园建设管理,大多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则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7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学生团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我国高校学生会是高校的受委托组织,所以高校对学生会的行为承担责任。如经过学院分团委审核批准,学生会代理高校签订赞助合同,则由高校对学生会的行为承担责任。

5.运行机制。中英高校学生会的运行机制都有各自的特色,它们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形成的,都有自身存在的依据。学生会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英国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包含学生会管理的社团活动、学生俱乐部等活动,牛津大学的学生社团2002年就超过了350个。另外是学生会本身组织的活动,如讲座、座谈会、音乐会、化装舞会、娱乐活动等,英国的学生会还有给学生提供便利和服务的自己经营的产业。我国高校学生会不同于英国的主要方面是,我国高校学生会直接通过各部门策划组织各项活动,有志愿服务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思政活动等,这和英国高校学生会主要依靠社团组织不同。除举办学生会原创活动外,我国高校学生会还承办校方主办的一些活动,如开学迎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一般无自营产业。

在英国高校学生会向学生会成员收取相对应的会费,而在我国高校学生会则不收取会费。英国高校的学生会有着独立运作资金的权限,不会受到校方的约束,校方从学生学费中专门拨款给学生会作为活动经费,因而英国大部分学生会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是校方的拨款、企业赞助和自主经营得来的收入。我国高校学生会在经费方面有校团委或各个分团委进行拨款和企业赞助的渠道得到运作经费。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会的启示

通过对中英高校学生会的对比研究,对中国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建设、管理及运作方面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党委领导、团委指导、学生干部负责的学生会管理发展模式确保了学生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方向、明确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各级团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监管过细,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从宏观上对各类学生会工作进行指导,给学生积极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组织的活力,支持学生会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有关学生利益和管理的相关问题,应充分听取学生会的意见。而学生会组织作为学生整体利益的代表,应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参与到学校管理事务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促进学生会职能的拓展。学生会的职能拓展不仅包含借鉴英国高校学生会有益的校园后勤服务功能,更多的是在各个部门职能中,寻找各自的职能属性,让学生会干部深入学习并思考学生会的部门职能,不断丰富各部门职能的外延和内涵。创新服务体制,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学生会公信力。

3.完善学生会干部选拔。在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学生会干部选拔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发扬民主,保持学生会的先进性,保证学生拥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培养和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会干部队伍,保证学生会工作持续稳步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会相应的经费需求,我国高校在确保学生会正常经费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经济支持,鼓励学生与形象好、责任度高的企业进行合作。

高校学生会的发展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中英文化的背景差异决定了中英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两国高等教育的不同决定了学生会组织结构的不同,结构的不同又产生了诸多方面的不同。英国高校学生会干部有较高自主权,学生会为主席团提供全职带薪的机会,同时为学生提供诸多实习和兼职的机会。我国高校学生会有其特点和优势,但是如果长期缺乏相对独立而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营模式,它的地位和影响将会慢慢降低。灵活有效的管理,为学生服务的品质,英国高校学生会对学生人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值得我国高校学生会借鉴,我国高校学生会将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摸索前进,建立积极有效、充满活力的崭新高校学生会管理体制,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关璐,周燕杰,MichaelCole.英国大学学生会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征[J].现代大学教育,2014,03:30-35.

[2]王占仁.英国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特点与启示——以英国雷丁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2:64-67.

[3]王文文,陈浩,雷晓锋,丁永斌.中英高校学生会的比较研究及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01:94-97.

[4]廖平,汪竣,温雯菲.国内外高校学生会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47+45.

[5]石国亮,万磊.对高校学生会及其工作若干理论问题的新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

01:72-78.

[6]潘靓,栗蕊蕊,朱文佳,洪燕.高校学生会存在的问题及發展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03:92-95.

[7]张靖.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6,03:109-112.

[8]周贤群,王位.从执行力到公信力——提升学生会工作水平的五大要素[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4:11-14.

[9]袁爱军,李萍.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建设的新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5:46-48.

[10]李越瀚,蓝国瑜.香港内地高校学生会比较与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中山大学学生会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0,05:50-53.

猜你喜欢
学生会比较启示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