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组合的两种句式分布差异及规律

2017-02-24 03:15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谓词补语介词

邓 雅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组合的两种句式分布差异及规律

邓 雅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的组合,可以形成两种句式(用“X+Y”代表谓词性结构):“X+‘有点’+Y”和“‘有点’+X+Y”。由于搭配不同的谓词性结构,“有点”在句中所处的句法位置也会产生差异,对于主谓短语来说,能进入前一句式的结构类型多于后一句式;对于状中短语来说,能进入两种句式的结构类型相当;对于中补短语、动宾短语和兼语短语来说,能进入后一句式的结构类型多于前一句式。如果某些谓词性结构能同时进入两种句式,这时同一语料的出现频率却是前一句式多于后一句式,并且形成互相转换的关系。

“有点”;谓词性结构;分布差异;分布规律

学界对于“有点+谓词性结构”*为行文简便,对于“有点”的几种变式“有一点儿、有点儿、有一点”等,本文将它们一律统一为“有点”。的搭配,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副词“有点”在组合中的位置不同导致该结构组合关系不同的问题,却鲜有人关注。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因此谓词性结构通常也包括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可以在单句中整个充当谓语,如动宾短语、中补短语、状中短语、兼语短语等。另考虑到主谓短语有时也可作为整体受副词“有点”的修饰,在句中充当谓语,因此本文暂将主谓短语也归入谓词性结构中。并非所有的谓词性结构都可与副词“有点”组合,例如“我有点受不了”成立,而“*我有点受得了”不成立。在能与副词“有点”组合的谓词性结构中,由于“有点”的位置不同,同样的句子成分有的能形成相对应的两种句式,如“他有点心理不正常”与“他心理有点不正常”“有点让人害怕”与“让人有点害怕”均成立;而有的却不能,如“他桌子有点乱”成立,“*他有点桌子乱”却不成立,“在屋里有点热”成立,“*有点在屋里热”却不成立。这不仅与副词“有点”的语义特征有关,还与谓词性结构整体的特点及各组成成分的性质有关。

因此,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到底如何组合?其组合方式是否千篇一律、始终不变?不同组合方式造成的不同句式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主要讨论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组合所构成的两种主要句式(我们用“X+Y”代表谓词性结构,其中X和Y分别代表“有点”所搭配谓词性结构的前后两个成分),分别是:

A式:X+“有点”+Y(如“憋得有点难受”);

B式:“有点”+X+Y(如“有点憋得难受”)。*本文对短语的表述和必要时涉及的短语分类,除个别术语外,大部分来自邢福义先生的《汉语语法学》。

文章将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重点探讨两种句式的分布差异和规律。本文的例句,大部分来自CCL语料库,少数未标明出处的例句或自拟,或来自BCC语料库。

一、“有点”与谓词性结构成分的不同组合

(一)“有点”与主谓短语

A.主语+“有点”+谓语

只要是用来对主语进行描述且谓语能受“有点”修饰的主谓结构都可采用该句式,因此,符合这一条件的主谓短语范围很广。

(1)今天天气有点阴。

(2)我心情有点不好。

(3)你校服有点脏。

B.“有点”+主语+谓语

这里的主谓短语必须能在主谓谓语句中整体充当大谓语,且具有描述性质,能受“有点”的修饰,此时它几乎已经具备形容词性功能了。其中四字主谓短语居多,如“心情不好、底气不足、精神不振、体力下降、额头冒汗”等,也有三字或其他少数主谓短语,如“脑袋疼、牙疼”等,大多用来形容人体机能和状况,“与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感觉有关”。

(4)姐姐的话明显有点底气不足,大概自己也知道有点异想天开。

(5)可是雷克因为打满的第一节,在第二节的开始有点体力下降。

(6)韩愈握着缰绳的手有点发抖,另外三个人看得出来也有点腿肚子打颤。

有些主谓短语虽与身心感觉无关,但表示主体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征兆或趋向。主谓之间的关系较紧密,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陈述或说明句中大主语的。[1]

(7)一听黎芬的名字,她有点条件反射,立刻紧张起来。

(转引自张谊生《程度副词修饰V和VP的考察》一文)

在“有点”与主谓短语组合时,只要与人体机能有关的主谓短语,均可在两个句式间自由变换。如“有点神经不健全”与“神经有点不健全”“有点筋骨疼”与“筋骨有点疼”的说法都成立。

(二)“有点”与状中短语

可以与“有点”组合的状中结构中,包括介宾短语作状语和副词作状语两大类,由于“有点”本身也是副词,它和副词共现一起修饰谓语时,其位置与多个副词同时修饰谓语的次序有关,此外还可叠加其他副词一起使用,与本文研究的范围不相一致,因此,这里我们仅就介宾短语作状语的情况进行讨论。

能够进入该结构介词短语中的介词仅限于主要跟性质状态发生联系的涉形介词*《汉语语法学》中对“涉形介词”的定义:指在介合作用中涉及形容词的介词。[2],在与宾语参照物对比的同时凸显性质状态,最典型的是介词“与、和、跟”,这种与“有点”组合的情况A式和B式是对等的。

A.介宾短语+“有点”+谓语

(8)细心人可能会发现,今年的梨花跟往年有点不一样。

(CCL·2001年某新闻报道)

(9)前途么,倒是个大问题,不过,我的看法,和你有点不同。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B.“有点”+介宾短语+谓语

(10)但对严重犯规的队员,则不像足球赛那样出示黄牌警告或红牌取消其比赛资格,而是判罚离场45秒钟,这一条有点与手球和冰球相似。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1)至于说为什么选择香港来热身,居内什说,他看中的是香港的潮湿气候有点跟韩国类似。

(新华社2002年5月新闻报道)

特殊情况下,也有不明确表示比较的介宾短语,但其潜在意义中暗含了对比,例如:

(12)如果你长期与他相处,你会发现他与社会有点格格不入。

(《1994报刊精选》)

这里虽然句子表面意义上不直接表示比较,但可以看出“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某些特征不同于“社会要求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偏差,导致了这种结果。

由介词“和、与、跟”与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和“有点”的组合中,“有点”在语义上直接指向的成分常见“不同、相似、类似、不一样”等,根据对CCL语料库的检索,我们对能同时进入两种句式的成分使用频率做了初步统计,汇总表格如下(选取介宾短语中的代表性介词“和、与、跟”三个):

表1 由介词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表2 由谓语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三)“有点”与中补短语

对于中心语来说,补语有不同的类型。能够与“有点”组合的中补短语情况如下:

A.中心语+“有点”+补语

1)结果补语

能进入该组合的结果补语只限于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用“得”的情况。

(13)也许有人认为我扯得有点远,那么,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网络语料·博客)

(14)钢丝绳绷得有点太紧了!

(《追忆似水年华》)

2)评判补语

对中心语行为性状做出评议和判断的评判补语能进入该组合。

(15)书记县长作出的这个非常的决定,使得刘兴杰和李培杰兴奋得有点儿“受宠若惊”。

(《中国农民调查》)

(16)朱海鹏憨憨地一笑,“我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了。”

(柳建伟《突出重围》)

(17)人走进去,好像是走进一幅“清明上河图”里,美得有点儿不太真实!

(琼瑶《水云间》)

B.“有点”+中心语+补语

1)结果补语

能进入该组合的结果补语可以是表示中心语行为性状所导致的状态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中心语和补语之间添加“得”的短语形式。

(18)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做错了。

(池莉《你是一条河》)

(19)痴剑客好久没有说话,似乎有点憋得难受。

(BCC语料库)

(20)我似乎有点扯得太远,让我们还是回到特罗布里恩德岛上来。

(CCL,不明出处)

2)可能补语

这类短语中的补语大多是带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式,即表性质或状态的“V不C”形式,例如“有点受不了、有点划不来、有点吃不消、有点摸不透、有点坐不住”等。

(21)有时也深感其苦,头发一掉一大把,真有点受不了。

(1995年10月人民日报)

(22)京剧把式好,就是我有点听不懂。

(1996年3月人民日报)

有时,也有肯定形式“V得C”与“有点”的搭配,通常句尾还添加“了”表示变化。

(23)我已经有点看得清楚了。

(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3)趋向补语

描述事物状态或变化的趋向补语可以与“有点”搭配。

(24)汤富海站在那边看看天色有点暗下来,朱暮堂手里的煝子发着火光。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5)晚上下班回家,孩子的感冒似乎又加重了,鼻子囊囊的,一个劲咳嗽;摸摸头,烧也有点升上来。

(刘醒龙《一地鸡毛》)

4)评判补语

(26)你简直有点美得屁颠颠的。

(王朔)

(27)这马屁是不是有点拍得太过分?

(CCL某报刊)

表3 由动词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四)“有点”与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是谓词性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与我们所说的“X+Y”形式稍有不同。大多谓词性结构都可分为“X”和“Y”两大部分,比如动宾短语可分为“动语X”和“宾语Y”两部分,而兼语短语,严格地说,应该分为三部分:“X+Y+P”,即兼语和兼语前后的两个成分。考虑到兼语短语是通过动宾短语的延展而形成,因此我们且将其归入与“有点”组合的讨论范围。兼语式中,只要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性质与状态的“使令”式兼语结构,都可以与“有点”组合,而且“有点”的组合位置可以在整个兼语式之前,也可以在兼语式中的兼语成分之后。

A.动词+兼语+“有点”+P

只要是“使令式”中对“兼语”所表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加以描述的、或者可以表述其行为动作发生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均可进入该结构,但此种组合方式不适用于表示原因的“爱恨式”,比如“恨”“讨厌”等含有感情色彩的动词作前面的谓语。

(28)王庆瑞不会满足于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这种回答让他有点郁闷。

(兰晓龙《士兵突击》)

(29)小王如此动情的反应,倒让她有点看不起,但她内心又感动。

(李樯《孔雀》)

(30)他的严重的语气和焦急的态度使女仆有点动摇。

(曾卓)

B.“有点”+动词+兼语+P

兼语短语中,“有点”可以位于一些表示结果的“使令式”之前,兼语前的使令动词多为“使、令、让、叫”等,兼语后的成分P必须对事件造成的某种结果加以描述,或只能是性质形容词或表心理状态的动词。

(31)我的建议看来有点使小王子反感。

(《小王子》)

(32)菲利普,你知道我是很喜欢你的。只是有时候你有点叫人受不了。

(《人性的枷锁》)

(33)但是一个长了胡子的人还在上学,这有点让人难接受。

(《童年》)

个别情况下,“有点”还可以用在表原因的“爱恨式”兼语短语之前,兼语后的成分P表示产生某种感情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点”用于限制情感表达的程度并不是那么强烈。

(34)他几乎有点恨自己不那么简单;是的,简单就必能直爽,而直爽一定就会快乐。

(《老舍短篇》)

(35)他有点讨厌我不够大度。

表4 由兼语前的动词成分X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表5 由兼语后的常见成分P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五)“有点”与动宾短语

A.动词+“有点”+宾语

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很少,只有表示主观模糊判断的断事动词“显得”和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觉得”,“有点”语义直接指向后面的宾语。

(36)杨坚的脸色显得有点苍白虚弱,但是脸上仍然带着微笑。

(古龙《英雄无泪》)

(37)虚竹点了点头,但觉得有点不妥,一时未置可否。

(金庸《天龙八部》)

B.“有点”+动词+宾语

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数量也不多,除表示主观模糊判断的断事动词“显得”外,还有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觉得、喜欢、讨厌、害怕、羡慕、佩服”等,其中有些动词我们兼语短语部分已经做过探讨,如“喜欢、讨厌”等;上述情况中的“有点”语义直接指向动词本身。此外,还有个别动词,与宾语组合可描述状态和程度量,但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做出判断,数量极少。

(38)她有点嫌弃他,有点觉得他配不起自己。

(张小娴《月亮下的爱情药》)

(39)只不过现如今有点显得苍老了……

(冯苓植《雪驹》)

(40)朱筱堂现在有点羡慕苏沛霖,在村里没有像地主那样受人注意,可以到处跑来跑去。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41)说真的,我对他最初的认识与后来的印象有云泥之别,到最后我甚至都有点害怕和恨他了。

(麦家《风声》)

(42)这玩笑您以后也甭老开了,都有点传我们学校去了,这叫什么事呵。

(转引自张谊生《程度副词修饰V和VP的考察》一文)

动宾结构中,只有“显得”和“觉得”可以同时进入A、B两个句式,并随意变换,其使用频率分别统计如下:

表6 由动词不同形成的使用频率差异统计表

二、两种句式的分布规律

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将能够进入A、B两种句式的成分用表格形式概括如下,个别成分由于具体释例较多,我们只选取短语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分列入。

表7 “有点”与不同成分的组合差异统计表

总体上,能与“有点”组合的结构类型在B式多于A式,但根据第一部分的语料统计,能够同时进入两种句式的具体语料出现频率却是A式多于B式。

(一)Ⅰ类——A式多于B式的情况,我们把该情况下的短语归入Ⅰ类

与主谓短语搭配时,“有点”作为副词,通常用在主语后谓语前修饰谓语,充当整个句子的状语,因此“有点”用在主谓之间的情况要远远多于用在主谓整体之前,除非该主谓短语用在主谓谓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谓语,其中的小主谓短语对大主语进行描述,且小谓语对小主语进行描述,如下所示:

(二)Ⅱ类——A式与B式相当的情况,我们把该情况下的短语归入Ⅱ类

与状中短语搭配时,表示比较意义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大多都可同时进入两个句式,且能相互转换。

(三)Ⅲ类——A式少于B式的情况,我们把该情况下的短语归入Ⅲ类

1.与中补短语搭配时,能同时进入两个句式的只有表示性质状态的结果补语和评判补语,这是因为它们的中心语和补语均可受副词“有点”的修饰。而可能补语和趋向补语不能进入A式。

趋向补语不能进入A式,是因为趋向补语本就不能受“有点”的修饰。因此A式“有点”不能修饰被拆分后的趋向补语。

可能补语不能进入A式,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B式中的很多可能补语多是表性质或状态的“V不C”否定形式,如“受不了、拿不动、吃不消”等,这些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熟语,有些甚至已经接近于固定的词或短语了,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受副词“有点”的修饰。但如果用在A式,这些熟语形式就要进行拆分,拆分之后显然达不到原来的语义要求。其二,“有点”作为副词,理应位于谓词之前修饰谓语,但一旦“有点”进入A式,即使补语Y可以受“有点”的修饰,但这时前面的中心语X(动词/形容词)却与副词“有点”连用了,尽管“有点”用来修饰后面的Y,但这在句法上是不合语法规范的。

虽然能进入B式的中补短语结构类型多于A式,但对于能够同时进入两种句式的结果补语和评判补语来说,某一具体语料出现在A式的数量却多于B式,这与A、B两式语料数量的总规律是一致的。

2.与动宾短语搭配时,只限于表示主观模糊判断的断事动词“显得”和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觉得”这两个动词,可同时进入两个句式,其余表示心理感情色彩的词语只能进入B式,不能进入A式,这是因为“有点”的语义指向不同。B式中“有点”大多修饰动词,范围较广,而在A式中修饰后面的谓词性宾语,可充当宾语的谓词本就数量有限,因此“有点”用在A式中修饰宾语的的情况也少之甚少。

但对于可同时进入两个句式的“觉得、显得”而言,各句式的分布数量却是不同的。仅使用这两个词的A式数量要远远多于B式。由于篇幅有限,关于与动宾短语的搭配问题,我们将在日后对两种句式的句法分析中继续深入探讨。

3.与兼语短语搭配时,只有“使令式”可以同时进入两个句式,“爱恨式”只能用于B式,不可用于A式。这是因为与“爱恨式”组合时,“有点”修饰的仅仅是“爱恨式”动词本身,而非整个兼语短语,故“有点”只能在短语之前。

副词“有点”与谓词性结构组合的两种句式:“X+‘有点’+Y”(A式)和“‘有点’+X+Y”(B式)是两种形式和意义都很接近的句式,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差异。从形式上来看,A式的结构层次为“X/+‘有点’+Y”,B式为“‘有点’/+X+Y”。由于“有点”所处的句法位置不同,两种句式对其所搭配的谓词性结构的准入限制也不同。

总体上,对于主谓结构来说,能进入前一句式的结构类型多于后一句式;对于状中结构中的介词短语来说,两种句式一般能自由转换;对于中补短语、动宾短语和兼语短语来说,能进入后一句式的结构类型多于前一句式。如果某些谓词性结构能同时进入两种句式,除极少数个例外,B式一般可以转换为A式,但A式比B式更能凸显性质状态的程度,此时能进入两式的语料数量是A式多于B式,并且可以形成互相转换的关系,如果不能转换,可能是由于“有点”在句中的语义指向范围不同造成的。

本文的研究仅仅从宏观层面对副词“有点”与各谓词性结构的组合差异及规律进行了较为概括的描写,由于篇幅有限,关于造成这种差异和规律的原因,还需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附:本文曾于“2016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全国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广东广州,2016年10月)上宣读,承蒙邵敬敏先生和方小燕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获益良多,谨表谢忱。

[1]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倪向阳)

Two Sentence Patterns Combined Adverb“yǒudiǎn”with Predicate Structures

DENG Ya

(Research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Two sentence patterns (“X+ ‘yǒudiǎn’+N”and “‘yǒudiǎn’+X+Y” ) occur when adverb “yǒudiǎn” is added to predicate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predicate structures, there are different syntactic positions where“yǒudiǎn” is in the sentences. For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s, the structure types in the former are more than in the latter. For adverbial-head structures, the structure types in the former are equal to those in the latter. For central-complement phrases and verb-object phrases and concurrent phrases, the structure types in the latter are more than in the former. If some predicate structures can simultaneously come into two sentence patterns, the frequencies of occurrence that the same corpus appear in the former are larger than in the latter and then relations that they can convert each other will be formed.

“yǒudiǎn; predicate structures;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2016-08-30;

2016-11-13

邓 雅(1992— ),女,山西长治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H04

A

2095-4476(2017)01-0064-06

猜你喜欢
谓词补语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介词不能这样用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
谓词公式中子句集提取的实现pdf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