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

2017-02-24 03:26衡杰
关键词:维修保养新模式检验科

衡杰

摘 要:检验科作为医院关键的科室之一,其仪器的使用性能直接关系着病患的检验结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检验科仪器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按仪器性能的相关要求开展维修与保养,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其维修成本。本文简要分析了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0-2

0 引言

医院各项病症的检查需要依靠精准度较高的检验科仪器设备来完成,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工作来提高仪器的使用性能,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检修,确保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期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维修成本。但检验科的仪器是经常性长时间使用的,采取何种维修保养模式成为当下需要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1 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要求

第一,检验科是使用和操作设备的部门,这些设备的采购与资质审核等环节则由药械科主管,药械科对仪器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建档保存,之后由检验科保管使用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及相关耗材。第二,针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制定合理完善的设备管理文化及操作流程,并规范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執行,要求操作人员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防止出现人为原因造成的仪器设备故障,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提供精确度较高的数据。同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安排专人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保管,制定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维修保养机制,为检验仪器设备的合理、正确使用提供依据。第三,一旦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操作者应及时汇报给上级,并及时排除故障,之后总结经验与原因,防止再次出现同一故障。第四,检验科应进行月例会,主要分析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将存在的潜在隐患上报至药械科。另外,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应进行年检,确保其使用性能[1]。

2 检验仪器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要点分析

2.1 组件堵塞

管路等组件堵塞的直接原因是凝固蛋白,应每周用稀释2倍或5倍的84消毒液或是次氯酸钠溶液对检测孔、加样针、管路等组件进行浸泡或冲洗,以及时清除残余蛋白。

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

该仪器的主要故障是室内质控全部脱靶,对其进行重新定标定值后依然脱靶且重复性偏低。究其原因是每次注水清洗反应槽时向外溢水,未及时吸干净污水,造成交叉污染,从而影响了质控结果。排除此故障应先查找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是否存在堵塞问题,若不存在问题则考虑污水处理泵(三通阀)的问题,将其卸载后清洗来去除蛋白,测量电机电压、电流脉冲等参数,重新安装开机后仪器运行正常,室内质控结果在1±2SD范围内,属正常。但隔天开机后出现了同样的故障,分析是三通阀电极老化,吸引压力减小而引发的故障。污水处理的关键在于三通阀的吸引压力,在吸取污水时打开,反应槽注水时关闭,暂时卸载不会对设备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时间过长会加大设备光电系统的负荷,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所以三通阀出现损坏时应及时联系厂家更换新的。

2.3 血球仪的维修保养

血球仪要进行定期维护,制定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的维护计划,并落实到位,维护血球仪的良好性能。通常血球仪每日的使用应进行一次关机,并冲洗检测器,将残余的血液清洗干净,还要供应足每日所需的稀释液及溶血素,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转。用自来水清洗旋转盘及托盘,每周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仪器符合使用要求与标准。同时,定期对血球仪进行维护,减少发生故障的概率。例如,当测量标本量≥2500应及时用清洗液清洗废液容器,同时在监测器中注入<1ml的清洗液对其进行清洗;当测量标本量≥7500应用蒸馏水清洗旋转阀接触面的灰尘及脏污处,并复位其动作次数。日常关闭血球计数器后将小孔管在稀释液中浸泡,防止小孔管内进入气体,确保仪器的精确度。由于血凝块及蛋白沉淀物等物质聚集并黏附于血球仪的管道与宝石孔中,是导致血球仪故障的常见原因,其会造成检验时出现数据重复性偏差及白细胞异常增高等现象,一般会采取冲洗宝石孔的措施,严重时应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并用蒸馏水冲洗计数池才可有效解决[2]。

3 加强检验科仪器维修保养的有效途径

3.1 实施三级保养

首先是日保养,保养的主要内容有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利用专用物质清洁表面;检查仪器设备的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松动等问题;其次是周保养,安排专人严格按照维修保养计划每周保养一次仪器设备,检查内容主要有内部清洁、仪器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并进行局部检查和调整,如清洗血球分析仪的检测部、平衡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水浴槽以及检测光源等;再次是月保养,保养人员包括院内工程师、厂家工程师、负责管理仪器设备的人员,保养内容有测试及调整操作性能、安全测试电压以及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易损原件(如灯泡、泵管)等[3]。此外,大型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必须按照厂家提供的规范保养程序及三级保养,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厂家工程师每年定期检查,并进行全面的保养与维护。主要的内容包括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及接地情况、更换老化或质量不可靠的零部件、内部清洁及规定的检查程序等,提高检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为病理诊断提供精确的数据。

3.2 强化人员对设备的管理

加强培养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爱护仪器设备,并合理督促仪器设备使用者进行规范操作。对于新入职人员要做好培训工作,使之全面了解和掌握每台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仪器设备的维护内容,针对仪器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4]。同时,分别详细记录每台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使用情况、故障类型、时间、原因及处理方法等,方便维修人员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此外,检验科还应聘请专业的工程师定期检修检验仪器设备,并要求管理人员积极借鉴合理的经验,增加自己的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3.3 有效控制设备环境

首先,控制温湿度。检验仪器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应在18-25℃,以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大多數的检验仪器设备精密度较高,对所处环境的湿度要求较高,湿度较大会影响设备的电路元件,导致电路板出现接触不良或故障,所以必须控制好温湿度。一般利用暖通空调设备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进而减少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其次,定期防尘,防止仪器设备的管道堵塞,灰尘过多还会污染光分析系统,无法得出精准的检验数据。所以应隔离检验科室,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尽可能保持仪器设备处于无尘环境中。此外,要定时清洗仪器设备的管道系统,可以利用防尘罩等工具来有效防尘。再次,合理放置检验仪器设备,以便于操作且有效消除设备间的不良影响,如电磁干扰等。还有些设备需要避光处理,应将这些设备安置在避光区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最后,对电源的高要求是检验仪器设备的重要特点之一,一旦出现断电现象则会严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为检验仪器设备配备备用电源,以便在发生断电等事故后包装仪器设备仍可以维持几小时的稳定运行,维持设备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减少电源不稳定对仪器设备的损害,同时也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度[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着检验的质量,也就是说关系着每位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必须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具体落实仪器维修保养制度,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检验仪器设备,维护好仪器设备所处的环境,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素养,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延长使用年限,减少仪器设备的维修成本,保障检验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陈志添.医院检验科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模式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5(03):246.

[2] 张军平.医院检验科仪器的保养、维护及维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09):66-68.

[3] 张剑.基层医院检验科仪器的维修和保养[J].医疗装备,2016(10):52-53.

[4] 马成才.基层医院检验科仪器维修与保养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2(06):68-69.

[5] 徐福珍.浅谈医院检验科仪器的保养与维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1(25):145-146.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新模式检验科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拖拉机维修保养10忌
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和修旧利废工作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