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2017-02-24 04:01楼云华
关键词:成本控制制造业有效性

楼云华

摘 要: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对产品成本的控制管理,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扩大自身企业在本行业的价格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本控制有效性的相关理论,其次对当前制造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了分析,最后,对有效性的成本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44-2

0 引言

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决于其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成本与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其中,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企业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各类制造企业迅速崛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近几年来的不断改革发展,同规模的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品种类与质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在当前形势下,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以价格取胜,对产品的制造成本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管理。

1 相关概念界定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依据市场需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程[1]。

成本控制,顾名思义,是对企业产品生产制造所需要资源的数量、价格进行控制,在保证产品应有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资源的消耗,进而降低产品价格的管理活动。在制造企业中,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就是成本控制的水平,有效性本身就是成本控制水平的直接反映,说明了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其变动范围在0到100%之间。

2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1 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制造业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全球性愈加竞争。在此情形下,制造业生产成本管理一方面要规范各种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要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进而获得低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2.2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一种产品的销量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产品的价格。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产品的性价比对其自身的市场地位与企业未来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减少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实现在保证企业收益不变的基础上将产品价格降到最低,扩大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2]。

3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研发设计环节存在问题

研发设计环节是产品制造生产的最初环节,该环节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产品的总的制造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只关注采购环节和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对研发设计环节的成本管理缺乏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性价比欠缺考虑。相对于产品本身的经济适用性而言,大部分产品设计师更注重自身理念的体现,对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预估工作不到位。二是对产品的隐含成本考虑不全面。产品本身所需的零部件价格并不高,但在设计研发过程中零部件的选择对产品来说却至关重要,稍有疏忽便会对整个产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着就属于产品的隐含成本,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往往被忽略。

3.2 采购环节存在问题

采购成本是企业整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成本控制方面,制造企业的采购环节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滞后。大部分企业的采购人员单纯通过控制采购物资的价格来控制采购成本,却忽略了对采购物资品质、运输费用的控制。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管理部门进行了细化分工,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完成企业的内部管控。这也就造成大部分人员认为采购环节的工作时采购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但对制造企业来说,成本控制与产品生产的每一个要素都息息相关,每个部门的人员都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对成本控制提起重视。

3.3 生产制造环节存在问题

生产制造环节是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阵地之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控制显现出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整体成本控制的效果。首先,是原材料的浪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使用缺乏计划,并且对于残余的材料直接丢弃,没有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其次,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极低,拉长了生产制造的周期,间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最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忽略了隐含成本所占的比重,对其也缺乏有效的控制[3]。

4 制造企业成本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这就造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不足。同时因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管理人员难以对产品的前期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以及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成本控制措施难以真正落实。除此之外,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只关注自身工作范围内的工作进度与成本控制情况,力度难以统一,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力度也就不太理想。

4.2 成本控制不全面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制造企业也是如此。产品的生产制造是制造企业的重头戏,为了降低产品的价格,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对其生产制造过程展开了成本控制,但却忽略了研发、采购与营销环节对其成本的影响,导致其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对制造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过分关注支出成本,对生产制造流程缺乏缺乏整体的预算,企业成本控制缺乏计划性;第二,成本核算太过片面。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对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制定科学的控制措施。但当前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未考虑到人力、进度等方面,进而也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

5 加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5.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企业必须健全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更新,添加新的管理理念,以保持其与当今形势下市场发展规律的完美契合;其次,对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细化,并落实到各个部门,并对各部门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以保证一旦出现失误,可以明确责任人;再次,加大对成本控制知识与制度的宣传,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最后,对成本控制制度的各项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施情况与员工的反映意见,对制度进行完善,增强成本管理机制的合理性,提升成本控制效果。

5.2 完善目标成本绩效考核体系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涉及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需要各个部门的严密配合。制造企业要根据各管理部门的特点分配成本控制的责任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在各部门完成成本控制工作后,对其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对工作成绩出色的人员或部门进行奖励与表彰。制造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

5.3 明确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关键点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要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最终目的。同时,制造企业要不断细化和严格化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而为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之一。严格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参 考 文 献

[1] 邹杏根.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J].大众理财顾问,2016(8):120-121.

[2] 贺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16.

[3] 任姝敏.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128-129.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制造业有效性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