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银行的风险投资商业化之路

2017-02-24 04:14蒋丹闵嘉宁
关键词:金融产品风险投资商业化

蒋丹 闵嘉宁

摘 要:文章阐述了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运行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美国硅谷银行运行成功的经验,比较分析了我国科技银行运行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接着,探讨了风险投资商业化之路将成为科技银行未来的发展模式。最后,指出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是科技银行成功运营的保障。

关键词:风险投资;商业化;科技银行;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金融产品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56-4

1 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大量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处于初创期和孵化期,可抵押的资产数量不足,使其在传统的金融机构融资中面临种种困难。在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1], 2008 年开始,科技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推动国内商业银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自2009年开始,在天津、江苏、广东等地纷纷开设科技银行(科技支行),到 2012年年底,我国已经有100多家[2]。科技银行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科技活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新模式[3]。

目前,国内科技银行的运行模式主要特征如下[1]:

①建立专门的信贷评审体系。为了适应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可抵押资产数量不足的特点,科技银行构建了专门的评价体系和审贷流程。例如,降低对企业当前财务指标(资产、销售、利润等)的刚性要求,放宽贷款授信条件,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②專门组织专家团队来评审贷款。为了提高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新产品水平、发展前景的评价和认定的准确性,培养组织专门的技术队伍。例如,在银行内建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团队或成立科技金融部;引入科技专家参与银行贷款评审委员会;评审中提高专家和省科技厅的权重。

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为提高贷款中的科技含量,科技银行都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定价、质押,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解决了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由于不能提供固定资产而不能获取银行贷款的问题。

④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特有的风险容忍度。针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运营风险较大,而固定资产不足,以知识产权为主的资产特点,地区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建立业务补助和风险补偿机制,尽量降低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风险;科技银行也设定了特有的、较宽的贷款风险容忍度,不良资产比例可以放大到3%。

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特点,科技银行在金融服务、产品和运作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缓解了当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困难。但是,在运行模式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①国内科技银行都是在政府的行政推动下设立的[1],在设立时,都会享受当地政府的政策优惠,例如,当地政府会将政府科技计划的资金账户或者工作人员的工资账

户开设在该行;政府给予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补偿机制。

②国内科技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传统业务—贷款,无论是信贷(如工商银行“小额便利贷”、农业银行“金科通”系列、交通银行“科易贷”系列、南京银行“鑫智力”系列[4])、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第三方担保贷款,或者政府补贴的低息贷款,都属于贷款的范畴,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息差。虽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高(基准利率上浮10%~30%),但是这种模式,离科技银行独立运营还相差很远。

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文(2015年版)》[5]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科技银行无法直接持有客户股权,也就意味着不能享受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渡过初创期进入发展期之后的盈利,而仅仅依靠贷款收益与科技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极不匹配。

④科技银行并不是通过金融创新来控制风险,其贷款的损失主要由财政资金来承担。虽然有些科技银行也联合担保机构或者创业投资机构来控制风险(一般银行承担20%-30%),设立了贷款风险补偿金,但是这些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仍然都是政府出资设立的或者政府控股的公司。因此一旦银行发生了不良贷款,银行自身只须承担贷款损失的一小部分;而即便是这一小部分贷款损失实质上还是由财政资金来偿还。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科技银行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发展模式,“业务外包和风险剥离”现象明显,与市场化运作方式还有很大距离[1]。与国际上知名的科技银行——美国硅谷银行相比,我国科技银行运行模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 美国硅谷银行的发展经验

美国硅谷银行1993年成立,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30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发展,“高风险”的硅谷银行每年的坏账损失率不到1%,当美国银行业的平均回报率是12.5%左右时,硅谷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是17.5%,荣登1998-2000 年三年银行业综合评估的第一把交椅[6]。硅谷银行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道路,现已发展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 SVB(Silicon Valley Bank)银行控股集团,为软件与网络服务、信息与电子技术、生命科学等行业中高速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蓬勃发展[7]。

美国硅谷银行获取利润的诀窍在于控制风险,提供的有益借鉴如下:

①与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为“风投和私募”)建立密切关系。

a硅谷银行通过风投和私募机构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硅谷银行认为风投和私募机构在高科技行业有专门的人才、专业的研究和比较准确的认识,它们对科技型初创中小微企业的搜寻和介入可以有效降低硅谷银行与科技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跟着风险投资家走,经过风投人士筛选的高科技企业,风险比一般企业小得多[8]。因此,硅谷银行会进一步从风投或私募机构那里获取客户信息,而决定向被风投和私募机构支持的初创公司提供科技贷款,通常发放比普通商业银行高三个点左右贷款利率的风险贷款来获取信贷收益[6]。

b通过与风投和私募机构进行业务捆绑,获得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股权, 通过股权享受证券市场的二次溢价[8]。硅谷银行看中的是高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虽然这样做承担了初创期科技投资的风险,但也充分享有了科技企业进入发展期后的成长收益,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问题。硅谷银行不是普通的银行,是银行与风投公司的结合体,存贷差赢利模式来自普通的商业银行,而股权通过上市与并购兑现,则来自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赢利模式[8]。

c硅谷银行向风投和私募机构直接投资。硅谷银行直接投资风投机构的股权或为风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成为20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的股东或合伙人[8];这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不仅可以共担风险互享收益,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的关系网络中使信息不对称、专业不对称的风险最小化。为了便于与风投和私募机构的业务合作,硅谷银行往往将其分支机构设在风投和私募机构旁边。

②硅谷银行建立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硅谷银行在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中,制订了一系列(贷款清偿、抵押担保、贷款限额和风险隔离等方面)政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例如,在贷款清偿方面,明确规定贷款企业如果出现意外而不能清偿债务,那么,硅谷银行应该成为技术专利出售后的第一位受偿者,这成为硅谷银行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保证。

③硅谷银行对投资领域的专注。硅谷银行一直秉承仅投资较为熟悉的(信息、软件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高科技领域,专注的投资领域使硅谷银行的人才优势突出,带来了投资优势突出以及绩效卓越。

美国硅谷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的改革,有效降低了科技贷款的风险,增加了收益。学习美国硅谷银行成功的经验,我国科技银行应该走风险投资商业化之路。

3 我国科技银行的风险投资之路

3.1 科技银行的风险投资性质

虽然,早期有一种看法[9-10],认为科技银行应该是专门经营科技信货业务的政策性银行。但是目前普遍认为[6,11-12],科技银行是指专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科技银行应该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己任;科技银行应与政策性银行加以区分。

科技创新型、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它们具有规模小和发展欠成熟两个特点,科技银行对它们进行科技融资时面临较大风险[13],因此,科技银行的投资与风险是紧密相关的,在国外被称为“风险银行”[14]。文献[6]认为:科技银行的性质可认定为是为科技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商业性银行机构。

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 [15]:风险投资是向迅速发展而且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企业或中小企业投入权益资本的金融家行为。因此,从投资行为来看,风险投资所投入的资本蕴藏着失败的高风险,但是在促使创新性企业迅速发展成长、产业化后可以取得高资本收益;从运营模式来看,风险投资由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专业化人才)、投资者共同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由此可见,创新型中小微科技企业都是科技银行与风投机构的投资对象,最终目的都是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银行的关键要素都是7G:以高(G)新技术为基础,向高(G)风险、高(G)潜在收益企业的投资、由高(G)级专业化人才管理投资机构、促进企业取得高(G)收益、多方共(G)享利益并共(G)担风险。

3.2 科技银行涉足风险投资

科技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涉足风险投资。其投资方式可以是如下几项。

3.2.1 与风投公司密切合作,选择向已获得风投的企业投资

①风投公司选择好要投资的项目或企业后,往往先投入部分资金;但是因为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巨大,风投公司难以独立承担,需要向科技银行借款。这就相当于风投公司事先已经为科技银行进行了投资决策,选择了投资对象;风投公司与科技银行“相得益彰”。

②风投公司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前期考察与风险评估,已经付出了一定费用;而作出决策之后,需要向选中的项目(企业)投入部分资金。因此,风投公司总是首先承担投资风险。

③风投公司投入的那部分资金是股本金,而科技银行的投资属于债务,因此,风投公司承担的风险高于科技银行。

3.2.2 直接涉足风险投资

科技银行直接涉足风险投资的方式可以是:

①进行债权投资:提取部分客户基金作为创业投资的资本,以减少募集资金的数量以及成本开销;而后银行再将资金以借贷的形式投入创业企业;

②进行股权投资:银行一方面将资金借贷给创业企业,收取高于市场一般借贷的利息;而同时又与创业企业达成协议,获得其部分股权或认股权作为日后获取分红或企业上市后的二级市场回报作为风险的额外补偿;

③突破上述两项的限制,更加灵活地进行金融创新。

3.2.3 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科技银行除了通过风险投资、创新金融产品来享受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成功收益之外,在目前科技银行不允许做股权投资的情况下,可考虑在现行法律体制内,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同时成立风投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6]。

3.2.4 科技银行成为风投公司与科技企业联结的纽带和合作的桥梁

初创企业能够通过科技银行的网络,比较容易地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贷款支持;还可以通过科技银行与风投公司的密切关系,找到天使投资公司或者风投公司。

3.2.5 科技银行自负盈亏

科技银行高风险的性质,规避风险的运行模式,以及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获取高收益的特点,决定了他自负盈亏的商业化道路。

3.2.6 建立严格的风险隔离制度,将风险投资与一般业务分割开来

科技银行的风险投资比其他一般业务面临更高的风险,这就要求科技银行必须建立起最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风险隔离制度;设立专门的风投基金管理公司,進一步保证风投的正常运作;一般业务不得从风投基金中挪用,而风投资金也不能从一般业务之中提取,隔离风险、避免相互影响。

3.2.7 加大人才储备,增强抗风险能力

科技银行要拥有具有所支持的相应技术领域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员工,加大人才储备,增强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科技型企业的成功概率;②为相关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科技银行之间可以相互协作,专业队伍共享的措施,避免单个科技银行对于某个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的缺乏:

①“业有专攻”,某个科技银行专注于某些领域;

②建立专家库,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顾问团;

③与政府的科技部门合作,掌握精准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判。

4 健全的征信体系是科技银行成功的保障

征信体系是风险管控的核心内容,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征信体系不够完善,使得科技银行所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过高,因此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是科技银行完善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投资的重要举措。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16],会议强调,2016年的任务是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的信用环境,支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会议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①合理定位征信的基础作用,科学规划征信市场发展;

②促进征信服务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有效防止信息共享中的利益冲突;

③加强征信市场监管,防范征信市场风险;

④增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度、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⑤大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拓展征信信息覆盖面,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⑥加强金融信用数据库建设、尽快拓展/完善其功能。

征信系统的建设就是通过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加快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建立“黑名单”,完善失信行为记录、有限披露和信息共享,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让违规不再是零风险、低成本。在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先行了一步,他们公布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老赖”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17]。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以金融征信为重点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一体化系统,搭建信息交互平台,提高信息利用率,降低信息沟通成本,可以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在大数据技术平台下建立的征信系统对金融行业的创新是颠覆的:传统的评估、交易形态正在被数据化的网络技术全速颠覆,可以使金融行业实现对客户实时动态跟踪和监测;在这样的环境下,数据成了一切信用的基础,数据即信用,而信用就是财富;它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平台,观看、比较银行的产品和价格;又可以便于银行考察企业的经营、信用等情况,减少企业反复解释、提交证明文件的麻烦;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有助于银行提升风险把控能力[18]。

目前,三家征信“巨头”[19] 腾讯征信基于8亿社交用户朝夕不断的社交数据、中国平安旗下的钱还征信基于3亿金融用户的个人金融及相关数据、芝麻征信基于淘宝八百万商户的闭环数据,凭借他们的业务背景,掌握着海量的电商数据、社交数据和金融数据。他们的方向互为补充,各有所长,作为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重要补充,正在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征信业务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李希义.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科技银行——对国内科技银行运行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4(6):135-140.

[2] 邵瑶春,任国良.科技银行中国化:产权定位与发展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46-53.

[3] 杜琰琰,束兰根.从科技支行到科技银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4):51-55.

[4] 王君.我国科技银行发展现状及政策[J].特区经济,2015(6):91-92.

[5] 会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文[EB/OL]. http://www.kuaiji.com/fagui/2893066.

[6] 谢林林,廖颖杰.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关系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1(7):77-79.

[7] 王文轲,赵昌文.科技银行信贷动态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6):7-10.

[8] 蒋丹,闵嘉宁.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融资策略思考[J].当代经济,2016(19):68-71.

[9] 况勋泽,刘锡良.关于建立我国科技银行的构想[J].经济问题,1990(11):39-42.

[10] 李举元,王连顺,曾国明.关于建立科技行的设想[J].四川金融,1991(10):8-15.

[11] 余韦达,孙代尧.关于建立科技银行的构想[J].南方经济,1996(3):12-14.

[12] 吴秀婷.科技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0(05):31-32.

[13] 梁雅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業银行的风险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4):88-93.

[14] 赖建平,王自锋.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开放导报,2009(4):84-87.

[15] 项目对接网. 什么是风险投资[EB/OL]. http://www.xmdj.com/BusinessSchool/Detail/20501.html.

[16] 央行. 推进征信市场规范发展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 /money / bank/yhydt/20160510/3714060.shtml.

[17] 金投网.我国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已进入快车道[EB/OL].http://credit.cngold.org/c/2015-12-07 /c3752444.html.

[18] 中国经济网.征信体系建设助力中小企业融资[EB/OL].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601/07/t20160107_8106-994.shtml.

[19] 中国财经首页.“三驾马车”拉动大数据征信,“数据—信用—财富”闭环初现[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special/2016lhcjzt/index.shtml.

猜你喜欢
金融产品风险投资商业化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龙井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大学生出国金融产品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