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2017-02-24 04:56徐薇薇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徐州对策

徐薇薇

摘 要:随着开放型经济的提出和改革,中国已经走出了国门。随着党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更进一步见证开放型经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本文主要讨论作为节点城市的徐州,应该如何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利用现有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深化改革,更多更深地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并试图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更好地促进徐州的开发性经济发展。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徐州;对策;综合口岸体系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06-2

1 开放型经济

1.1 开放型经济的定义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地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1.2 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带领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它启动了中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推动了中国国内的体制改革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但随着国内竞争优势的逐渐转变,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过去的竞争优势已经无法继续与他国抗衡。

产业竞争力迟滞不前,产业升级换代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却巨大增长,原材料及其他成本的增长,包括人民币的升值,都使得维持过去的开放型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应形成新时代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到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分11章50条,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體系、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强支持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可以说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过数十年的发展总结出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并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要求。

2 徐州开放型经济现状分析

徐州市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几年来徐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动改革创新,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且有部分增进。

2015年,徐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19.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4.7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06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460.06亿元,增长10.2%。人均GDP达61511元,较上年增长9.0%。

在开放型经济数据方面,2015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出口总额43.89亿美元,下降6.1%;进口总额10.23亿美元,下降22.0%。一般贸易出口额36.20亿美元,同比下降7.2%;加工贸易出口额7.57亿美元,下降1.7%。

出口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19.16亿美元,下降3.2%,光伏产品1.05亿美元,增长7倍,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提高1.4和49.4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良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个,较上年减少80个;新批协议外资15.89亿美元,同比下降47.4%;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6个,较上年增加2个;实际到账外资14.28亿美元,下降13.9%。

对外投资增势良好,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1个,较上年增加9个;中方协议外资7.35亿美元,增长196.0%。

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回落。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6.14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出口总额37.25亿美元,下降3.4%,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5.2%和84.9%,较上年分别提高1.9个和2.4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7.59亿美元,下降41.4%,占全市比重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尤其对比2014年的数据,徐州市2015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也有升值,但较以往有了一定的回落,这与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关,也与徐州市的各项改革还未完全彻底有关。

3 徐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徐州市是老工业基地,但总是依靠老工业并不能振兴当下徐州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徐州市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希望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利用、打造和开放各类平台,将徐州打造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要实现这种目标,就要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走出一条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式的创新发展道路。

3.1 利用地理优势,建设综合口岸平台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所以徐州要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开发“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综合口岸体系。

徐州共有7条高速构建起立体交通出行网,横穿东西、纵贯南北。高速总里程突破460千米,里程数居全国地市级前列。不仅强化了徐州在国家交通枢纽中的地位、完善了徐州市区和县区的区域路网结构,还缩短了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徐州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徐州内部的道路也在大量改建扩建。五项续建、五项新开工建设工程和六项力争开工建设项目也在紧密进行或筹备。

铁路运输在徐州地区一直是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一直占据较大的优势。徐州市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铁、新长铁路的交点,也是京沪高速铁路和规划中的徐兰高速铁路的交点。徐州铁路货运中心铜山货场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共货场之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十三五”规划中的全国路网性物流中心之一,是上海铁路局确定的六大全国一级铁路物流节点之一和现代物流中心转型发展试点货场,同时也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铁路货运站场。铜山货场已经通行了徐州发往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际货运班列,同时确定了徐州(铜山站)发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固定运行线路。货运班列主要过境口岸为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目标地区为中亚五国。

水路方面,徐州京杭大运河港口是全国内河十大港口之一;万寨港是国家级内港;邳州港、双楼港、孟家沟港担负国家北煤南运的中转重任,是华东能源的重要集散地。 2014年徐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202万吨。2016年6月4日,3艘满载4000吨块矿的货船自连云港新云台码头出发后,经灌河、大运河,直达孟家沟港码头,标志着徐州港正式打通“连云港—徐州”的海河联运直达通道。这使得徐州在东陇海经济带上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于2016年5月成立,位于开发区腹地的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机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目前,已開通27条国内航线和8条直飞泰国曼谷、韩国首尔、日本大阪、名古屋、台北、香港、越南舰港等国际航线。

利用此基础,徐州应加快综合口岸及电子口岸的发展。可以通过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开放公路交通;利用上海铁路局的辐射,更多的运行铁路交通;更好地与连云港建立合作,利用水路加陆路的交通;不断开通国内和国际航线,提高客运水平的同时加快扩展货运业务。同时发展产业园、物流园、大型仓库等设施,保障综合口岸的顺利运行。

3.2 发展城市工业产业

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产业历史,近年来的发展也可圈可点。在过去,徐州依靠矿产和重工业产品的开发生产。现在,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各大开发区是徐州市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已培育发展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以太能光伏和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生产性物流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工业电子、现代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装备制造已形成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风电设备、节能燃控设备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部分产业的主要客户来自国外。

徐州应该积极发展自己已有的产业,整合有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培养人才体系,做大做强实体产业并发展服务产业。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的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徐州应以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渠道为媒介,利用各种渠道和口岸,打造海关平台、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金融平台等服务平台,把徐州的实体产业推广出去。

3.3 加快城市信息及服务产业发展

徐州的信息发展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发展的速度有较高的提升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徐州能否“走出去”和“引进来”。徐州应利用产业园和科技园的平台,吸引高精尖人才,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并使之与各类口岸和平台配套,比如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综合利用信息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服务外包业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也应相应跟上。徐州可以利用徐州软件园、高新区大学创业园、泉山区2.5产业园等外包园区,将服务外包机制发展起来,与工业产业齐头并进,互相辅助。

通过发展综合口岸平台,打通地域限制,并发展徐州的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将产品走出去,把服务引进来,徐州的开放型经济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凤凰网.2015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徐州日报,2016.3.16.

[2] 毛清华.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12).

[3] 庞博.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以宁波北仑区为例[J].区域经济,2015(04).

[4] 王爽.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东岳论丛,2015(11).

[5] 张俊莉.一带一路背景下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J].人民论坛,2015(12).

[6] 中国经济网.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统计科学与实践,2016.3.25.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徐州对策
疫散待春回
诊错因 知对策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