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资讯选择与传播状况研究

2017-02-24 05:11王子海宋玉冰靳蕊郭永杰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

王子海 宋玉冰 靳蕊 郭永杰

摘 要: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的重要力量,其在资讯选择与传播中呈现出重要特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本文以具体调查出发,从传播现状、存在问题、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在自媒体时代资讯选择与传播的规律。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资讯选择

中图分类号: G25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59-2

0 引言

自媒体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是自媒体运用的重要群体,因此,研究自媒体与大学生资讯选择与传播的深层关系,对于了解我校大学生资讯与选择状况,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学校网络教育宣传提供借鉴,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资讯选择与传播现状

调研小组分别对唐山学院六个校区进行了问卷发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每个校区进行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同学采取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

1.1 问卷设计

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媒体资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思想价值观的影响,问卷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设计:①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②大学生利用自媒体获取资讯的选择标准调查。③大学生自媒体使用行为相关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唐山学院全体在校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问卷总计发放了200份,实际收回191份,回收率是95.5%,剔除无效问卷7份,收回有效问卷总计189份,问卷有效率是94.5%。调查对象分布为:男生83人,占比43.92%,女生106人;文科生98人,51.85%,理科生71人,占比37.57%,艺术生20人。

1.2 数据分析

1.2.1 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自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在当前社会上爆发出惊人的影响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我们首先对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自媒体进行了调研,同学们自媒体使用的种类丰富多样,涵盖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其中QQ空间、微信、微博的使用范围最广,相比之下,人人网受到的关注程度较低,仅有6.28%。同学们使用自媒体关注的内容类型多样,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新闻社会评论、娱乐段子和名人、明星生活,而文学艺术和科学教育的占比相对较低一些。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会把自媒体当做一种新闻娱乐信息的接收工具,只有较小部分的同学会利用自媒体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2.2 大学生利用自媒体获取资讯的選择标准分析

本文从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发声和资讯选择标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同学们在自媒体上发表或转发的内容涉及到生活和学习多个方面,其中抒发个人心情感受占比最高,占75.39%。同学们普遍认为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最具选择价值,占70.16%。可以看出,自媒体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同学们的个人发声的需求,同学们在自媒体上传播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满足了大学生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大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群体内传播个人观点,甚至成为“意见领袖”。

1.2.3 大学生自媒体使用行为相关调查分析

在自媒体使用行为方面从大学生自媒体使用的二次传播、使用频率、使用时间和地点、依赖程度等行为特点展开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八成的同学会把自媒体上传播的讯息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可见,同学们对自媒体讯息二次传播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有75.39%的同学会在睡前使用自媒体,而学习和工作时占21.47%。大部分同学经常在宿舍使用自媒体,而作为学习场所的教室和图书馆分别占比43.46%和17.8%。由此可见,同学们使用自媒体的时间、地点并不是固定的,主要集中在宿舍和睡前时间段;有63.35%的同学不会因自媒体具有匿名制和隐蔽性的特点而在发言时无所顾忌,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发言时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绝大多数同学热衷于对社会时事发表客观、中肯的见解。需要注意的是,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因观点不同展开与网友的骂战均占有一定比例。由此不难看出,同学们在自媒体的使用上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取的地方,部分行为不符合当代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资讯选择与传播存在问题

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后,我们了解到如今大学生在自媒体的影响下,生活态度,学习方式,思想交流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我们可窥见自媒体“当道”的大环境下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2.1 资讯选择过娱乐化,没有充分发挥自媒体对自我提升的功用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关注的焦点是消遣性信息,反观对于个人发展有较大价值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教育资讯的占比相对较低,仅有不到40%的同学把这部分内容当作关注的重点。从中可看出,我校大部分学生仅把自媒体当作一种娱乐资讯的接收工具,使用自媒体提升自我价值的意识不强。在长期的信息接收中,可能会对其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而手机依赖、信仰迷失等问题也会随之显现。另一个方面,大学生对网络碎片化、符号化的信息接收过多,会形成经常性浅阅读的习惯,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2 高度依赖自媒体,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新媒体依赖程度的问题主要从自媒体使用时间、地点、发布内容的频率以及对身体、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五个指标进行考察。从自媒体使用时间来看,平均每天使用时间3小时以上的人占到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睡觉前,据了解,同学们通常会在熄灯状态下使用手机来浏览自媒体信息。从自媒体发布内容的频率来看,每天发布内容的学生占到55%,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在网络上交流。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说长时间使用自媒体会出现眼睛酸胀、头晕头疼、颈椎酸痛等症状。认为对学习有不良影响的学生占到63%。从上述情况来看,我校学生自媒体使用时间过长,依赖程度高,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3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资讯选择与传播对策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资讯的选择往往存在过娱乐化倾向,缺乏理性,难辨信息真假等问题,因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正确的引导和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媒體,学校和学生三位一体通力合作,做出相应的对策。

3.1 社会媒体发挥其良性社会影响,提高资讯传播质量

自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传播自由度高是其两大特色,但有利就有弊。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也加速劣质信息的传播。这时候就需要自媒体行业具备“行业自律”的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自媒体先把关资讯内容的质量,做好内容质量的把关人。其次,自媒体要净化自身所属的网络环境,各大自媒体平台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自媒体用户的传播行为。

3.2 学校加强对自媒体应用关注度,优化相关教学机制

高校历来是自媒体应用的主要阵地,学生是自媒体应用的主力军。面对如此情况,学校在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学生中间的流行事物,并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学校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在自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重要程度召开主题班会,并对极端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学校的官方机构,可以建立相应的自媒体平台,利用自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自媒体素养公共通识课,通过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性、有批判能力的新时代自媒体应用者。

3.3 学生自身强化主体意识与责任,提升媒介素养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目前阶段,在自媒体使用上,大学生不自觉地无目的地使用自媒体的状况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这种情况,除了自媒体平台与学校进行引导与干预外,学生也应该提高规范自身行为的意识。学生可以结合在一起,成立相关的自媒体社团,兴趣相投的同学共同研究自媒体,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当然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在素养提升过程中,学生秉持信念,坚守意志。

参 考 文 献

[1] 崔亚军.90后大学生新媒体消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5(1).

猜你喜欢
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