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数学 “导学案”,绽放课堂生命力

2017-02-25 23:10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赵卫群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笔尖导学案学案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赵卫群

做优数学 “导学案”,绽放课堂生命力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赵卫群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材。过去的学习模式更多的是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学生,并使他们能重视。虽然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但所学的知识没经过学生的思考、消化,是容易被遗忘的。为了全面提升对口单招课堂数学学习效率,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迎合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该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该模式下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尽可能少讲,学生多学,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一节精彩的课堂离不开一份优质数学“导学案”的制作。一份优秀的“导学案”是沟通学与教的纽带,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课堂“导学案”是一份珍贵的学习资料,可以用来指导学生预习,也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导学案”编制上,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与思考:

一、转变理念,调整重心

课堂“导学案”不是教案。教案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强调教师怎么教。而“导学案”应该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而制作的一份学习方案。它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意图和目标,提前知道学习内容。

从数学“教案”到数学课堂“导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套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导学案”。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二、优化设计,突出特点

数学课堂“导学案”编写要系统、规范,与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致,前后体例要基本一致,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书写、反思、拓展空间。字体大小合适,排版实用美观,文件名要统一命名。总之,数学课堂“导学案”编写要格式规范,形成适合本年级数学对口单招课堂“导学案”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改进、完善。

同时,要突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

(一)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是数学课堂“导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问题探究可以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探究,即使根据教材去学习一个数学概念也是知识探究,也可以是数学解题策略的探究,若是数学概念和定义的生成、数学公式的推导、数学定理的证明和解题方法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所谓引导,即教师按照学生知识发展的结构与方向,明确要求学生要探究什么,怎样去探究,探究的工具是什么。如在椭圆的定义学习中可以这样设计:

问题探究:椭圆的定义

1.取一条定长的细绳,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操作

(1)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个点,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 ______________ 。

2.请你仔细反复思考自己的作图过程(或屏幕上的动画演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1)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

(2)在移动笔尖的过程中,细绳的_________保持不变,即笔尖_____________等于常数。

(3)这个常数有什么要求吗?

3.椭圆的定义

(1)我们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__________ 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作_________,这两个定点叫作___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______________。

(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如果点的轨迹是椭圆,则一定有____________成立。

(二)知识整理

知识整理是数学课堂“导学案”的重点。课堂“导学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会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疑练反思

疑练反思是数学课堂“导学案”的特色。可根据教学内容、典型例题、错题剖析、变形再练等形式,设计一系列针对性强且有举一反三作用的题目,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能力的运用。同时配以学生自我反思小结、总结提炼等环节。如向量的夹角学习可以这样设计:

失误与防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设计,学生就“什么是向量的夹角,注意点是什么,夹角的范围是多少”这些问题已明晰。

(四)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是数学 “导学案”的着力点。在自主探究整理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巩固拓展题,对探索类的题目进行自我分析、交流探索,既能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也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利用Sn与an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可以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

例题: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对一切n∈N*,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求a1,a2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小结失误与防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求证:数列{an}为等差数列,并写出an和Sn关于n的表达式。

方法归纳:利用Sn与an之间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一般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与拓展:(2016年对口单招高考)设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记{b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体会与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理利用,活力课堂

对口单招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使用时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导学案中的题目一定要在课前让学生独立做,这样课上可以节省时间,多一些时间让学生展示和交流。不用担心学生不会做,不会做的恰恰就是课上需要重点交流的。考虑到对口单招学生的自觉性,课前做的练习必须统一时间让学生做,比如利用中午或晚上的自主学习时段,由课代表督促其他学生认真独立预习,然后教师批改,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知道学生不会的问题,课堂上方能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有的放矢。

课堂上极力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营造适合学生交流探究的学习氛围,那将是一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师预知的有意操作教学过程,亦可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去,监督、见证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师生交流中教师应进行语言留空、神情抓心,指点迷津。总之,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抽象概括问题的机会,体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我想这样的数学课堂必定精彩连连。

我们追求的是充满活力、以学生为主体的理想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达到理想课堂的有效尝试,一份优秀的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左膀右臂”。我们应不断学习与创新,在实践教学中学会创新,学会专研,学会反思,大胆尝试,积极寻找对策,朝着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进发!

猜你喜欢
笔尖导学案学案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乡愁导学案
笔尖上的“京味儿”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