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现策略

2017-02-25 23:10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李根全陆金元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正比例正方体圆柱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 李根全 陆金元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现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 李根全 陆金元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还要把学生从只能接受和回答问题的角色改变成解决学习问题的主人和课堂提出问题的生成者。一节课的教师提问,如何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铺就有效课堂提问的可能

预设课堂提问时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该学习内容的目标是什么,课堂提问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也为课堂提问时师生的互动确定了方向。第二是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回答到什么程度,这为起始材料的选择与环节的梯度把握提供了依据。第三是学生的回答如果与预设问题的答案不一致,应该预设怎样的第二套提问方案。

上面的几个问题考虑过后,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预设课堂提问:

1.围绕教学目标预设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全面、具体、富有弹性化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带来不同的课堂提问的预设。

如《正比例的意义》这一课,如果教学目标是定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正比例关系,那么课堂提问一定是紧紧围绕这一个知识目标展开的。如果教师定的目标除了知识目标,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比如: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等等,那么课堂提问中肯定就有小组合作方面的提问设计。

2.围绕教学重点预设问题

围绕“重点”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抓“模糊点”设计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这些模糊点必须予以澄清。如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为了突出正比例的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在x+y=5、xy=5和y=5x中,表示x和y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哪一个?”这样便能突出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中“比值不变”这一核心点。通过模糊点进行设问,也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2)抓“盲点”设计问题。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许多学生通过对正比例关系的初步了解,把正比例的意义就理解成一个量扩大(缩小),另一个量也就随着扩大(缩小),实际上是还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时,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在练习部分进行这样的提问:“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讨论,学生就会体会到,虽然圆的面积是随着半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可是扩大(缩小)的倍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比值不一定,因此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关系,而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二、关注生成资源,演绎有效课堂提问的精彩

1.由质疑生成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由学生反过来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质疑问难,这其实就是生成新的提问。

案例:在认识圆柱的侧面积时,是把圆柱的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展开后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在进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把圆柱底面等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时,一位学生举手问:“那也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吧?”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我启发他们:“讨论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经过讨论,学生举手说:“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因为只有高、底面圆的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相等时,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而圆周长的一半是πr, πr永远不可能和r相等,因此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

2.由错误生成

新知教学中,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这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的错误出发,生成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有个问题是: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 )。在讲解这道题之前,我已尝试算过。这道题除了列式比较复杂之外,计算也是个难点。许多学生只列了个算式:100÷(4×2π)×42×π。我是这样问的:

师:这题好像挺难的。

生齐声说:不难,不难。

师:不难吗?这题好像除不尽嘛!

一部分学生说:是除不尽。

另一部分学生说:能除尽。

师:那谁有高见,给我们大家说说呢?

生: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告诉我们。底面积=半径的平方×π,而高=侧面积÷底面周长。因此圆柱的体积就是100÷(4×2π)×42×π=100×2=200(立方厘米)。

三、预设与生成,共同注释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问题设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不能预设得太多、太细,否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学就没有生成的空间了。按照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可以分为限定性提问和非限定性提问。以《正比例的意义》的导入部分为例:同样是在认识两个相关联的量之后,复习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设计一:这几个数量关系式你会填吗?路程∶时间=__________;总价∶数量=_________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__________。

设计二:你还知道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显然,第二个问题的思维空间要大些。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也非常自然地将数量关系和新知“两个相关联的量”融合在一起。

2.提问过程:在生成时“变奏”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其中就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生成的新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和设想。

综上所述,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光有预设没有生成就谈不上精彩。有效的课堂提问必然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猜你喜欢
正比例正方体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给正方体涂色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人教版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与点评
正比例的意义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根据特征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