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程建设 提升小学生课堂参与度

2017-02-25 23:10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算式题目思维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丁 媛

拓展课程建设 提升小学生课堂参与度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丁 媛

学生的课堂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不断地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其身体和智力均处在发育阶段,教师的指导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参与程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从迁移类问题、应用类问题和分析类问题三个方面分析其课堂参与性。

一、对应用类问题的拓展参与

“应用”最常见的两种解释:一种是用作动词“使用”,比如应用科学技术去解决问题;另一种是用作形容词,形容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比如应用性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应用是指能将学习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代表较高水平的学习成果。应用需要建立在对基本知识、方法、规律掌握的基础上。数学中很多的记忆类、迁移类和解释类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用知识做准备的。有人认为数学是工具性科学,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利用它去解决问题的。数学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必修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应用是师生互动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育人价值的一个主要载体。数学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始终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非常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也非常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课堂中小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如下:

【教学片段1】

师:原来有5个苹果,被小胖吃掉了1 个,又被小巧吃掉2 个,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你的算式是什么?(这类问题属于小学数学课上教师提问的应用类问题)

生:我的算式是5-1-2=2(个)。

师:很好!请坐。

【教学片段2】

师:这道算式你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问题属于教师课堂问题中的应用类问题)

生:我是想出来。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教师在原有的问题上进行追问)

生:因为1 和7 组成8。

师:很好!

上述中的小学生能够给应用题列出数学算式属于应用类问题;教师通过追问的形式,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数字分拆知识来解决当时的问题,因为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学过8 可以分成1 和7、1 和7 组成8 等相关知识,这里只是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当前问题。在本文中,像上述两个问题或与之相类似的问题都称之为应用类问题。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经验的结晶,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学科知识是学生实现生命成长的资源。数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基础,即数学知识具有工具性的作用,之所以称之为工具,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应用的价值。数学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应用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分析类问题的拓展参与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能够凭借具体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但这个阶段儿童思维仍需要具体的事物支持,还不能够很顺利地进行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时就需要对处在此年龄阶段的儿童以适当的外部刺激,使其逐渐形成抽象思维。小学阶段的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学校教育,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当刺激的就是学校的专业人员——教师。而通过学生回答分析类问题最能看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因为分析类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通过复杂的现象来看其背后最本质的特征。如果小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他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师也就是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类型来判断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由于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所差异,所以小学生课堂上回答的分析类问题与中学生课堂上回答的分析类问题也有所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回答的分析类问题具体形式如下:

【教学片段3】

师:小朋友看看我们黑板上的这道算式题:10-( )=8-2= ( )-1=5+( )=6+( )。和以前学过的数学算式相比,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仔细想想看,有想法就可以举手起来回答。(这是一道需要学生经过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分析类问题)

生: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相比较长。

师:很好!请坐,哪位同学能来解释一下:这道题目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相比很长,具体体现在哪里?(解决分析类问题的步骤一:需要先分析什么)

生:有“+”、“-”、“=”,而且都不止一个,这样就会很长!

师:你有一双聪明的大眼睛,从数学运算符号的个数来讲这道题目很长。好的,请坐!下面谁来告诉大家,这么长的一道题目总共有几道算式?(解决分析类问题的步骤二)

生:这道题目总共有五道算式。分别是:10-( )=?、8-2=?、( )-1=?、 5+( )=?、6+( )=?。

师:很好。你真棒!接下来老师问的题目就有难度了,需要小朋友认真思考才能回答出来!问题是:这五道算式是什么关系?(解决分析类问题的步骤三)

师:(连续叫到好几位同学都没有回答出来)既然你们都不知道,那么我请一位同学把题目读读,其余同学还是继续思考“这五道算式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生:10 减几等于8-2 等于几减1,又等于5 加几,最后等于6加几?

师:题目你们读完了,谁能告诉我这五道题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这五道算式的结果都等于6。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解决分析类问题的步骤四)

生:因为8-2=6,这几个算式又是连等的。

师:你真棒!是的,这五道算式的结果都等于6。全班表扬他!

全班:XX 你真棒!

师:这道题中五道算式的关系是等于关系。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这道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为什么?(解决分析类问题的步骤五)

生:这道题的解题突破口在8-2=?因为在这五道算式中只有8-2=?的结果能够算出来,即6,其他算式都不可以!

师:你分析得真好!

上述小学数学课上,教师提问的分析类问题主要特征有:第一,需要学生经过深度思考才能回答的,不是直接可以说出答案的。第二,回答分析类问题至少有三个以上步骤才能完成。即针对一个分析类问题,至少有三个以上的小问题需要回答。第三,需要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本文中与上述问题一样或者与之相类似的问题都属于分析类问题。分析是一种在人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内隐性,人类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将其思维外显化。教师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何种程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准学生思维水平的生长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一些适当的外部刺激,使其思维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小学课堂上,教师适当提一些分析类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提高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基本条件,是提高学生成绩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算式题目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怎么写算式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