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中的小人物

2017-02-25 08:02王文怡
上海工运 2017年1期
关键词:管道

◎王文怡

大变革中的小人物

◎王文怡

以光与火为布景,在炙热的炉前灰头土脸身上染着黑渣的印象在之后的岁月里或许变得模糊支离。有文艺范儿的周禄文在听到杭州钢铁公司送别最后一炉钢,正式闭门停产时,他照理应当写上一些回念。毕竟他参与造就的厂不复再了,毕竟他有好几分不舍。

但周禄文没时间抒发伤感,那时他们团队在广东湛江造厂。现如今,供给侧改革落实,如宝钢与武钢的合并,钢铁业显然不在静好的岁月中。而周禄文他们呢,是变化的大时代里,认真而无名的小人物吧。

不过,周深信,“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就能成就了不起的大事。”里,他们还受命参与别的工程。那段日子,白加黑工作的辛苦不用说。周在诗歌里这样写着,我们鏖战挥汗如雨的白天,继续用热血去燃烧黑夜,为了等待那灿烂的朝霞。

一个工程结束,另一个接上,对周禄文而言意味许多辗转。前两年,他和团队身在湛江。过不久,到了另一座陌生城市,广西防城港,接手那儿的工程。他一直经历着这种对脚踏之地从空白无知到相熟再离别的过程。“边陲的地级市,不太出名,初听起来,我没相对防城港三个字的正确组成。”最近,他们的坐标位置在四川乐山,造的是福华开发区的供电锅炉,耗能少节能环保型项目。一地黑煤砟子,一天扬尘蒙蒙的景是不会出现的。“原来露天堆放的煤炭现在安放到筒仓里,以前炉子烧煤需要的好比100斤,如今80斤就够了。”周禄文说,他们目标是,环境明媚美好,足可安心喝茶。

要说他在的班组,之前在2012年与2013年连续被评为五冶集团上海机电分公司优秀班组,2015年摘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的荣誉。他们集体制定的施工工法得到了建筑业的奥斯卡“鲁班奖”的认证与肯定。

转身跳脱开传统

坐在绿皮火车上,看着四川简阳老家的山水越来越远,20年前,周禄文就这样来到上海,在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工作。奔波忙碌的节奏于是与他的人生再也分不开了。

这些年,宝钢二三四期工程建设完成,厂里的锅炉、管道,以及业内鼎有名的硅钢生产线,在当年都由周的团队出力,完美装配。那会儿,硅钢“上线”的工程要让位白天的生产,周禄文他们大晚上开工,衬着厂子外黑漆漆的夜,直到凌晨三点收队。但在日光当头的白天

组里30多人,跟着周禄文走南闯北许多年。

虽然供给侧改革是在去年开始,但在早前,五冶的转型已然。他们的制造,如满洲里的群众艺术馆,镇江的温泉度假村,三亚的海棠湾免税店,完全跳脱开传统的钢铁冶金行业。周禄文的上级经理曾德才一直评赞,这小伙和他团队适应能力强,堪得起大任啊。所以,前些年海棠湾免税店由周禄文他们打头冲锋去了。“我们负责设备与消防管道铺设,施工流程、验收环节、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等与之前建造钢铁厂不一样。”但凭着聪明劲与谨慎的态度,周禄文团队顺利地应对这些变化。

“之前,班组长要掌握新技术,CAD绘图软件。这里头,学得最融会精通的就是周禄文,他敏而好学呀。”对周禄文,老曾再一次不吝不惜地褒扬。去年,五冶接下了上海交通大学实验装置安装项目,这与冶金业扯得够远,几十杆子也打不到。领导那时拍板,小周团队出马,调试那方的设配管道。“他们对非传统的工程也身怀一手经验,当选没跑了。”曾说。

完美主义细节控

周是为了完美主义努力的人,一旁的团队里的弟兄点头称是。在工地上,别人叫周禄文书记,但说实话,他本人有班组长的头衔,技师的职称,与工地文青的雅号,但这些都和书记丝毫无关。乍听觉得莫名,弟兄解答道,人们觉得遇到困难要找周禄文,他能帮忙能应急能劝慰,因为他的助人的魅力,就附送了书记的外号。

后来,“有事别怕事,见周书记去”广告词一般的描述流转开来。

每周提前一天收工,周禄文定下这规矩。不是为了早点归去休息,而是——清场,直白说是打扫卫生。“把用剩的材料收拾归位,大的部件就用行车吊起移位子。”周禄文说每日也有一扫,但一周结束总要来一场大的清理,工地看着舒服,实际又安全。

苹果掉在牛顿头上,让学神少年脑洞大开,那换一个普通场景,苹果依旧挂树上,看得见碰不着时,如何呢?老曾想着,周禄文他们要么双脚蹬地跃一下,不行就助跑起跳,还是无果的话会找杆子去的,“这些位总会努力达成,无论对苹果,还是大小目标。”

有一次,工程用到的管道实在皮厚,直径273毫米,管壁就有65毫米,焊接难度陡然走高,连焊面的坡口,手上都没适宜的刀切开。于是,周禄文直奔魔都有名的五金配件一条街,北京东路。“兜转一圈,我看到一把趁手的刀要七八千,作为易耗品来说太贵。”他下不了手,但把它的样式、刀型与身长,熟悉了遍。然后又到虬江路的二手市场淘相似的款儿,花了200元买好一把。“我自己可以加工,刀要上车床刨与磨一段,这样更贴合那管道的切面。”DIY定制后,周禄文试刀觉得好用,又陆续采购了同样二手的四把刀,再重复之前切磋琢磨的“炼刀”过程。“总共算下来,节约几万元。”几分自豪自喜显在他面上。

组里的兄弟李文标也是乐于动手的一位,他之前把一台分体式液压弯管机改装成组合式的,这被授予国家专利。另一位徐永伟,在工地上还会修理汽车与发动机,能干得很。

文艺男周禄文肤白长相不粗,偶尔空闲时候,他莳花种草或挥笔练习书法,再或者洋洋洒洒地写抒情散文,总归精神层是无比富足饱满的。“建筑物一层层在竣工,塔槽罐一座座在封顶,管道与设备纵横交错相映在蓝天下,活力四射的五冶工人,正用惯有的脚踏实地的精神,劳作在这片即将成为钢铁厂的基地上。”见证拔地起的成就感浮现在字间。每次完工,周禄文留下感怀的文字,整理好成沓的设计图与施工资料,想着过几年和兄弟们再去看看吧,什么在变化如风若云,什么固守着旧的样子。

猜你喜欢
管道
欢迎订阅《化工设备与管道》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管道氦检漏泄漏性试验的应用与推广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石化低压蒸汽管道断裂与安全评定
GYFTS-(2-144) 非金属架空、管道光缆
大宝小神探·奇异的森林管道
油气管道也要“反腐”
中国管道建设情况及管道用钢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