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43例

2017-02-27 09:19陈柳丹艾亮丁淼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尿潴留电针

陈柳丹+艾亮+丁淼

摘要:目的 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关键词:电针;尿潴留;介入治疗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治疗,目前仍然是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以放射治疗为主。子宫内膜癌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我院妇科肿瘤专科是全国重点专科,每年收治的大量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非常注重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并发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和尿失禁。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而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停留尿管不但影响患者的术后心理康复,而且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很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膀胱功能的尽早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因宫颈癌或者子宫内膜癌施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生育次数等资料无明显差异。

1.2纳入标准 ①根据病情需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者;②年龄为<75岁;③术后3d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④术后已排气;⑤患者知情同意者。

1.3治疗方法

1.3.1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均在气管内全麻下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腹部包扎腹带,压1~2 kg沙袋于腹部切口上24 h;常规留置导尿管并进行护理,用0.2%呋喃西林250 ml冲洗膀胱,1次/d。第1d至第5 d膀胱采用开放式引流,第6 d起至拔管前采用定时放尿和自主性放尿相结合,即每4 h放尿1次和患者有尿意时开放调节器,放完尿液后及时关闭。并且于术后第8 d起用TDP照射腹部30 min,2次/d。术后第14 d拔除导尿管。

1.3.2电针组 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于术后第4 d起采用针灸治疗,连续治疗6次。第10 d拔除尿管。主穴选取阴陵泉、三阴交、水道、气海、中极、膀胱俞,次髎,头针生殖区;根据辨证分型气血两虚配足三里、血海,肝郁气滞配太冲、阳陵泉,血瘀阻络配血海。操作:局部皮肤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也消毒后,头部用1寸针灸针平刺进针,腹部用1寸针灸针向下斜刺,下肢穴位用1.5寸针灸针直刺进针,并行提插捻转手法使得气。双侧头针生殖区,双侧水道,双侧阴陵泉及气海、中极4对穴位接G6805-Ⅰ型电针治疗仪,予连续波治疗,频率为43 Hz,强度以患者感觉振动而无不适为度,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6 d。注意:针刺前,嘱咐患者开放调节器,排空膀胱。

1.4疗效观察

1.4.1观察指标 ①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第10 d膀胱功能恢复情况;②术后第10 d膀胱功能恢复者尿动力学检查,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平均尿流率;③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1.4.2膀胱功能评定标准 根据膀胱知觉及排尿机能评价膀胱功能的恢复程度。参考国际尿控协会(ICS)分类,膀胱知觉分为:①正常:感尿意膀胱容量为200~400 ml;②增强:感尿意膀胱容量<200 ml;③降低或消失:夹闭尿管4 h以上无明显尿意感,引流尿量>400 ml。排尿机能分为:①正常:平均尿流率>10 ml/s;②降低:平均尿流率5~10 ml/s;③衰减:平均尿流率<5 ml/s。术后第14 d拔除尿管后患者有尿意感,能自解小便且残余尿<100 ml者评定为膀胱功能恢复;尿潴留指术后2 w仍不能自行排尿或虽能自行排尿,但残余尿>100 ml。

2结果

2.1第10 d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提示电针组具有明显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并且疗效稳定。

2.2两组术后第10 d膀胱功能恢复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见表2。

提示在膀胱功能恢复者中,电针组膀胱知觉和排尿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3讨论

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之后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也称神经原性膀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有时被误诊为尿路感染,肾盂积水,尿路结石或原因不明的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而忽略了原发病变的存在。控制排尿的神经十分复杂,包括二个神经中枢和三组神经。脊髓反射中枢(统称为下运动神经元反射弧),能自主地对排尿进行控制;脊上反射中枢(统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反射弧),主要对下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以调节和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主要有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交感神经(腹下神经)和体神经(阴部神经)三组。病变很少同时累及到这些神经,因此神经原性排尿功能障碍可因损伤的部位与程度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可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两大类[1]。手术后排尿障碍常常是妇科手术如子宫广泛切除术及子宫次广泛切除术中处理主韧带、骶韧带和膀胱子宫韧带时切断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所致,术后膀胱,输尿管下段失去支持,膀胱后倾及患者精神紧张亦是排尿障碍产生的原因[2]。长时间尿潴留使膀胱长期过度充盈造成逼尿肌断裂,尿路感染使膀胱粘膜和膀胱壁变性,即使神经恢复,但是由于膀胱本身的变化排尿仍不能恢复。所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治疗非常重要。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癃闭"的范畴,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与肺、脾、肾、三焦关系密切。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3]。中医学认为,膀胱主贮藏尿液,司小便之开合;小便的畅通有赖于三焦气化功能的正常;而三焦气化功能的正常又主要依赖于肾之主生殖,司二便,主水液代谢;脾之主运化水湿,调节气机升降;和肺之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宫颈癌手术范围广,累及骨盆内诸多脏器、神经血管,导致了下焦耗损并伤及脾肾,致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开合失度,尿液潴留;脾虚运化失职,气机不利,水湿不行,小便不畅。关元、三阴交均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藏,助膀胱气化,阴陵泉健脾渗湿、通利小便;膀胱俞疏调膀胱气化功能。中极清利湿热,太冲疏理气机,血海化瘀散结。针刺中级时针尖向下,不可过深,以免伤及膀胱。

参考文献:

[1]戚荣余.妇科盆腔手术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方式[J].中国癌症杂志,2006,11(16):917-910.

[2]刘朝晖,赵亚红,张岩,等.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1(6):13-15.

[3]叶艳.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2013,3(7):333-334.編辑/孙杰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尿潴留电针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