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17-02-27 05:49刘瑞凤朱晓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2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监测

刘瑞凤,王 芹,朱晓玲,沈 慧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院区)内分泌科,江苏 连云港 222023)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2017年已达到4.25亿[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常常困扰着患者,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2]。糖尿病前期或高危期患者,在疾病早期发展阶段对糖尿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药与治疗依从性差。因此,糖尿病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是尽早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树立健康信念并加强自我管理意识[3]。我院内分泌科开展的“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采用体验式教育工具让患者模拟感受糖尿病并发症到来时的情景,通过自身提前经历加深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感知、理解和感悟,对疾病后果的严重性和危机感切身体会,从而自觉产生行动,重视自我护理的。实施后通过随访评估,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和血糖监测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意识清醒及沟通良好,排除已经发生糖尿病足、合并恶性肿瘤及认知障碍者。按照自愿参与原则进行糖尿病教育干预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女22例,男18例;平均年龄(52.42±12.12)岁;平均病程(6.25±3.11)年;合并脑梗塞2例,冠心病14例,视物模糊6例,足部感觉异常14例。观察组女21例,男19例;平均年龄(53.12±13.22)岁;平均病程(6.72±3.24)年;合并脑梗塞3例,冠心病15例,视物模糊5例,足部感觉异常15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水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按照自愿选择法则分别参加两组糖尿病健康教育学习,建立糖尿病教育小组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知识传授、问题解答指导,有计划发送自我管理相关知识[4]。利用微信群建立小组成员档案,跟踪动态管理并提醒患者按时复诊。患者结束学习后跟踪随访4个月。

1.2.1 对照组。成立看图对话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组:(1)全面评估入组患者,以患者年龄和认知层次进行分组学习法,每次10个人左右,以圆桌会议形式进行。教育内容参照《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5],教育辅助用具借助礼来公司的工具,主要有四张图,什么是糖尿病、与胰岛素同在、与糖尿病通行、健康饮食和运动。(2)护士作为辅导员,调动患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生活方式等方面。

1.2.2 观察组。成立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教育小组:(1)入组评估及分组学习模式和内容参照对照组,建立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档案。教育辅助工具借助强生公司提供的一套工具,有视网膜病变、腹水、心血管病变、截肢等病变的体验[6]。(2)采用分小组体验活动,每位组员体验后与其他人分享体验感受,分别为让组员带上模糊不清的眼镜打胰岛素测血糖,背上沙袋爬楼体验腹水的感觉,拄着拐杖走路体验截肢,单手穿脱衣服体验偏瘫,糖尿病足、截肢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感染、硬节的彩图部位模拟等体验项目。

1.3 观察指标

通过微信群了解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情况,入组前和随访结束,对患者依据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7]问卷调查法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包括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运动及遵医行为共5个维度,评估分数与自我管理能力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级遵医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血糖控制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组别 观察组(n=40) t P 对照组(n=40) t P时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血糖监测 0.94±0.35 1.44±0.41 -5.886 <0.001 0.93±0.33 1.12±0.42 -2.373 0.02足部护理行为 1.07±0.56 1.63±0.50 -4.317 <0.001 1.03±0.59 1.35±0.62 -2.365 0.021饮食行为 2.83±0.78 4.64±0.89 -12.734 <0.001 2.90±1.63 3.58±1.59 -2.145 0.035运动行为 2.92±1.03 4.31±1.31 -5.364 <0.001 2.93±1.04 3.44±1.05 -2.199 0.031遵医行为 5.11±1.77 6.29±1.27 -3.129 0.002 5.21±1.78 6.03±1.19 -2.123 0.037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s)

组别 观察组(n=40) t P 对照组(n=40) t P时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 8.81±1.24 7.82±1.12 3.655 <0.001 8.91±1.15 8.81±1.25 2.127 0.037空腹血糖(mmol/L) 8.79±1.84 7.52±1.54 -3.003 0.004 8.99±1.83 8.10±1.84 2.104 0.039餐后2 h血糖(mmol/L) 12.15±1.72 10.15±1.42 5.18 <0.001 12.23±1.73 11.31±1.76 2.316 0.023

3 讨 论

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使2型糖尿病患者在活动的体验过程中明确意识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通过小组成员互相体验心得分享的现身说法示范教育,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饮食、运动与并发症发生的直接因果关系,深刻认识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能自觉遵从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运动和遵从药物治疗[8]。小组采取认知水平分层法,同组患者间能更好的交流和分享并最大程度接受新知识,更好的进行自觉血糖监测和遵医用药的好习惯。

通过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较看图足对话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组的健康教育收效更为直观,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运动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均更明显,显著提升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达到血糖控制的理想水平,这可作为成熟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手段。

[1] 尚画雨,张 丹,王瑞元,等.高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尿病作用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8):793-798.

[2] 吴知桂,陈美娟.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2,27(5):459-460.

[3] 孙淑岩,阚建科,孙 艳,等.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2091-2093.

[4] 肖 兰.基于微信平台延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101-103.

[5] 刘艳梅.以糖尿病护理家园的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171-172.

[6] 袁 丽,郭晓蕙,楼青青,等.我国糖尿病教育者培训项目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5(7):434-436.

[7] 张淑美,李 霞.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69-170.

[8] 王丽娟,高俊香,康 烁,等.并发症危害体验对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27-331.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监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