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农业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2-27 20:36宋益善盛洁王朝瑾康永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对分课堂教学方法

宋益善+盛洁+王朝瑾+康永锋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化学系,上海 201306)

摘要:“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所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从“对分课堂”的特点以及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首次探讨了此方法在高等教育“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对分课堂”完全可以很好的应用在理科性课程的教学中。

关键词:对分课堂;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59-02

近年来,不断有呼吁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改掉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可是,现实情况更多是在课堂教学上,师生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互动。其主要原因是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互动”流于表面,“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成为空谈,教学效率也一如既往,很难做到本质上的提高。

为了改变现状,不少一线教师或者教学管理者,都在思考和尝试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并在多个学校各种类别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效果明显。笔者在细心学习其核心理念后,结合自身教学工作,首次就“对分课堂”模式在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对分课堂”介绍

“对分课堂”是张教授首次提出的,关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进行“对分”,即把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其余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进行交互式学习。和传统课堂一样,“对分课堂”同样首先强调先教后学,即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不过,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对分课堂”更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对分课堂”的实施,关键点是把讲授和讨论时间分隔开来,即讲授知识后,把讨论留在下次课进行,让学生在两次课之间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节奏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在下次课开始后,首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对分课堂”清晰的在时间上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

二、有机化学课程特点

“有机化学”是农业大学食品类、生命类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课程,学习好课程的重要点是能够很好的理解基础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和有机物质结构上的联系,其特点如下。

(1)知识体系丰富,前后知识点联系强,学习过程中,如果前面阶段的知识点学的不扎实,在后续阶段的学习中就会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

(2)基础理论知识难点多,且需要充分理解才能很好的运用,如共轭效应、定位效应等。

(3)有机反应体系复杂,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反应机理,只靠死记硬背,很难弄清楚反应的本质和掌握好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4)有机物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结构决定其性质。价键理论是描述有机物质结构的基础,而原子轨道的杂化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

三、“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短,教学进度比较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学科和理论,因此,压缩“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的课时,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问题是在面对逐渐增多的教学内容和被压缩的教学时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尽快的让学生掌握知识。

(2)课堂时间大部分由教师占据,学生学习知识以被动接受为主。由于知识点较多,教师往往占用大多的课堂时间对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非常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很难活跃,教学效果不高。

(3)受“有机化学”本身的特点影响,难以开展有效的讨论。有些教师虽然乐于开展讨论式课程教学,但“有机化学”理论性较强,课程需要理解的知识点较多,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集中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理解透彻。

(4)作业题的布置上,多为客观性题目,学生实施主观意愿的条件不够。甚至不少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会提供配套的习题集,而这些习题集都会附有答案,这样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都可以照样抄袭。

四、“对分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

笔者认为,将“对分课堂”应用在“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1)“对分课堂”强调了学生的自学,并且,学生的自学是在课堂外的时间。这样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在课堂上讲授需要大量时间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时间用于讲授。

(2)“对分课堂”采用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就避免了“有机化学”讨论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迫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学习,以应付课堂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张教授的理论基础上,拓宽“对分课堂”的实施环节。鉴于“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课时较短,可以将组内讨论放在课下进行,课堂上主要是小组间的讨论。

(3)“对分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的一个关键,是作业题的布置。“对分课堂”的作业题,在体现知识点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或选择性,使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对课程的理解,自己出一些新的题目。

五、“有机化学”对分教学实施举例

笔者就“有机化学”基础课程中的部分知识定进行了初步的“对分”讲授,以苯环的定位效应为例。

(1)在讲述苯环基本概念和亲电取代反应后,引入定位效应概念,但不展开讲授,而是直接布置作业题,为由甲苯出发,设计合适的路线,分别合成邻硝基对溴苯甲酸和邻溴对硝基苯甲酸。

(2)随机抽取学号,将全班学生每四人一组,要求课后四人讨论商议以确定合成路线并说明设计理由。

(3)第二次课,首先随机选取一组同学,请他们选派一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所设计的反应路线。

(4)再随机选取另外一组同学,请他们选派一代表,陈述自己的路线是否和第一组一样。如果两组同学路线相同,则要求第二组同学运用定位基的相关概念,对黑板上的路线进行评价。

(5)如果第二组同学和第一组同学答案不一致,需两小组同学讨论确定,哪一个路线更具有合理性。最后,由教师对两个路线做出评价。

(6)整个讨论的实施过程,教师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

六、“有机化学”对分教学实施体会

(1)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出发,班级整体的水平有所提高。这是由于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虽然其中还有些强制的部分,但和以前相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有所增强,就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教师的工作强度有所降低。还以定位效应为例,以前在课堂上,此部分至少占据一课时的时间,现在只需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讲授完毕。同时,以前长时间向学生灌输,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现在通过对分,将知识点的讲授分成在两次课讲授,并在中间增加了学生自学环节,这使得学生有缓冲的时间和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对知识点进行消化。这样,知识点掌握度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3)目前,“对分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探索性的讲授重要知识点,以后可以扩充到内容提纲、知识点总结、学习体会交流、难点答疑等环节。

(4)“对分课堂”的形式完全可以灵活化,可以一整节课的时间用于对分,也可以选择十分钟、二十分钟等时间用于对分。

(5)刚接触“对分课堂”,笔者曾认为该教学方法更适合于文科性课程的教学,而在理科性课程中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应用。而经过尝试,结果证明,“对分课堂”完全可以应用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

七、结语

“对分课堂”是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目的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一方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对分课堂”完全可以应用在“有机化学”等理科性的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李艳花,姚宏.“对分课堂”在《旅游市场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32-233.

[3]周玲.“對分课堂”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6,5(9):92-93.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对分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