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伸肌腱止点断裂患指不同修复术后屈伸功能对比

2017-02-28 03:09吴亚芳仲悦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患指手外科指骨

沈 娟 吴亚芳 仲悦萍 邱 瑜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老年伸肌腱止点断裂患指不同修复术后屈伸功能对比

沈 娟1吴亚芳1仲悦萍1邱 瑜1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究微型锚钉修复老年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与传统常规术式法对术后屈伸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老年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中42例行微型锚钉修复术为观察组,43例行传统修复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患指检查及X线结果、术后2、6、12个月患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判断患指伸屈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两组随访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患指位置、指名、外伤及骨结构变化中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2、6、12个月TAM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Log-rankχ2=4.034,P=0.045)。结论 微型锚钉修复老年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术后,相对于传统术式明显改善患指屈伸功能,手术易操作可行且并发症少。

微型锚钉;伸肌腱断裂;屈伸功能

老年人容易发生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会感到巨大的撞击疼痛,可造成患指畸形。目前治疗伸肌腱断裂采用传统经皮下钢丝捆绑修复手术方法,但该方法操作复杂性高,患者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不理想,易导致患指伸直受限、关节被动屈曲等并发症〔1~3〕。微型锚钉在近几年用于修复关节韧带损伤手术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4〕。本文旨在探究运用微型锚钉修复固定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对患指屈伸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伸肌腱止点断裂老年患者85例,行微型锚钉修复术42例为观察组,行传统修复术43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见表1。纳入标准:均为单纯性单个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损伤,需排除其他伴有损伤及外伤,如手部损毁伤、指骨骨折、复合型手外伤、屈指肌腱断裂等;且术前均进行了X线检查。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s)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为患指神经局部麻醉后做末节背侧切口并分离皮下组织,在不影响皮肤血流的情况下充分暴露肌腱断端,并保护好指间关节囊、指背静脉等组织。用1枚克氏针(直径1 mm)从末节指骨远端甲粗隆处插入过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角12°左右,用微型钻头将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伸肌腱止点处骨皮质钻粗糙。对照组用钢丝交叉捆绑肌腱断端并牵引其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止点处,经皮下将两侧钢丝加压固定在末节指腹处或肌腱止点处,最后进行切口缝合。观察组用微型锚钉填补止点处钻孔,使其与远侧指间关节面呈15°~25°角,在判断好末节指骨骨髓腔内的锚钉末端没入骨质后并牵拉锚钉线加强固定。用锚钉尾端线水平褥式缝合肌腱断端来还原伸肌腱止点结构,最后缝合切口。两组手术均成功且在术后6 w取出克氏针及钢丝,然后进行关节的伸屈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患指检查及X线结果、术后2、6、12个月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判断患指伸屈功能的恢复情况。国际手外科TAM系统评定法〔5〕:远侧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屈曲角度之和减去远侧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伸直受限角度之和。若TAM约250°且患指活动正常的视为优;TAM>健侧75%良;TAM>健侧50%为中;TAM<健侧50%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随访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术前患指检查及X线结果 两组术前患指位置、指名、外伤及骨结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两组术后2、6、12个月患指TAM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2、6、12个月患指TAM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 vs 33%、67% vs 30%、64% vs 28%)(P<0.05)。见表3。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1年随访,术后并发症有皮肤坏死,开放外伤、切口感染、线结反应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91%)显著高于观察组(7.14%)(Log-rankχ2=4.034,P=0.045)。各时间段并发症的发生率变化曲线见图1。

表2 两组术前患指检查及X线结果比较(n)

表3 两组术后2、6、12个月患指TAM评分结果比较(n)

图1 两组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变化曲线

3 讨 论

锤状指主要是由于手指伸肌腱在止点附近断裂且末节指骨不能伸直造成的〔6〕。手指伸肌腱靠近止点处的组织浅而薄且呈半透明状,指背侧肌腱附着点小、位置表浅、皮下组织少,导致伸肌腱易在远侧指间关节外伤或屈曲过度时损伤断裂〔7〕。老年患者受到锐器的割伤、打击伤及腕关节滑膜炎的危险性随增龄不断升高,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发生率不断增加。临床上对于伸肌腱止点断裂治疗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但伸肌腱周供血不好且组织少,可能与皮下组织发生粘连,不利于治疗后伸肌腱的愈合和屈伸功能的恢复〔8〕。

目前手外科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的传统办法采用克氏针经皮下钢丝捆绑固定修复的术式〔9〕。虽然该方法运用

较为广泛成熟,但其缺点是操作复杂,术后固定的钢丝容易发生松动、外露,导致肌腱愈合差易粘连皮下组织,引发局部皮肤坏死、指腹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10〕,严重影响了患指功能的恢复。肩、膝等关节韧带损伤运用微型锚钉修复治疗疗效明显,操作简单且稳定性强,同时由于微型锚钉采用钛合金制作,可以很好地与骨组织相容而无需取出,避免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创痛〔11〕。微型锚钉修复术相对于传统术式,加强了肌腱与指骨骨质的紧密性,加大了肌腱强度与力度,增加了肌腱的修复度〔12〕,更利于患指的屈伸功能恢复。微型锚钉修复术并发症可能性小,由于微型锚钉修复术操作相对简单,对手术创伤小,同时可以避免传统术式钢丝外露等问题,微型锚钉可与骨组织相容且固定肌腱强,不需要二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概率,从而减少了相应并发症的发生〔13〕。

1 彭辉煌,吴建伟,杨国敬.微型骨锚联合掌长肌腱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J〕.中国骨伤,2015;28(11):1017-20.

2 肖 飞,刘政光,刘 凯.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176-7.

3 许 蕙,叶 放,张 辉,等.伸肌腱止点断裂伴撕脱性骨折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28(1):95-6.

4 任汉儒,谢仁国,刘佳佳,等.腕关节镜下带线微型骨锚钉重建舟月骨间韧带的三维影像动力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4):253-6.

5 郭尔斐,宋亮亮,张 斌,等.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断裂术后患指屈伸功能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48-50.

6 杜 冬,庄永青,傅小宽,等.一种新的锤状指分型与相应治疗方法的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32(4):494-6.

7 Lee SH,Song EK,Seon JK,etal.Surgical treatment of neglected traumatic quadriceps tendon rupture with knee ankylosis〔J〕.Knee Surg Relat Res,2016;28(2):161-4.

8 Itsubo T,Uchiyama S,Yamazaki H,etal.Factors affecting extension lag after tendon reconstruction for finger extensor tendon rupture due to distal radioulnar lesion〔J〕.J Orthop Sci,2016;21(1):19-23.

9 Ugurlar M,Saka G,Saglam N,etal.Distal phalanx fracture in adults:Seymour-type fracture〔J〕.J Hand Surg Eur Vol,2014;39(3):237-41.

10 屈家辉,周嘉敏,梁炳权,等.可吸收线替代抽出钢丝行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修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44-5.

11 陆向荣,陆大明,陆振良,等.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73例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28(1):61-2.

12 Halat G,Negrin L,Koch T,etal.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ture anchor implants for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repair〔J〕.J Hand Surg Am,2014;39(2):256-61.

13 Chu JY,Chen T,Awad HA,etal.Comparison of an all-inside suture technique with traditional pull-out suture and suture anchor repair techniques for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attachment to bone〔J〕.J Hand Surg Am,2013;38(6):1084-90.

〔2015-12-11修回〕

(编辑 苑云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81401797)

沈 娟(1981-),女,硕士在读,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手外科疾病研究。

R658.1

A

1005-9202(2017)03-066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3.064

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

猜你喜欢
患指手外科指骨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2020年《实用手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科交腹皮瓣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