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28 09:50姜艳艳李登桥
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多模态对外汉语多媒体

姜艳艳 李登桥

[摘要]与英语教学界相比,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以对外漢语“把”字句教学为例,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调用不同模态使学习者获得多种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和表达,以引起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的重视和应用。

[关键词]多模态;对外汉语;“把”字句;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4-0091-03

0 引言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信息的表达和传递除了使用语言,很大程度上是由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如空间、手势、表情、语音语调和周围的环境等,这些交际的渠道和媒介就是模态。人们的5种感知世界的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产生5种交际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综合运用上述5种模态中的两种或多种,通过语言、图像、声音与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就是多模态话语。目前,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教学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方面,将该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还不多见。为此,以汉语教学中一个常见的语法项目——“把”字句为例,尝试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为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用听觉来获取信息,教学方式主要是单模态的。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教学中,利用空间、身势动作、图片、音视频、网络与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和渠道来调动学习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使各种模态补充、强化、协同以达到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即多模态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受话人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比单模态话语更便于受话者的理解和记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外汉语教学也早已不应再是简单的“教材+黑板+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以语法教学来说,传统的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教材给出的语法点讲解语法结构、解释用法、举出例子,然后让学生练习。亦或是先举例归纳语法结构和用法,进而让学生操练。很多老师秉承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基本的“精讲多练”的原则,但是举例时所创设的情景往往仅是用语言进行描述。此时虽然语言交际一直处于语言学习的前景之中,可是很多时候单靠语言描述表达效率很低。以“把”字句这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公认的难点为例,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该语言点教学的建议,如结合情境讲清其语义语用,但有限的学习时间加之单一的教学方法仍然让很多学生不得要领,导致他们不是回避使用就是一用就出错。

语言学习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说出准确得体的话语。虽然在汉语课堂上并不是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但是可以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通过语言媒体和非语言媒体(交际者的肢体媒体和非肢体媒体)的有效配合,特别是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流、动画和网上资源等更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真实交际情景中的情况,通过多渠道获取有效的信息,使各种信息得以补充和强化,从而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进行有效表达。

2 对外汉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模态的选择

张德禄认为,外语教学中,主导模态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这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是适用的。话语范围就是教学内容;话语基调主要包括师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教师对该语言点的把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水平等等;话语方式体现为教学设备、教学环节和传播渠道等。

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并非是让留学生掌握汉语知识,而是能够进行表达和交际。以“把”字句为例,这个语言点与其他语法项目相比,难度较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根据其现有语言水平设计如何引出“把”字句,涉及的教学模态包括哪些,听觉模态、口语模态(师生的话语、教师的语气、语调、重复、停顿、音量等)、体势模态(教师的身势、手势、眼神、表情等)、以PPT为载体的模态组合(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等如何协调运作。因为教学目标是应用型的,如何在多模态协调下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设计能激发学生使用“把”字句的真实情境,激起其的表达欲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此外,教室的大小、座位的安排等空间条件、教学设备等也影响着模态的选用。举例来说,教室座位的编排方式是行列式、圆桌式、小组式还是U型排列法,教师授课时所在教室的位置等都会影响和学生的互动。与国内一般课堂相比,目前对外汉语课堂基本都是小班教学,班级人数5-20人不等,这为教师充分利用距离、表隋、手势语等非语言模态,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教师要在充分考虑以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设计如何选用不同的模态和媒体。张德禄认为,模态的选用要遵循以下原则:(1)互补原则。一种模态表达的意义不足,需要由另外的模态加以补充,使各个模态互相配合和协调;(2)强化原则。即一种模态或一种模态的一种形式表达整体意义,用一种模态的另一种形式或另一种模态来突出部分意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授课时用PPT画面突出某个重点概念;(3)易理解原则。一种模态表达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的知识时,用另一种模态来提供其实例、说明、关系等使理解更加容易。如“把”字句这个语言点难度较大,一定要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该句式的语义;(4)吸引原则。当用一种模态表达意义时,使用另一种更加具体形象的媒体来重现意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把”字句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虽然“把”字句的基本表达式是:名词1(施事)+把+名词2(受事)+动词+其它,但实际运用中“动词+其他”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学中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的具体形式一一呈现,往往最先学习的是那些必须要用“把”字句进行表达的形式。如“我把书翻开”还有“我翻开书”的表达可以替代,但是要表达“我把钱放进钱包里”的情况就只能采用“把”字句去描述。限于篇幅,选取汉语中这种位移型把字句来阐明如何运用多模态进行教学。

1)“把”字句的导人。教师利用实物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通過疏导性提问、疑问性提问等方式,引出“把”字句。在导入“把”字句阶段,口语模态和听觉模态是主模态,体势模态(如教师的动作展示)作为补充提供背景信息。接着PPT展示出刚才导入的“把”字句的语法表达形式:S+把+东西/人+V在+地方,并将对应例句写在下方,解释该句式表达的语义。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在PPT画面上用彩色大字号、黑体、加框等方式将句子中“把”和动词形式放大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视觉模态的表现形式。简洁的文字表达配合视觉、听觉、体势模态的运用,可使学生初步了解这种位移型把字句的表达。然后通过其他动作演示巩固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把”字句的认识,如“把画儿贴在墙上”,进一步还可以引出“V进”、“V到”、“V给”等形式的“把”字句。

2)“把”字句的初步表达。虽然外语课堂不是真实的社会交际情境,但是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语境,如图像、录像、声音等作为教学的实际环境,使其接近最佳效果。在教学中,可以精心选择一些从真实交际情境中录制的视频材料作为学习材料,使其对“把”字句的语言表达进行强化和具体化。例如,录制一名班级同学回到宿舍后将鞋放进鞋柜,将衣服挂到衣架上,将包放到桌子上等一系列动作的简短视频,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将这些动作分解性地展示出来。该视频的主角是熟悉的同学,情境也是大家每天要接触的真实情境,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他把衣服扔到床上”、“他把鞋放进鞋柜”等一系列把字句。此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诸如“他把书包扔到床上了吗?”等问题,引出“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他没把书包扔到床上。PPT突出显示否定副词“没”,以使学生明确否定词在“把”字句中的位置。此外,也可以由教师说出一个“把”字句(如“请把昨天的作业交给我”),请某位同学做出相应动作,进而面向全体同学提问:xx刚才做什么了?视觉、听觉、触觉模态相互配合提供信息,促进口语表达。

3)“把”字句的成段表达。在学生对“把”字句已经基本掌握后,可进一步加强“把”字句的成段表达练习。如可利用这样的情境:下课后班级要举办一个party。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桌子、鲜花、蛋糕、啤酒、饮料等必备物品的图片呈现给大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人用“把”字句说1~2个句子。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间巡视,倾听他们的表达,保持对全班学生的监控,通过眼神、表情、言语等和学生互动。进行小结时,当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后,教师就将图片动画放置到指定位置加以强化。最后,带领大家一起将这些“把”字句连起来,进行成段表达。

4)结合文化,“把”字句运用的进一步拓展。语言学习不应仅仅是学习语言表达,还应重视对说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具有文化意识,将文化教学的内容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方面。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后都非常喜欢中国食物,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他们较为熟悉和喜爱的中国菜(如宫保鸡丁)做法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中国美食的同时试着用“把”字句进行表达,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操练语言点的同时,了解中国食物的做法。为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先给视频配上“把”字句的口头表达或中文字幕,除了使用课堂上操练的“把油倒进锅里”等句子,还可适当增加一类使成型把字句,如“把鸡肉切成块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说出的“把”字句是教学的主过程,配上视频则是对这个过程的强化。通过PPT给学生展示视频中的分解图像和一些提示词语,使文字、视频和图片互相补充。在学生稍加练习之后,再将视频中的中文字幕移除,请学生为这段视频配上解说进行成段表达。最后,在学生使用熟练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请他们使用“把”字句介绍一种自己所喜欢的中国食物的做法或者自己国家特色食物的做法,下节课互相交流。

3 结束语

以对外汉语“把”字句的教学设计为例简单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这个设计中,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推进,通过多种模态的配合使用,教师逐渐背景化,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成为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事实上,话语范围不同,模态的选择也应因此做相应的调整。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多创设温馨幽默的环境,如微笑的表情、柔和又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的语言、通过移动随时拉近和学生的空间距离等等,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总之,课堂中声音、文字、颜色、图片、音视频、距离、表情、手势语与动作等都是传递意义的有效媒体,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时,应该精心选择相应的模态,使不同模态之间相互配合补充,让学生创造性地实践所学,进行有效表达。

猜你喜欢
多模态对外汉语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