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2017-03-01 13:26王会生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途径小学数学

王会生

摘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作为客观抽象语言而形成科学语言工具,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自新课程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数学教学中文化内涵,其中就包含数学美、数学史、数学教育等。本文则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途径,望给予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途径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人文气息和情趣,从而产生学习数学兴趣。由于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技术,只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和模仿便能掌握其中的技巧。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领略到数学文化内涵。

一、阅读数学语言,渗透人文教育

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了解符号语言的简洁之美,文字语言的严谨之美和图形语言的结构之美等,还要在三种语言的转化中不断去强化美,加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同时将三种语言反复转化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进而迸发数学语言的内在之美。首先对文字语言的阅读理解;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平行四边形概念一课时,让学生阅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句话时标出这句话关键词,一般学生都会这些找出“对边”和“分别平行”两个词,教师可让学生解释下这两个词的意思并思考“如果让你换其它的词,你会换成什么?有没有比这两个更精准的词描平行四边形概念?”,“这句话有没有可以省略的字或词?”。其次在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互为转化;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整理和复习》时,某位小学数学教师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教师:如果让你给四边形分类,你会怎么分?

(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听明白了,可是感觉有点迷糊,那么我们来画图表示几种图形关系,老师用一个大圈代表四边形,怎么画平行四边形?还有正方形、长方形?

教师: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使学生在对四边形分类中自觉回忆了其他图形特征,同时运用韦恩图表示图形之间关系,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直观形象感受数学简洁美的同时渗透数学集合思想。

二、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思想

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可先运用最原始的猜测方法,通过猜测、验证、调整、再验证和列表方式找到正确答案。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鸡兔同笼》时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首先激趣导入;教师先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兵法》,之后展示主题图同时配音:“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只,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最后揭示课题:探究分析中国古代鸡兔同笼数学题。其次教学新知;教个师先化简为繁,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出示课件变换数据,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第三探究鸡兔同笼一般解法;运用列表法解决:“同学们猜一猜鸡和兔可能有多少只?将可能情况列成表格。或运用列方程解决问题:“如果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就解决?设鸡有x只,兔有8-X只。通过上面教学案例得知,教师在这节课中通过介绍《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数学名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运用化简为繁的思想寻找问题解决方法,之后在一系列推理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让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和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种有意义的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思想价值。

三、挖掘生活素材,感悟数学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生活中各个学科的数学实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的紧密联系,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体验数学应用价值。例如数学很美,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让学生欣赏轴对称图,并用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民间剪纸、漓江山水、著名建筑、京剧脸谱等。之后教师引出“对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世界著名建筑泰姬陵、凯旋门、故宫、伦敦塔桥因对称而显得雄伟壮观;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对称剪出了方寸之间的精彩与喜庆;中国国粹京剧脸谱其正气、威武都是轴对称杰作。”教师借助欣赏“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推进,层层铺染,使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文化特性都渗透到学生思维中,更使数学教学课堂摆脱传统思维习惯,真正活跃起来。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数学史中通过领悟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维。应用时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内化数学思想,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感数学科学价值,学生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海君.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读写算:教师版,2015(45):270-270.

[2] 陈敏.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214-214.

[3] 韦香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2):157-157.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途径小学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