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看点“透视”人代会

2017-03-01 17:16熊炜
上海人大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透视人代会法规

熊炜

每年的一月,往往都是上海的“两会”时间,今年春早,市人代会的时间确定为1月15日。一年一度的市人代会,对860多名市人大代表来说,既是知政听政的大会,也是携民意、带民情,依法行使人大代表职权的重要平台。上午9时,大会在世博中心拉开了庄严的序幕,除了人大代表,境内外60多家媒体也在红厅内齐聚,敏锐的新闻嗅觉使他们绝不容错过这个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舞台,因为这里汇集的不仅有来自城市方方面面的民情民心,更有引领上海驶入来年和迈向更长时期的筹谋和建议。在6天的会期里,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查和批准政府计划和预算报告,审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每一项议程都展示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规范学前培训市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每一份建议都牵挂着民生福祉,传递着市民期盼。如果你想了解上海作为排头兵先行者在2017年如何起步,请关注2017年市人代会。

大会看点一:立法落实“四个最严”,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14年,市人代会时隔14年重启立法权,被认为是祭出了立法“大招”。在连续两年启动大会立法的实践基础上,今年市人代会审议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为民生立法再出重拳。

“《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提交本次市人代会审议,这是地方立法的最高形式。”市委书记韩正在审议发言时表示,“这部地方法规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社会关注度高,修订的过程就是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各方智慧的过程,就是社会动员、形成共识的过程。”的确,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审议的法规草案涉及每个普通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法规起草尤其重视问法于民、问需于民,法规草案先后三次征求全体市人大代表的意见,结合代表联系社区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463人次、基层群众3454人次对条例草案提出了近500条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将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切实掌握群众需求,努力使法规的每一个条款都更加符合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是这次立法的最大关切。为此,这次修订的食品安全条例,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对原条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被媒体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法规的“严”,一者体现在修改幅度上,条例草案在本市现行的上海市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的基础上,从六章扩展到八章,条文数量从62条增加到114条,全新条文52条,修订幅度高达93.8%。二者着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责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不遗余力地扎緊制度的牢笼。条例补充细化了市场准入的一般规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同时把社会普遍关注的食用农产品、网络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安全监管问题纳入修订范围,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管“全覆盖”。

要谋良法,必献良言。代表们积极参加法规草案审议,共有257位代表对条例草案的48个条款的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对法规宣传贯彻、执法队伍建设、改进政府主管部门具体工作等提出了348条具体意见和建议,展现了大会立法的成效,同时也为法规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会看点二:建卓越的全球城市,需一笔一笔精致描画

每年的专题审议,都是市人代会的“重头戏”之一,常常妙语频出,甚至会因为激烈争辩不时散发出“火药味”。今年的审议围绕道路交通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环境整治、建设新农村等五大主题展开,代表们争相建言,充分反映了对这座城市当下与未来的愿景与期盼。

交通管理分会场的关键词是“常抓”和“长效”。李飞康等代表都为轰轰烈烈的交通大整治点赞。余国强代表希望上海能把大整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严格的执法可以改变驾驶员长期养成的不良驾驶习惯,这项工作不要一阵风,要常抓不懈。”

社会信用分会场更重视失信惩戒如何实施的问题。“当前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信用卡恶意透支等案件频发,也是社会失信的集中体现。”马超杰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在胡奕明代表看来,失信的惩罚不能仅靠行政力量去解决,还要靠市场力量,比如银行对失信者进行停贷。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倡导,要抓住关键问题,“四两拨千斤”。

审议公共文化的最强音是注重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王汝刚代表提出,要利用好现有的文化场馆,建设上海本土特色的剧场,更重视沪语方言的传承,推动沪语文化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张丽丽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发挥海派文化领军人物的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

环境整治专题审议在“把脉”环境整治各项政策时,“建立长效机制”成为重大关切。汤静波代表说,很多河道经过治理,黑臭现象基本消除,但夏季大暴雨之后,雨水和污水又直接混流,他建议上海要增强城市内部的蓄水能力,充分集约化利用土地。卢卫民代表将关注点放在了生产性污染上,在他看来,用高技术制造产品的过程不一定环保,“环境保护不但要考虑产品制造过程是不是绿色,还要保证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绿色环保。”

城乡一体化的审议涵盖了农村发展领域的方方面面,话题都指向了农村各领域需补齐的“短板”。张小弟代表坦言,新农村建设多年后,农村生活设施已经发生可喜变化,但农村的医疗、教育、养老资源配置和服务管理,却仍与城市地区有一定差距。瞿新昌代表举出一组数字:当地农村人才队伍匮乏特别体现在医疗方面,现在乡村医生中46岁以上的占26.7%,36岁以下的仅9.2%,年龄最大的乡村医生已经72岁,医生队伍严重青黄不接。在代表们看来,这种公共服务资源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二元结构。“新农村建设必须从重‘物向重‘人转变,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资源配置。”瞿新昌说。

大会看点三:开口就提建议,这样的会开得实在

今年市人代会期间,共有36位市民参加旁听,与人大代表“零距离”接触。来自长宁区的市民陈伟岷说,过去对代表履职有些怀疑,这次亲历审议现场,感到代表的工作非常务实,套话很少,一上来就是“我有几个建议”,非常实在。普通市民的直观感受,也反映出了本次大会的清风正气。

大会要求,代表审议发言要开门见山,不作一般表态性发言,多为改进工作想办法、出思路、支实招,并贯彻从严、节俭、务实的精神,明确不得相互宴请,不得赠送礼品、纪念品;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集体乘车参加会议,减少扰民和交通压力等。

进一步做实预算审查也是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财政预算因为涉及众多专业名词和数据,一直是横亘在不少代表面前的一道门槛。从去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尝试编印《上海市政府预算简明读本》,通过“敲黑板、划重点”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更多代表读懂政府预算收支。市人大代表朱红认为,小册子的内容划分清晰。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更直观、生动反映财政预算结构与特征,让专业艰深的预算账目通俗易懂,更便于普通代表读懂读明白。

除了让普通代表看得懂账本,为了让有财政专业背景的代表们读透“四本账”,本次人代会还进一步加大了预算公开力度。部门预算公开从主管部门拓展到所有预算单位;进一步推动预决算公开向乡镇一级的预算单位延伸;增加预算主管部门具体项目的绩效目标公开数量;公开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此外,预算报告还新增加报送了约1000家市级预算单位的单位预算作为参阅材料,努力为代表审查预算提供更加充分详实的资料。

本次人代会还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市长应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沙海林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到宣誓席宣誓。随后,应勇发表讲话。庄严肃穆的世博中心会场,响彻着诤诤誓言,这是对宪法的致敬,也是对履职的庄严承诺。

猜你喜欢
透视人代会法规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人代会期间能否召开常委会会议?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提升简报传播速度
乡镇人大“预备会现象”呼唤法律明确规定
户外写生课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透视”近视
音乐剧《变身怪医》中杰克角色的演唱与情感特点透视
奇怪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