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7-03-01 17:59张爱莲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设计

张爱莲

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根基,但纵观当下高中物理实验“教”与“学”,其中仍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新生事物诞生,它的出现对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对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设计

一、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实验为根基的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实验能够有效地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认识物理知识的本质,对学好物理起到了重要的作巧。近些年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普及,极大程度地强调了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使得多数高中物理教师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高中物涅实验微课程的设计

1、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设计的原则。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从总体上必须首先要遵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但微课程的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又有性质上的不同,自身特点鲜明。并且实验微课程不同一般的讲授、解题、答疑型微课程,实验本身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原则,针对待解决的问题用心设计开发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

本文结合微课程的特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特点,得出高中物理实验

微课程设计的原则,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使用对象为学生,所以在微课程设计中,必须明确在设计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认知困难等方面来设计整体的学习内容。

(2)基于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原则。之所以将微课程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由于传统高中物理实验长期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微课程的出现可以从一定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设计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时尤其要注意,将微课程的设计到位,根据传统教学需求来设计微课程,不然将造成课堂教学与微课程教学人量重复。

(3)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的原则。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是以高中物理教学中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实验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学习资源。尽管微课程一直强调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微”,但“微”并不相当于学习内容非常微小,更不意味着利用微课程时要将知识无规则地碎片化。因此在设计开发微课程时,要合理选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导致整体实验内容支离破碎,造成实验内容的整体性遭到破损。

(4)启发思考原则。无论在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微课程一设计中,都要尽可能让学习者在执教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人或和同伴协作主动质疑、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实验微课程的设计要注重启发性,避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5)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微课程主要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而服务的一种信息化学习资源,亦可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辅助资源,但都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文认为要构建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前,必须先认识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

(6)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模式。我国现阶段对微课程的设计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很少研究者对微课程的设计模式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由于各种学科科目特色突出,因此针对具体学科的微课程设计模式也是有所不同,因此尚未有研究者提出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基于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此笔者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尝试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三、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应用

1、微课程应用的基本模式。微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于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也同时可以满足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需求。因此通常可以将微课程的应用分为两种方式:自主学习模式和课堂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时间、地点观看微课程中的微视频进行学习。学生有绝对的自主权,根据自己所需,选择学习微课程中的哪些内容。所谓课堂学习模式,与自主学习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占据学生的课余时间,而是利用课上时间学习微课程。

2、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应用的原则。要将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有效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绝对不能简单地、没有原则性地应用,否则会造成与微课程设计初衷、理念不符合,从而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3、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应用模式。基于微课程应用两种基本模式及高中物理实验网微课程应用的原则,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如下几种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应用的模式。

(1)课前自主学习应用模式。在微课程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方案等有一定认识。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简明扼要地将理论部分完成,从而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同时学生还可以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自己设计的进行实验、处理数据等等。通過这样的过程,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要组织学生积极比较不同方案的差异,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自主解决问题等等。

(2)课堂现象演示应用模式。将微课程应用于课堂现象演示时,教师主要利用到的则是微课程资源中的微视频。因此,对于此类应用的微课程,在脚本编写和微视频录制的时候要花费更多心思,保证微视频的可视性的良好。在应用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干巴巴地坐在位子上观看。教师此时应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观看微视频,必要的时候将视频暂停片刻再播放,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哪个位置、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等等,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动脑筋思考。

四、结语

由于微课程的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较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对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进行研究。在他人的研究中,更多的提出的是从微课程这个大层面上的设计与应用原则,而缺乏针对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研究。另外,针对解决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中的不足时,也较少研究者从设计与应用微课程的角度来提出策略。因此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将“微课程”引入到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教学中。既能更好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也为解决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利.徼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陈晓敏.微课程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3] 廖兰兰.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4] 张立强.面向个性化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
误差知识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和应用研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