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2017-03-01 18:25张秋丽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解析教学策略

张秋丽

摘要:读和写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同时教会学生“读”和“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提读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与流行。但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读写结合”教学依然不够高效,制约教学水平提升。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课堂读写结合效率提出建议,以飨读者。

关键词:解析;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小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巧妙结合,确保读与写的相得益彰。毋庸置疑,学生通过阅读可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写作,而通过写作则能更高效阅读,故实现读写结合迫在眉睫。

一、激发兴趣,提升信心,促进“读写结合”

小学阶段是学生读与写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与新鲜,而浓烈的兴趣更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巧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最终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自信写作的教学目的。

诚然,激发小学生读写兴趣,提升其自信心的方式有很多,诸如课堂情境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插图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自我展现教学法等。例如,S版小学语文课文《快乐的小青蛙》讲述了一只小青蛙掉进了枯井,它不仅不慌不忙,反而自我愉悦,唱起了欢快的歌曲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细胞,值得注意的是,故事讲解一定要绘声绘色,趣味生动。或者,教师可以先讲解一部分,让学生猜测下一部分,这样学生的兴趣便被完全调动了。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写作的信心,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大家鉴赏品读,这样学生写作兴趣便迅速高涨。

二、重视课堂,优化方式,实现“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前提,扎实的阅读功底对实现高效写作必不可缺。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阅读教学,不断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唯有此,学生写作水平才能循序渐进提升,“以读促写”才能真正实现。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重视课堂阅读与朗读;二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三是多种方式教学与指导学生的阅读。

例如,《可爱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S版中一篇语文优美、情感细腻、结构清晰,读来朗朗上口的作品。在该篇课文的教学中,为了引领学生读出课文语言与内容的双重之美,教师要重视朗读,以齐读、分组读、比赛读、个人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爱上閱读,并从中受益匪浅。

三、关注写作,指点迷津,推动“以写促读”

读与写的关系是鱼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没有了阅读作支撑,写作便毫无意义,而失去了写作,阅读价值则骤然降低。因此,有了丰富海量的写作基础知识,只有真正将写作付诸行动,阅读意义才会彰显。不可否认,关注写作,实现“以写促读”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师实现课堂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教师要关注写作,在真正的写作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读写结合。

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巧用多种写作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本是一家,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阅读教学的渗透。例如,在“仿写句子”写作训练中,一些学生对于教师给出的例句不能很好的进行模仿写作,这时,教师便可以再拿出一篇文章,摘出其中句型、修辞等十分相似的句子供学生阅读参考,这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范本,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第二,重视课堂写作任务的布置。归根结底,写作是践行阅读价值的一种训练方式,教师只有指导学生不停地练习,写作,写作水平才能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布置一些不同类型(看图写话、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等)的作文,而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定然会大量搜集与之相关的阅读资料来阅读,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四、重视方法,授之以渔,强化“读写渗透”

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中,教师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主动探索读写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继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读与写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重视方法,授之以渔,进一步强化“读写渗透”。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几点来践行:第一,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第二,鼓励或要求学生学生做摘抄、做笔记,要教会学生圈点、划线、摘录、背诵等几种重要的阅读方法。第三,要鼓励学生写日记、随感、心得等,促使学生爱上写作。第四,让学生养成遣词造句的习惯。

例如,在教授《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该文章中许多优美的句子跃然纸上,学生可以将自己认为优美清丽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并反复阅读,必要时可背诵。再者,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丰富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与本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更为优美的文章,以丰富学生视野。除此之外,教师要可要求学生写日记,让学生将自身所见、所闻、所感之事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并且,要鼓励学生多动笔、多训练,提升自身遣词造句之能力。总之,只有学生有自己的读写方式,并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其语文素养才能大幅度提升。

综上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对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重视课堂读写结合,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与策略,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毋庸置疑,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求知,方见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海洋.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7:32.

[2] 颜克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13.

[3] 张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5,36:162-16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解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