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思考

2017-03-01 19:07段振林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段振林

摘要:信息技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课程。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成效性,才能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如果说,前几年掌握一些信息技术,还可以有机会体现一个人的一技之长,或者錦上添花的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增添一个人的魅力。那么,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今天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重要的分水岭,培养学生的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生的一只脚仍在学校还是学生,但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开始为迈向社会做充足的准备,不论是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还是走向社会,学生都要更多的体会社会人的角色,可以说,另一只脚已经处在迈向社会的准备和起步阶段。

所以,高中阶段的教学一定要认清形势,要把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纳入到教学的范围中。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课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为全面的人才。那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课程本身的实践性,确保教学的实效性都非常重要。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一项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刻实践。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自身主体地位的发挥,采取“满堂灌”等教师占主导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往往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即使是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依旧是比较深刻的,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迫切需要改变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不仅需要明确,更需要采取切实的行动加以贯彻,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多个方面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方向。

信息技术课程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充满未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比较新奇,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去开展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同时,在信息时代,“闻道有先后”和“术业有专攻”,不再是教师优越性的体现,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得信息具有越来越快的传播速度,知识的融合带来各种专业边界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活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学生有某个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或者一些微媒介加以充实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途径加以传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比教师掌握的要全面、要深入、要熟练,这就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二、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比较新兴的课程,也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它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也应为了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而一定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符合该课程的特点。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的。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充分的结合起来,比如,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把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加以解决,在增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实实践性的认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所要求的。

比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如excel时,刚开始可以将一些基本用法、主要功能加以演示,既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数字来演示,也可以用某次考试的成绩来演示,怎么在全校的成绩中选择某一个班级的分数,怎么计算全校或者班级平均分,怎么将选定范围内的学生成绩按照升序和降序进行排列,怎么将选定范围内的学生成绩与上一次的分数进行比较等等。还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实践怎么绘制一个可供教师参考改进教学的一览表,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设计才更直观、更合理。通过这样的实践安排,相信学生会更加直观的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更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

三、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实效是我们教学的永恒追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后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确保教学实效,才能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要确保教学实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要充分拿出课堂和课下的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实践和时间。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比较多,既有理论的知识,也有一些实际操作的知识,而且新东西、细致的东西多,相对琐碎,如果仅凭教师讲解和演练,而不能给学生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和练习,那么学生就很难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更不要提熟练运用了。只有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才能做到把有限的教学资源放在学生需要的地方,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所以,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课上,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少讲、精讲,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和思考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比较共性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保持总体的进度。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是必要的。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不断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实践性、增强教学实效性上下工夫,才能让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