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017-03-01 22:56翁健君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生为本

翁健君

摘要:传统的复习课,教师“爆炒冷饭”。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和铺展,教师注重了三维目标的落实,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顺从”“依附”的地位,孩子们还是被老师赶着走、拖着走、齐步走。所以我们在复习课中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它的关键是如何指导学生“先复习”。学生学习了之后,教师又如何帮助学生梳理而得到质的提高。可以将预习活动置于课前,上复习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然后在课堂内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引领提升后切实提高他们的“学力”。

关键词: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生为本

在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30条(征求意见稿)中第12条“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人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倡导先试后讲。” 倡导先试后讲就是把学生的预备性学习活动置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前,主张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在正确诊断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教师要腾出时间和精力,在指导学法、提升学力上下工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因此我们提倡在课堂上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和铺展,教师意识到必须依据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本班学生实际为基础,培优辅差,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在基础上进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1、知识技能——注重回顾整理,沟通拓展。

2、学生个体——注重查漏补缺,自我反思。

3、思维方法——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意识和改变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复习课的效果体现了出来,但是在课堂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处于“主宰”“主导”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顺从”“依附”的地位。所以我们在复习课中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调从人的发展本质处思考,核心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只有当学生持有一种主动介入的态度,才能使“发展学生”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境界。

在复习旧知的时候,如何指导学生“先复习”?学生学习了之后,教师又如何帮助学生梳理而得到质的提高?这是在复习课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中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预习活动置于课前,上复习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当然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帮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作业:

1、这个单元有哪些知识?请你将他们整理清楚,然后用表格、画图、网状结构等你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梳理单元知识,在低年级段可以教师先示范,然后逐渐放手)。

2、哪一部分知识你还没有掌握,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哪些知识你又掌握的比较好,可以去帮助其他同学?(从自身出发深刻了解自己)。

3、对于这单元的内容,你还知道哪些书本外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和想说的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带着疑问回到课堂,为后续学习提供动力)。

这样的一种“先复习”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时间开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钻研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不受课堂时间紧迫的简单约束;作业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领学生的预习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资源开放,可上网查询本单元的相关资料如分数、小数、组合图形等课外相关知识,供学生可学习查阅的内容很多,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知识面,更好地帮助他们从横向和纵向沟通知识;学习方式开放,可以采用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化方式来进行预习,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生在充分预习了之后,课堂的起点便相应发生了變化,如何让学生站到前台,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又如何使教学架构于学生的预习基础之上,适当地加以启发和点拨,成了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为此我们教学的重心还是从学生中来。

1、组内交流。在小组中先出示自己预习的单元知识,跟组员沟通后,从形式和内容上入手,有不足、遗漏的地方由本组的成员补充,完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不仅仅讨论这单元复习的知识层面,以及自己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多说说自己预习的经历、采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等。各组的组长对于本组内在预习的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的,就学生之间自己解决,需要求助于教师的就做下记录,留待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预习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里特征以及学习水平的限制,学生课前的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而小组内的交流也只是摒弃了一些个别的、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让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让肤浅的认识变得深刻,让零碎的知识变得结构化。所以我们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让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内好的作品,然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特别注意应引导学生沟通整个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以往知识层面的联系,帮助学生编织起知识的网络结构,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3、引领提升。有了学生组内的“先复习”,加之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点“结网”,落实了基础后,教师可以继续引领学生提升,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实处。以五年级平面图形复习为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在全班交流环节应该沟通它们图形之间的转化,使生体会到转化思想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他们比较这几个图形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层面来沟通,从而得出梯形万能公式的应用,这个公式不仅可以求解这些图形面积,还可以应用到等差数列求和等。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来审视数学,不满足于学生仅仅对某一单元知识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而是要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上做足文章,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切实提高他们的“学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关键是把核心的事还给学生自己做,这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习者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在教学中,尽管在形式上是由教师发出具体内容的教学信号,但教师必须依靠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既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先期的相关知识、能力基础,尽早和尽可能多地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学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切实把教师从繁复的课堂讲解中解放出来,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第(1,2),4-40.

[2] 人民教育.2012(2),38-42.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生为本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