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意见建议

2017-03-02 00:49
河南建材 2017年6期
关键词:鼎城区油茶林地

张 军

鼎城区尧天坪镇林业管理站(415100)

关于乡镇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意见建议

张 军

鼎城区尧天坪镇林业管理站(415100)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主要是指茶科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中国是世界油茶栽培与分布中心,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油茶之中,普通油茶是目前的主要栽培树种,约占油茶面积的98%。

茶油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质上等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色泽金黄,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健康效益,常被人们称为益寿油或长寿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经过精炼的茶油已不仅仅限于产区传统消费,已具有稳定的城市消费群体。

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较快,基地建设在继续扩大,苗木得到进一步良种化,油茶产品深加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油脂工业的精炼油生产技术应用到油茶产业,开发的产品正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

湖南省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油茶最适宜栽培区,油茶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广大农村地区素有经营油茶的习惯,逐步形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门类。在一些集中产地,油茶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当地林农重要的食用油料和主要收入来源。

鼎城区是湖南油茶主产区之一,在鼎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到,打造农业强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使“鼎城茶油”这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能够长久地发扬光大,努力把油茶打造成为鼎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使油茶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让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鼎城区的乡镇油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

1 关于乡镇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以鼎城区尧天坪镇为例,该镇是鼎城区油茶主产乡镇之一,地处鼎城区西南端,下辖12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共有山林面积8.1万亩,其中油茶面积5.5万亩。该镇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土地较为肥沃,光照充足,十分适宜油茶的生长,油茶品种均为寒露籽。该镇花莲冲村村民肖铁城经过十几年的精心选育,培育出了常德市唯一一个油茶杂交良种“铁城一号”,该品种十分适宜在当地推广。

总体来讲,乡镇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体来讲:

从市场需求看,油茶产业有巨大潜在空间。粮油安全已成牵动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近年来,由于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据相关资料,我国近几年每年要从国外进口食用油不少于3 000万t,人均12.7斤。粮油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破解我国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国家油料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挖掘木本油料植物的生产潜力,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逐步提高油茶等木本油料的比重,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对维护国家油料安全具重要作用。当今世界“食用油木本化”已成为解决食用油供需矛盾的主渠道和趋势。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并于2008年在长沙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维护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产业来抓,可以说当前开发油茶资源面临难得的机遇,理应作为乡镇的重要产业加快推进。

从茶油品质、功效看,茶油为木本植物油主要品种,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比橄榄油高近2个百分点,油酸和维生素比橄榄油高7个百分点和1倍,食用茶油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心脏血管疾病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倍受消费者亲睐。

从开发潜力看,油茶产业正处于食用型向深加工转变,增产潜力大,多年来,农民在增收方面更多是耕地做文章,对耕地精耕细作,但对于山林的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的油茶林经营方式粗放,基本上是人种天养,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集约化程度没有,效益相当低,平均亩产3~5 kg,产值仅200元左右,产量低下,经济很差,近几年来,随着实行油茶品改,选用“铁城一号、常林系列、湘林系列”等优质油茶品种,亩产可达30~50 kg,每亩收益2 000元左右,今年,茶油售价为100~120元/kg,且供不应求。

从生长周期看,油茶系多年生长树木,从栽种到挂果3~5年,挂果期为60年,成活率高,一次栽种,终身收益,惠及子孙,一旦形成产业化,能吸纳剩余劳动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2 当前乡镇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但是,由于受观念、市场、品种、管理及其它等因素影响,油茶产业发展也还存在传统管理粗放,大面积单产较低,经营方式落后,产业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开发油茶资源,配套跟进相关政策和技术,精心培育油茶产业,势在必行。其主要制约因素表现为:

2.1 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油茶栽植后,一般5年后才能收益,相较而言前期投入大,且还存在一定风险,国家对每亩油茶补助为600元,补助标准偏低,农民在此方面热情并不高。一般来讲,油茶新造前期投入需要挖山 600 元/亩、种苗 400 元/亩、植苗 60~80 元/亩,其它100元/亩、前三年管护费用每年约300元/亩,预计每亩油茶要到盛果期至少要投入2 200元/亩。

2.2 宣传力度不强,技术培训不够

油茶品种仍然较为单一,多数油茶林是解放前栽种的,存在树龄老化、品种退化,农户对于油茶高冠嫁接和修剪等丰产技术知之甚少,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中对油茶种植技术精通的不多,很少上户宣传、指导,致使油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的村民不知晓油茶有补贴政策,有的村民道听途说杂交油茶的油品质不好,有苦味,有的村民不懂油茶栽培技术,

2.3 遗留问题欠账,农民顾虑较多

以该镇为例,2012年,开发公司在两个村流转林地1 822亩(公司已全部内部转让),实际油茶新造757.6亩(至今未进行管护,每年30元/亩的已三年未给付村民),还有1 064.7亩林地已流转却未开发,现尚在村民手中的林地,其中有部分林地栽种杉树已成材,申请采伐证时却因林权证流转而无法办证,对此,村民怨气很大。两村村委会已委托律师提起申诉,以收回林地承包权。2014年,另一家开发公司在另外两个村共开发林地2 337.8亩林地进行油茶新造,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现在林班分散,林块面积窄小,新造林地无人管护的情况。村民多次集访镇村,后经多次协商初步达成协议:改造林地归还给原林权使用村民,公司无偿退出,镇政府一次性筹资以100元/亩的经费补发村民用于管护。因历史形成的原因,农民林块过于分散,插花山多,面积狭小,大多农户山地面积不大,但地块却有6~10余处,有的林块并不是以面积划分,而是以当时茶油产量或树木划分,至使林权不明晰,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因近几年外去务工人员多,家中只剩老弱病残无劳力者,16户村民中有11户家中无劳动力,大部分油茶林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且相当一部分农民分家不分户,在林地流转过程中很难找到户主,部分找到的农户也存在宁愿抛荒,不愿失地的心理,不愿将土地流转。因为前面两家公司在该镇进行油茶开发矛盾很多,村民在心理上有些不愿意公司进行开发。

2.4 加工规模较小,利用水平不高

林下经济开展不红火,油茶面积荒芜,产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油茶加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以该镇为例,仅有10余家油茶加工作坊,加工作坊设备陈旧,出油率低,茶枯茶壳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2.5 经营管理欠缺,缺少专业组织

没有成立以村为基础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为本村油茶发展建言献策,做好宣传规划、林地流转、动员布署、技术培训、种苗采购、管护采摘等工作。在调查中发现,16户村民有13户村民同意进行油茶改造,但都不愿带头开发,都抱着有人改造就同意开发的态度。

3 对加快乡镇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1)加大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抢抓各级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契机,搞好油茶产业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像粮食一样建立长效补贴机制,条件许可的话成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油茶产业的镇、村、林农给予补贴和奖励。

2)强化科技支撑力度,以林业站为骨干,以油茶合作社为龙头,以茶苗圃基地和油茶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多举办油茶技术培训班,大力培养专业油茶技术人员,加大油茶良种推广和科技服务力度,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强化油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技术示范,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油茶林地生产力及广大林农科技素质,建议可采取“区培训镇骨干,镇骨干培训村组骨干,村组骨干培训农户”的形式进行。广泛印发油茶栽种技术资料,通过广播、座谈的形式宣讲国家的油茶优惠政策,让农民家喻户晓,以掀起油茶改造的高潮。

3)积极招商引资,引进资金雄厚的油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乡镇,通过进行油茶开发、林下经济种养殖、观光休闲、油产品深加工等方式,打造好油茶品牌,还可以尝试性走好油茶采摘旅游观光这步棋,以促进乡镇油茶产业良性发展。

4)健全林权流转机制,积极打造平台,做好林地流转,以市场为向导,引用公司+农户模式,按照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种植促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步把项目做大做强,吸引财力雄厚、全心全意发展油茶产业的公司或个人来乡镇进行油茶品改的投资,并以村委会为主,细致耐心的依规做好林地流转相关程序,公司发展油茶以新造为主,承包以资金租赁为主,开发以整山推进为主。上级油茶办制定相关规章,对有意向进行油茶开发的公司或个人实行准入机制,优奖劣汰,让油茶产业得以分为有序号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组织,监管服务职能,变强制为引导,变干预为服务,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使之体现土地本身的价值,又能保障公司与农民双方的利益,大力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收益,使乡镇油茶产业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鼎城区油茶林地
鼎城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培育发展建议
鼎城区:千名学生同竞技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鼎城区“产业立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及对策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