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辩证思考

2017-03-02 03:15彭爱民
关键词:技巧教学法理论

彭爱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州 510303)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辩证思考

彭爱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州 510303)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包含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和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几对矛盾,运用辩证法原理辨析相关性,把握规律性,用以指导翻译教学,从而全面、灵活、辩证地思考翻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翻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克服思路窄、教得死的毛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辩证关系;基本原则

一、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纵观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因为它是语言教学,师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包括本族语在内的双语能力;二是因为翻译本身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授翻译的老师,自身起码也应该是一位译者,而译者也应该是‘有实无名’的作家兼学者,若以战争为喻,则翻译教师不但是军事学家,最好还是名将”[1]196。我国的翻译教学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一部系统的、全面的教科书,但专业教师和学者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已卓见成效,不仅研究出了好的教学法,而且在这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指导下,自编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教学内容。翻译教学法已从过去单一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多层面、多角度教学法发展。有些学者借鉴西方教学法、教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教学提出了翻译作坊式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法、功能目的论与翻译教学法;有些学者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网络交互式翻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法;还有些学者研究和创新了操作性强的翻译教学法,如语篇翻译教学法、“自主—协作”翻译教学法,等等,无不为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在实际教学和教改过程中,如果长期盲从某一种教学方法,会使翻译教学片面、枯燥,失去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基于他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可用辩证关系来探讨翻译教学,进而比较以上各家长短,综合创新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法,提炼出相应的教学原则,结合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翻译课堂和课外予以实施。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好的翻译教学法必须有好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系统科学的教学理论,这就离不开辩证关系的指导。通过英语专业笔译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翻译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不但有迹可寻,解决之道亦有章可循,如果能运用辩证关系着重处理好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则尤可得运用之妙。

(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

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必须密切联系翻译实践[2]73,指导翻译实践,揭示翻译活动的规律。否则,翻译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翻译实践的发展,必然会牵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在中西翻译史上,只要翻译实践出现发展高潮,翻译理论就势必会随之出现发展高潮[3]214。各个时期的翻译实践总是带动了同期翻译理论的发展,因而使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在互动共进的传统中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翻译教学既要重视翻译理论,也要重视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决不是毫无理论指导的盲目行为,非凡的译品来自译者的素养和才智、原则和方法——即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必须有翻译理论的指导,决不是单凭翻译经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讲自己认为“应该怎么翻译”,不讲甚至不希望学生问“为什么只能这样翻译,而不能那样翻译”。这样就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只简单地回答:“这是语感问题,没有多少道理”或“一切凭经验”。这种长期止于感觉和表象的经验只是初级层次的感性认识。语感虽然是可贵的经验,但它只是一种表象,认识不能止于感觉、止于表象,必定要有超越具体经验的理性认识,才能获得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的辩证关系

巴黎大学让·德利尔教授在其专著《翻译研究与翻译》中把翻译划分为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注重作者的主观思想,文学文本所传达的是作者对世界的主观看法和对现实的个体认识,作者总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反应和自己的情绪;而实用翻译注重客观事实,实用文本往往不署名作者,其指称意义多于内涵意义,主要目标是传递信息。

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两者并行不悖,并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两者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原则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翻译教学既要把文学翻译内容列入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想象能力等,同时要兼顾实用文本的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等。应把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比较,相互借鉴,不可使两者孤立。鉴于文学翻译难度大,笔者在教学课时设置时笔墨浓重,并补充实用文本的翻译进行比较教学;同时,对于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实用文本的翻译,因课时有限,除进行基本翻译技能训练之外,更要鼓励学生多选择适应其志趣和能力发展的多样化选修课程,主要涉及新闻媒体、科技资讯、财经商务、法律政务等,以扩大知识面。

(三)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关系

语言是翻译的载体,翻译是语言学习的手段。对于翻译教学而言,两者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因此要求既重视语言教学技巧,又重视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

如何学会应对与翻译相关的问题不完全等同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它们经常结合在一起。如修饰性语言、特殊文化术语、宗教文本和其他与功能相关的文本类型的翻译都有很多困难[4]32。为了取得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双成功,教师应该把他们认为最好的语言教学技巧与翻译教学技巧结合起来。在揣摩翻译和语言技巧时,应注重翻译理论的回顾,忽略这一点易致学生思维混乱、缺乏动机、对课程失去兴趣。

要做到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统一,不仅要教学生英语学习技巧、正确的表达方式、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等,还要注意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文化差异,这有利于翻译教学的成功实施,因为“对于成功的翻译,译者的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为只有文化才赋予词语以真正的含义”[5]110-111;[6]75。但单靠教科书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再好的语言教程和翻译教程也难以弥补文化及常识方面的严重不足,而且文化及常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传授不了的。因此,教师在搞好课堂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养成学生课余积累与语言和翻译紧密相关的多民族文化常识的习惯,为翻译课堂教学打基础。笔者在翻译课堂教学时,常会有意识地插入一些因文化冲突而给语言学习或语言翻译带来的尴尬,既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强调异域文化习得的重要性。

(四)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辩证关系

个体思维是集体思维的构成因素,没有个体思维就没有集体思维。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个体思维,又要注意引导集体思维的交流与撞击。如果时间充分,最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一咕脑儿“打包”给学生或一开始就讨论。知识是需要每个人独立掌握的,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也必须独立进行。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有了独立性,大脑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中,才能深入领会知识的真正奥妙。

有效的教育包括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习得。教学应该采取阅读、演讲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因此,除学生的个体思维外,还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们互相交流,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交换思想和看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却各有两种思想”。小组讨论法能促进学生在比较和互助中学习,通过翻译实践学习翻译理论,这也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教师在小组翻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既是组织者和监督者,又是向导和顾问,而学生是翻译过程的主体,是当事人、学习者和合作者。

笔者在翻译课堂教学时,总会把教学班级(30人一个班)分成6个翻译兴趣小组,每组5人(最好每组都有男生),学生自由组合。当课堂练习需要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时,先让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再按组讨论。课堂上讲解练习时,每组自选一名代表按讨论后所达成的一致结果发言。通过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相结合的统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之后,课堂抢答声不断,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大增。这种教学法类似于“作坊式”翻译教学法,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通过提高翻译活动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翻译技能,而不是像传统翻译教学法那样用单纯由上而下的方式把翻译知识灌输给学生[7]32。

教师除了组织学生从个人到小组的课堂练习外,还要指导学生课外多参加各种翻译比赛、加入翻译协会、参加翻译资格证书考试、承接翻译实务、帮亲戚朋友翻译各种说明书等。这些课外任务由公众和市场对他们做出评价,学生更乐于接受。笔者除教学生做好以上课外活动外,还别开生面地布置了一些课外作业,如要求学生检查校园内所有中英文标识语的翻译得体性、以分组的形式利用寒暑假到大城市宾馆、地铁、公厕以及旅游景区核实中英文的翻译情况等,小组通过BBS或QQ小群把得出的最后讨论稿和他们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做成PPT,再分组上交。收集上来的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大参考,到下学期再分析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作业。这种课外作业的补充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增加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并锻炼和交流了翻译技巧。

三、翻译教学原则设想

翻译教学课时有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材,正处在摸索阶段。根据上文所论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可以推演出以下四条翻译教学原则,以科学地、合理地实施翻译课堂教学。

(一)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原则

我国翻译教学和研究发展到现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仍然呈现“两张皮”现象,特别是科技文体教材及教学,大都是翻译实例和翻译技巧的罗列,对于各种特殊句型“不惜笔墨,具体而微,但读后给人的印象却是杂乱、零散、不得要领”[8]52,缺乏翻译理论和翻译原则的宏观指导,不注重对翻译过程的描写,不注重跨学科理论的指导,读者依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看着所提供的译文又是羡慕,又是嗟叹。

再好的翻译教材和教师都难以从微观的角度穷尽翻译实例和翻译技巧问题,却可以尽可能多地从宏观的角度比较成熟地把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语用学理论、篇章分析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学理论、文体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美学理论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理论整合到教材中或直接传授给学生(见表1),而这些理论正是我们当今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所缺乏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应该与这些跨学科理论相结合,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科学地把它们应用于翻译教学实践当中去,打破以往仅介绍翻译技巧的教学模式,加强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翻译课堂除了介绍一般翻译理论知识和各类跨学科理论以外,国内重点介绍了严复、鲁迅、刘重德、傅雷、钱钟书、林语堂等的翻译思想,国外重点介绍了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等。同时,因材施教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或例示)在整个课堂或教材中所占比重的协调合理(见表1)。

表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课堂或教材中所占比重

(二)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原则

翻译实践课堂要做到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不可偏废。彭娜[9]指出,目前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译例的选择大多倾向于文学文本题材,学生所学的基本上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标准,而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时,他们才发现文学翻译的经验并非对任何文体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他们往往对实用文体翻译个案束手无策。非文学翻译在翻译技能课中也要占相当大的比重(见表2),原因很简单,包括商贸、医学等应用文体翻译在内的应用翻译“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10]49。因此,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除了必须继续强调语言基本功训练和翻译技巧的传授以外,还要加强各类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多开设与实用文体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经贸、法律、新闻、医学、广告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其翻译技能培训(见表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表2 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在翻译实践

(三)语言能力培养与翻译能力培养并重原则

语言水平是翻译的根本,英、汉语言水平是英汉互译所依赖的根本语言能力。要想获得一定程度的翻译能力必须先从语言能力上开始,然后以英汉双语的形式对翻译学习者分别输入广博的知识,这是培养翻译人员要遵循的基本模式。因此,要想获得和提高翻译能力,译者必须从培养双语能力这一翻译的根本做起,同时兼顾,齐头并进。

双语水平是翻译的根本,提高翻译能力首先要加强语言能力。翻译能力是一种建立在语言能力根本之上的结合行业知识发挥出来的语际言语行为,要获得和提高这样的语际转换能力,首先就要具有足够的双语运用水平,然后在翻译工作过程中积累行业和专业知识以及翻译经验,从而逐步完善个人翻译能力的职业化。语言基础训练是翻译训练的第一基本功。没有语言能力作保障,就没有翻译输出的语言质量;没有充分的行业知识与专业术语,则没有专业的准确度和翻译职业水准。因此要搞好翻译教学,除了教好理论和指导实践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包括英语语言技巧和汉语水平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习俗知识;同时,要多传授学生翻译技巧,多举实例进行练习、讲评、分析、对比和赏析,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见表3)。有了这样的充分准备才能使以后的翻译训练进行得更为顺利。

表3 语言技巧和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课中所占比例

(四)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原则

翻译课的课时设置偏少,一般为两个学期72个课时,有的高校翻译教学课时甚至设置得更少。要想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好上文提到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语言知识等,又做好课堂翻译实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在翻译理论的有力支撑下,把翻译教学延伸到课外,精心安排和引导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见表4),以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消化课内知识。同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在互动和交往中能动地学习,互动和交往能引发、保持和促进对学科的兴趣[11]189。参与各种活动以后,学生能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也能借助工具和他人的帮助,相对独立地获得认识,并常常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推断式的思考。其中参与“作坊式”五人组活动,学生会关注他人的想法,通过了解他人的观点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之间关系密切,彼此合作,互相帮助。

表4 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在学生总活动中的比例

四、结语

翻译教学有章可循。翻译教学存在着辩证关系,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的辩证关系、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关系以及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辩证关系。专业教师、学者、编者明辨这些辩证关系无疑会给翻译教学带来长足的发展。而基于以上四种辩证关系所确立的翻译教学原则,即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原则、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原则、语言能力的培养与翻译能力的培养并重原则以及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原则能给一线教师提供很好的宏观指导,把握翻译教学的总体方向,在翻译教学原则的指导下综合、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成为“打开窗户让光线进入房间的人,敲开硬壳让大家吃到杏仁的人,拉开帷幕让大家看到更加神圣的地方的人,揭开井盖让大家取到井水的人”(钦定圣经英译本序言)。

[1]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刘晓丽,温惠娟. 翻译研究中的辩证思维[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71-73.

[3]谭载喜. 翻译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Peter Newmark,Approachesto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5]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Ma Huijuan,AstudyonNida’sTranslation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7]Xiao Hong.TranslationWorkshop:AnEffectiveApproachinTranslationTeach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 J ]. 2005,(3):31-36.

[8]刘季春. 加强中译外教材的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3,(3):52-55.

[9]彭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C]//戴炜栋.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10]韩子满. 应用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05,(4):48-51.

[11]钟启泉. 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鲁彦琪

On Dialectically Thinking about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PENG Aimi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China)

We believe that there exist several dialectical relations a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ractical translati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ndividual thinking and collective thinking, etc.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By using dialectical principle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and grasp the regularity and to guide translation teaching, we may have a close look at th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comprehensively, flexibly and dialectically, avoiding the blindness and one-sidedness, overcoming narrow-thought and stiffnes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so tha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ay be achieved.

English majors; translation teaching; dialectical relations; basic principles

10.3969/j.issn.1672-0539.2017.02.020

2016-05-3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精品资源共享项目“翻译理论与实践”(2014zygxk05)部分成果

彭爱民(1969-), 男,湖南长沙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H059

A

1672-0539(2017)02-0108-05

猜你喜欢
技巧教学法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