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行励志,但求心安

2017-03-02 21:55王双双朱宝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7期
关键词:誓词受教育者励志

王双双+++朱宝红

在当下社会,教育的形式有了新的侧重——励志教育。励志教育在学校的扩展程度,用“泛滥”形容绝不为过,但在这“泛滥”的表象之下,大家对励志教育的深層了解和反思又是缺乏的。因此,我们需要面对这样的课题:什么是励志教育,如何对待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就是教育者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受教育者内驱力,使其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受教育者从精神上站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目的的教育。

从本质上说,励志教育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就是用受教育者的未来安全感、被爱感、成就感等作诱惑,让被作用对象以放弃眼下的衣食住行相对舒适,努力达到可预测的未来成功的行为。其基本逻辑就是能吃苦的人吃一时的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这与中国古代警世名言有相通之处,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形式上说,学校励志教育一般是利用学校聚会,利用典礼仪式文化熏陶,通过团队情绪影响,营造温情气氛,然后通过孝道、责任、成功等话题,群体情绪 “感染”、暗示,大喊口号,通过同样的信息不断重复地加于脑中,把教育对象性格、价值观重新摧毁而再塑造,进一步创设激发学生动力的条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以实现教育者既定的教育目标。

事实上,励志教育就是以种种手段,暗示努力就能成功,一定程度上迷惑受教育者的判断能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从而调动其情感与情绪,激发内心的欲望,使人对成功由怀疑到深信不疑,不仅认同教育者传递的价值观,而且对其产生心理依赖、情感依赖,从细化角度来讲,励志教育也就是一种信念教育,一种赏识教育。

励志教育之“励”,是勉励、激励,是激发和唤醒之励。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各类学校走廊、教室到处都是励志标语,尤其是初三、高三,那更是旌旗招展,有点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味道。在教育者惯常的思维逻辑里,好大学意味着好学历、好工作,好工作意味着高收入,高收入意味着幸福的婚姻、家庭,幸福的婚姻、家庭就意味着圆满的人生。

励志教育之“志”,是立志、志向,是憧憬和展望之志。谈到志,人们更多的想法是“志存高远”、“鸿鹄之志”,“志”要高要大。凯洛夫也曾肯定“志”的作用:“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标题,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而“志”体现于励志教育之中,相对普遍的表现为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号召,如“我的未来会是美好的”“未来我对社会的贡献无人能比”,这些“志”在一定程度上让受教者相信自己的将来,相信自己一定会很有能力,对提高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是有积极作用的。

然而,我们在肯定励志教育正功能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潜在的负功能,事实上,励志教育的弊端是很明显的。比如说,制定的目标较为功利、脱离实际,追求目标急功近利。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说目标功利就是错误的,但过于追逐“精神教育大众化”,单纯勉励学生心志,只着眼于学校中的丁点利益,学生就很容易在心理上被打倒、被击败,又会因为无法达成目标而失去信心,而那时的励志,就不能说是有效的了。

学校从学生在本校短期利益出发,用神化、圣化、泛化的榜样,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来调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也无可厚非,但成绩为上成绩唯一,胜者为王,赢家通吃的逻辑一直在我们的励志教育里潜伏,我们的学校教育无法左右“成功”的解释权,尤其无法改变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物本高扬,人本失落的社会氛围,但全面地激发和释放着学生的种种欲望。素不知,人类的发展因欲望而推动,也会因为欲望过度膨胀而结束。励志教育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

诚然,励志教育让学生自我意识膨胀,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受教育者怕、靠、懒、拖、面子等思想。可一旦课程环境被阻断,尤其是离开学校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在课堂上的认识和现实生活会形成一个强烈的冲突,甚至对人的心灵造成难以修复的创伤。

更为可怖的是,形形色色、水平良莠不齐的励志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学生放弃所有的世俗欲望,满足于一种虚假幸福的状态。所以,有的被成功励志者个体盲目膨胀,目空一切,在现实中成为言行迂阔的可怜虫,有的因为现实很骨感,精神接近崩溃边缘。这种状态出现在某个人身上可能无足轻重,但如果大规模地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之中,就可能演化成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针对励志教育,我们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还要顺应自然。

在争取成功的途程中,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应当培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人不是机器,当学生在励志教育下像吹胀的气球,休息不好,锻炼不足,过度焦虑,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导致失眠、厌食、胃痛等躯体反应,乃至抑郁等心理反应。身安,心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类平凡朴实但却颇为深刻的思想观念,应当成为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前几年,山东有一所学校搞了“誓词激励”的“励志教育”特色办学,起床喊誓词,跑操喊誓词,课间喊誓词,这种激励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很多学校竞相效仿。几年后,这种以高考为目标的激励教育被教育厅叫停。这件事其实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马奇柯认为,真正可以励志的,是那些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从思想史诗的经典著作和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中提取的精神营养,既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也包括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世界上富有开创性的人类精神传统的借鉴,也有当今世界先进管理理念赋予的思想精髓。

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基础作用,而学生教育又是构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从应试教育的现实看,励志育人是有必要的,肩负着一定的时代使命。“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突破应试,合理励志,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势在必行。

励志教育应谨慎!但求心安!

猜你喜欢
誓词受教育者励志
重温誓词
誓词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重温入党誓词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