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范式”下妨碍核心素养形成的自我教学行为反思

2017-03-02 20:52林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7期
关键词:范式环节道德

林岚

近年来,我区初中学校许多学科都在积极开展“主题学习范式研究”,思品学科也参与其中且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一些思考,下面就思品学科的一些教学实践片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完整的认知——主题学习的前提

片段一:

教师:我们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做一个自立的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先从一个社会现象入手,来看一段视频《从陪读到陪聘》。

教师:视频中所反映的陪读、陪考、陪聘现象在当前社会不难见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师想听一听同学们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围绕陪读、陪考、陪聘的危害,畅所欲言)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陪读、陪考、陪聘是不自立的表现,是过度依赖家长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小培养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

自我反思: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引出“陪聘”的现象,为主题学习之探究新知做铺垫,此外也是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体会自立的重要性。在逻辑上,这一设计的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并没有很好地达到德育实效,即没有让学生对“自立”这种品质形成完整的认知,从而道德内化的效果也甚微。

思想道德品质是初中生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追求之一。“主题学习”的范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形成完整的道德认知,进而感悟,达成道德内化。因此,让学生形成对“自立”的完整认知是培养其自立意识的首要环节,也是“自立”主题学习的前提。

首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了“依赖的危害性”和“自立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需要从小培养自立”,而忽略了“自立”也表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层面的意思。

其次,“陪聘”案例的选择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容易让学生产生“自立就是为了学习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从而忽视了自立作为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忽视了引导学生提升自我道德追求的教学目标。

另外,视频中的家长也列举出了“陪聘”的其他方面原因,如孩子在校课程需要完成等,而我忽略了这些,这就会使得学生产生这样的疑惑:难道真的需要也不可以让家长陪聘、代聘吗?这样的引导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忽视了陪聘现象的合理层面与合情层面,即体现了父母的愛、确保了安全等,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立的品质;另一方面没有与前一环节辨清的误区——“自立≠拒绝帮助”相呼应,反而置之不问,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对误区越发疑惑。

道德认知上的矛盾、不完整使得学生的道德认同、道德内化难以实现,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妨碍了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育。因此,在践行主题学习范式时,教师必须先形成对主题的完整认识,杜绝以偏概全、有所摘选,这是剥夺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权利,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动起来”的践行——主题学习的落脚点

片段二:

教师: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大家对自立一定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那么你打算在生活、学习上如何进一步做到自立呢?

(学生的回答包括了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收拾房间、主动订正作业等方面)

教师:说的很棒!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说到做到,投身于实践,千万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我对大家的期待!

自我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的践行:在生活、学习中做一个自立的人。“做一个行动的巨人”应当是初中生核心素养中的应然要求,因为学以致用不仅能够彰显知识的意义,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是期望学生能够改正学习、生活中一些不自立的行为,但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想要做出哪些改变,实效性是很有限的,几乎没有学生会在课后真正地去改变,所以,践行环节的设计就没有意义了!

在“主题学习”的范式中“道德实践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产生行为上的改变、提升?我认为可以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在课堂时间里达到较好的道德认同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去践行的可能性;二是在课堂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去改变,这就需要在活动设计上贴近学生实际,并且要考虑到可行性。关于“自立”主题学习中的践行设计,可以让学生当堂处理发下来的作业本,体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三、小组建设——主题学习的阵营

片段三

教师:对于让孩子参加军事夏令营这个现象,在网络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现象的呢?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

(8个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发言)

教师:大家发言很棒,通过辩论许多同学懂得了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肯定其优点,认清其不足……

自我反思:

“主题学习”的范式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呼吁在教学中形成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设计了本环节的小组探究活动。形成合作意识、学会团队协作是对当代初中生核心素养应当提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在主题学习的范式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核心素养,日常教学必须关注学习小组的建设,而这正是在教学中忽视了的工作。

因此,在本次小组探究中,全员参与的意识不强,分工合作的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每个小组只是三两个人在交流、书记员记录不明确、小组代表发言时并没有说出小组所有的交流成果、小组展示时没有将记录展示给大家。形式化的小组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无意义的。

由此,教师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首先,课堂小组探究活动不能形式化,从活动设计到组织到总结,要环环相扣、精心设计,特别要注意预设学生的活动,将可预见的漏洞在活动设计中就“补牢”,从而提高课堂生成的质量。其次,在活动开展前,做好准备工作,分组时不仅需要遵循学生的民主意见,也需要教师进行整体的把握,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整体水平相近,小组长不仅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人格魅力,能为组员所信服;在活动组织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指导每一个小组的探究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小组工作的指导、交流角度的指导、观点陈述的指导……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最后,小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这样短暂的交流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将小组建设扩展到学习活动的更多环节。

成功的小组建设为主题学习的开展开辟了扎实的阵营,培养了高水平的战士和部队,所以,必须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

猜你喜欢
范式环节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