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与启动:班主任工作室的组织形成

2017-03-03 05:48秦望
新班主任 2017年2期
关键词:研修主持人成员

□秦望

筹建与启动:班主任工作室的组织形成

□秦望

秦望

“8+1工作室”主持人,现供职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班主任,主编《高中系列班会课》,著有《光辉岁月》等教育专著,被誉为“中国微班会第一人”。

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起步晚,在很多地方还是一种“新鲜事”。在其初建阶段,大家可参照名师工作室和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来筹划、启动。不过,鉴于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有很大差异,班主任工作室的实际启动中还须探索一些自己的方式。

一、主持人的选拔

主持人是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核心人物,是强化理论学习的示范者,是提高研修质量的守护者,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引领者,是班主任培养计划的执行者。因此,主持人的合理选拔是工作室建设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先厘清主持人的职责与能力,再在此基础上对主持人进行选拔。

主持人须履行的岗位职责:

第一,制定工作室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计划和要求,组织并落实工作室计划,定期总结,做好汇报工作。

第二,建设“学习共同体”,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开展外出学习活动,坚持“实践成长”原则。

第三,寻找适合工作室成员的项目,有计划地展开研究,逐步形成项目群;进行系列研究,全面提升成员的班级管理水平。

第四,督导和检查工作室成员的日常任务,如撰写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班会教案等。

第五,注重资料积累,保证工作室的各项工作都能留有“痕迹”,并适时转化,予以发表推广。

第六,组织成员对所带班级进行“诊疗”,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主持人须具备的岗位能力:

第一,具有制定规划和计划的能力。

第二,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第三,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第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第五,具有指导和培养青年班主任的能力。

第六,具有高效整合能力,如主持研修、推进项目等。

主持人的选拔方法:

第一,观察法。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自然生态中,留心观察每个班主任的具体表现,如:工作责任心如何?工作的智慧含量多少?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工作效果怎么样?

第二,考验法。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把一项任务分配给几位考察对象,比如请他们各自设计一份活动实施方案;或者把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公布出来,就此征集志愿者,从他们对完成这一工作的想法中考查其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务实性等方面。

第三,调查法。设计一份调查表,根据主持人的岗位能力要求,分解出若干个选择题供班主任们选择;或者组织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小型座谈、访谈和闲谈,侧面了解班主任的能力情况。

第四,选举法。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请参选人发表自己的工作室建设方案,接受民主评议,并确定出正式候选人。

第五,生成法。在日常工作或网络学习中,自发组织班主任学习研讨的、大家公认的专业带头人,可自动成为工作室主持人,由上级部门颁发证书予以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当主持人确定后,在其开展工作时,各方面都应多多支持,促其常搭台展示,对其勤跟进培养。

二、成员的招募

根据班主任工作室的类型不同,其成员招募的标准和方法亦有所不同。

学术型工作室,以班主任工作研究为主要任务,出成果为第一要务,招募成员的基本要求为:善于思考、写作,能做课题。招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让申请加入工作室的班主任提供作品,包括已发表的典型代表文章或代表作、课题成果等,据此进行资格审核;二是组织考试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考查内容可包括现场撰写教育故事、回答教育理论问题、设计班级活动等。

成长型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目的是为班主任搭建学习平台,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提升班主任带班水平,其招募成员的主要要求为:有成长愿望,有坚持精神,有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想法。招募方法包括:自愿申请、领导劝说、营造氛围、同伴跟随。

招募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前,应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把成立工作室的目的和意义、招募成员的标准和方法等说明清楚,广而告之,传达给每一位相关领导和班主任。

招募工作中,必须依照标准,认真审核。首先,要客观公正,招募的过程也是一次用评价促班主任成长的过程。其次,操作流程环节紧密,每一项打分都要有根有据,让人信服。如此,入选班主任自觉光荣,心生重视,而未入选班主任则心生羡慕,誓要迎头追赶。

招募工作完成后,要持续跟进指导和督促。不要过分相信人的自觉性,班主任工作的繁忙和琐碎足以消解入室之初的工作热情与成长渴望。没有主持人和领导的跟进督导,工作室的存在极易流于形式,无所建树。

三、物质条件的准备

我曾在多地指导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一次,某个学校领导问我:“因地制宜,我们就在会议室研修,岂不方便?”但我认为,工作室最好有自己的研修场地。一方面,会议室是召开行政会议、布置工作的地方,而工作室是一个学习性组织,需要一个相对安静愉悦的研修环境;另一方面,有了一间固定的研修室,工作室成员才有了一个“家”,才会产生归属感,才能更加团结起来做研究。

研修室内要配有研修桌椅,桌椅的数量和摆放按人数而定,既可以设置为集体围坐的研修场地,也可以分为小组分散摆放。

室内要配有一台电脑,用于存储电子资料;一台投影机,方便研修时展示材料;一台小型复印打印一体机,用于打印、复印文字材料。

室内要配有书架和报夹,放置订阅的报刊,比如《新班主任》《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辅导员》《少先队活动》《中国德育》《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还有本省的主流教育报刊等。因为每一种报刊各有其特色栏目和内容设计,工作室成员可以共同指定一种,人手一册;也可以每人订阅一种,交流阅读体会。

墙面文化,可装饰以工作室成员的“全家福”,或是成员照片、简介及带班理念等;可张贴工作室的规章细则,或是能体现工作室理念的书画条幅等。

布置工作室的过程,也是启动工作室建设的过程,亦是凝聚团队的过程,因此最好全员参与,共同讨论确定,切忌广告公司代为设计、装修。

四、工作制度的制定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的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室工作条例》:包括班主任工作室性质的界定,主持人角色的定位;主持人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责;工作室与其他行政部门或学术组织的关系;对成员的基本要求等。

《工作室研修制度》:包括对研修模式的说明,对研修时间、次数、纪律的规定;明确研修项目的范围等。

《工作室学习交流》:包括对共读和个性阅读的要求,对写作量与质的规定,对日常资源与成果展示分享的说明等。

《工作室课题制度》:关于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完成周期以及参加人员的规定。

《工作室档案管理》:包括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的计划、总结、班会课例、讲座、报告、论文、专著等材料,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记录和工作室的发展总结提供依据。

《工作室评价制度》:对于主持人,主要从工作室建设情况、指导与培养班主任情况、班主任工作研究中所发挥的示范作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骨干班主任,主要从出勤情况、完成研究任务情况、指导青年班主任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工作室成员,主要从出勤情况、开展研究活动情况、协助主持人开展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

五、工作室标识的启用

工作室标识是工作室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工作室文化的标志,它主要包括名称、室训、室徽、室歌、室诗、室旗、室服等。在此介绍几种班主任工作室命名的主流方式:

一是以区域或学校名称命名,比如某某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某某市、某某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等。以这类方式命名的班主任工作室,往往行政推动的色彩更浓厚一些。

二是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为充分发挥学校或区域名班主任特有资源的示范效应,一些班主任工作室选择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其工作重点或以推广主持人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为主,或是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做课题。

三是深入提炼学校或区域文化内涵,结合工作室成员的个性,讨论征集确定工作室名。这种命名方式跳出了一地一人的限制,有更大的群体包容性和时空延展度。

以“8+1工作室”为例,这个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而是有一个演变过程:前身为“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教育在线三人行”。“三人行”即是指我、杨兵老师和王晓琳老师三人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进行班级叙事写作;2007年,我们吸纳六名新成员,开始班级管理实践研修,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致的团队理念——“工作时间决定你的现在,业余时间决定你的未来”。所以,“8+1工作室”的名字内涵就是:“8”指工作时间,“1”指业余时间,身为“8+1”团队的成员,我们要在工作时间全心投入,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做好;在业余时间多读一点,多思一点,多写一点,多研一点,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专家型班主任。

无论采用哪种命名方法,工作室的命名时间既可以在工作室成立前,也可以在工作室成立以后;命名人既可以是上级领导,也可以是工作室成员一起讨论。至于其他各项,则可有可无,建议依据工作室发展需要和历史积淀来确定。

六、外聘专家的选择

选聘专家顾问,是保障工作室科学高效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工作室建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试错中摸索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周期。因此,外聘专家顾问成为很多工作室的选择。

依工作室的需求,外聘专家顾问可分为两类:

一是具有丰富的工作室建设经验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们能够直接扶持工作室建设,为主持人培训,指点启动研修活动,使新建工作室少走弯路;

二是大学教授或专业研究人员,他们可以高屋建瓴地从理论层面指导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

一般来讲,校本工作室对经验型主持人需求度高,而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区域性名班主任工作室则更倾向于高校研究人员。

选出了主持人,成员招募到位,布置了研修场地,制定了相关制度,起了合适的名字,班主任工作室的筹划工作就初具雏形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实施计划,并在运转过程中完善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 周琦)

猜你喜欢
研修主持人成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