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杏河西二次调剖效果评价

2017-03-03 16:40朱亚权李元程晓艳高冬王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2
化工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安塞河西含水

朱亚权 李元 程晓艳 高冬 王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2)

安塞油田杏河西二次调剖效果评价

朱亚权 李元 程晓艳 高冬 王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2)

安塞油田杏河西天然裂缝发育,投产投注采用水力压裂改造,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形成网状结构;其次该区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高,注入水沿裂缝单向突进或高渗通道推进。采油井呈现多方向见水矛盾。2009年起该区块开展注水井调剖技术封堵高渗带和微裂缝,改善水驱剖面,主要经历了单井组试验-扩大试验-连片推广-多轮次调剖四个阶段。本文主要从堵剂体系、施工参数、爬坡压力等方面对比,评价二次调剖在区块注水开发中的效果。

安塞油田;多方向性见水;调剖技术;二次调剖

1 区块开发简况

1.1 地质特征

杏河区位于延安市志丹县,该区块长6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相、河口坝沉积,主河道走向为NE-SW向。砂体宽度2~3km,厚度10~25m,呈带状展布,构造上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沉积微相以酸敏为主,水敏矿物甚少,平均渗透率1.61mD,平均孔隙度12.24%,平均含油饱和度46.74%,渗透率级差10.19,渗透率变异系数1.00,油层非均质性较强。

1.2 开发概况

杏河西自1997年投入注水开发,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油层平均厚度23m,射孔厚度10m。初期采用较大规模水力压裂方式投产、投注,加砂量35m3,排量2.0m3/min。目前采油井开井122口,单井产能1.41t,综合含水47.2%,采出程度9.0%;注水井开井53口,单井日注18m3,注水强度1.09m3/m.d,累注采比2.17。地层压力保持水平124.3%,水驱动用程度81.1%。

1.3 开发矛盾

杏河西天然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区块见水呈多方向性特征,采取单一配注调整难以控制含水,因此需对注水井剖面调整来改善水驱效果,动用剩余油,提高采收率。

2 注水井调剖开展情况

杏河西近五年共实施注水井调剖50井次,实施后调剖井组递减降低5%左右。随着一次调剖逐渐失效,二次及多次调剖已经成为杏河西控水稳油主要措施之一,统计二次调剖17口井,平均间隔周期21个月,最短间隔14个月,最长间隔47个月,通过统计分析,间隔时间在15~25个月,效果相对较好。

3 二次调剖效果评价

3.1 整体效果

对比17个二次调剖井组,认为二次调剖仍然能达到降水增油的效果,但效果有所下降:①在一次调剖时全部有效,二次调剖时15口井有效,见效比38.2%,低于一次调剖;②二次调剖降水增油幅度降低,平均有效期8个月,低于一次调剖。

3.2 对比效果评价

3.2.1 优化堵剂体系可改善调剖效果

2015年起杏河西改变堵剂体系设计思路:

①去除无剂堵剂成分,以深部运移能力强的交联聚合物冻胶为主,并开展污油泥冻胶体系研发,控制压力爬升对地层伤害,同时提高堵剂在地层深部封堵能力;

②针对初期调剖大剂量、大排量、短周期的注入方式导致油井含水波动现象,二次调剖时降低施工排量、延长施工段塞,更有利于堵剂在地层深部聚集、凝结、封堵。

试验井组1:杏71-02井于2014年7月一次调剖后注水压力上升3.2MPa,但井组含水继续上升,12个月后含水由45.3%上升至51.8%。2016年4月该井实施二次调剖,采用含油污泥冻胶堵剂体系,同时降低施工排量3.6m3/h至2.0m3/h,井组含水由59.2%下降至47.5%。

3.2.2 增加堵剂用量可改善调剖效果

随着调剖轮次的增加,注水井附近剩余油已被驱替,下一轮调剖封堵半径需向前延伸。二次调剖时增加堵剂用量,提高堵剂浓度,可以增加封堵作用,提高调剖效果。

试验井组2:杏73-02井于2010年、2013年、2015年3次实施调剖,采用交联聚合物胶冻胶体系,但二次、三次调剖时增加堵剂用量,扩大了封堵半径,保证了调剖效果。

3.2.3 降低注水井日注入量可延长二次调剖有效期

2016年开展调剖井组提高注水有效性试验,对比可知:①试验6个井组,调剖前后下调配注29方/天,见效比45.9%,整体开发趋势变好。

②调剖后按原配注注水,见效比37.5%,目前井组含水已有再次上升趋势。

3.3 存在问题

二次调剖失效后压力仍然较高,影响多轮次调剖的实施。

调剖失效后平均注水压力仍高于调剖前1.2MPa,多次调剖压力逐渐上升,注水系统压力无法满足。统计目前杏河西压力提升空间能满足2.0MPa以上仅13口井,多次调剖实施难度大。

4 总计与认识

通过对安塞油田杏河西17个二次及多次调剖井组的堵剂体系、注入工艺及施工效果对比评价,取得以下结论与认识:

(1)二次调剖仍然有效,但调剖井组增油降水效果变差,有效期变短。通过优化堵剂体系、适当增加堵剂用量以及降低施工排量等工艺优化,可以改善二次调剖效果。其中堵剂体系应去除无机颗粒,减少油藏伤害;注入工艺遵循“小排量、长段塞”,控制含水波动。

(2)随着调剖次数增加,注水井压力爬升空间减小,给多轮次调剖带来困难,下步需继续优化堵剂体系及注入工艺,控制压力上升。

(3)注水井调剖前后合理下调配注量可以延长调剖有效期。

[1]《化学剂堵水调剖渗流理论研究与应用》朱维耀、祝俊峰等编1997年4月第2版,油气采收率技术.

[2]《杏河西部化学调剖技术应用与评价》白玉军编著2013年第8期,中国化工贸易.

猜你喜欢
安塞河西含水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文化·延安
安塞剪纸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河西行(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