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让课堂的“浪花”涌向纵深

2017-03-03 00:23潘瑞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邱少云浪花生命

潘瑞祥

《新語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足以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讨论组织设计的好,确实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能见到热烈讨论的场面,教师精心引导,提出一个个问题,学生则分为合作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可谓轰轰烈烈。可惜,部分课堂,学生讨论“秀”的较多,真正动起来的也只不过是少数几个,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并未得到培养,甚至在师生互动讨论中,教师把结论分成条目,直接告诉学生,以便教学环节能顺畅无阻,这样的讨论带给孩子的也许是灾难。

怎样的课堂讨论才能促使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呢?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驾驭讨论核心:在言语境界中解读文本主旨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从学生角度备好课,善于驾驭“讨论焦点”,发现讨论有所偏离,要及时纠偏;出现冷场,要善于分解主问题,巧妙暗示。

笔者亲历这样一则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虽然是第一次执教这篇课文,但文中主人公——在海难发生后镇定自若、勇于负责的哈尔威船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为能在课堂上煽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出一堂声情并茂、催人泪下的出彩课,没料到在讨论主人公形象这一“焦点”时,一男生爆出“雷人”问题:“老师,真不明白,哈尔威为什么要死呢?他完全有时问自救的呀。再说,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哈尔威不应该死,他的死没价值!”这下好了,学生对主人公的评价与教参上的说法背道而驰,如果不驾驭好,本课的教学目的怎能达到?

乍一听,似乎觉得学生看法有点“节外生枝”,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啊——雨果赞美的是主人公敢于牺牲、与船共存亡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今天,孩子们又怎能理解、接受呢?此刻,如果仍一味照本宣科,势必对学生的感情造成伤害。等课堂趋于平静,我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意识,接着针对“生命的意义”讨论,提醒学生冷静思考这样几点:

①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②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

③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

然后,笔者把作者雨果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本文的目的和盘托出,同时又抛出一个“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时,学生们变得严肃了,既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又接受了一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从而驾驭了焦点问题,把握了作品主旨。

贝塔朗菲(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曾说:“有机体不是机器,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变为机器,凝固的机器!”冰心也说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偏离了焦点的讨论,不管多么精彩,都是无用的,甚至会把课堂带入歧途,恶变为“一滩死水”,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当然,课堂讨论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有驾驭焦点的能力。于漪老师教诲道: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最要紧的是功底,是视野,是驾驭力!因此,只要驾驭了焦点问题,课堂的浪花定会朵朵开!

二、设置讨论梯度:在问题境界中打开生命视野

并不是一个焦点的讨论,就能解决课堂教学的主问题。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讨论也向纵深发展,围绕主问题的前提下,展开一连串的追问,进行有梯度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叠加交替呈现。

在扬州市中语会年会上,有这么一堂“课改”汇报课——《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刘绍棠著作),教者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一个60岁的老人回忆小时侯过大年的情景,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学生在经过讨论以后,从课文中找出了十点内容,并在全班交流。教者又向纵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呢?并作了提示:现在过大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以后,学生讨论后发言说:现在过年条件好了,有漂亮的新衣服,有许多好吃的,时兴电话拜年、发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电视点歌拜年……说到这里,教者又一次向前推进,问道:就这些不同吗?再讨论!讨论后,有一个男生说道:物质在进步,精神在退步。应该说这个回答是十分精练的,有深度的。当场听课的专家、学者都相顾而乐,笑意盈盈。讨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然而教者并没有就此罢手,继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其他同学把这位同学的心里话说出来,请大家讨论。讨论一会儿,一个女生发言说:电话拜年、发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电视点歌拜年等,虽然表达了心意,但是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简单化了、程式化了,没有了亲热劲儿,少了亲和力,缺了深度和密度——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人们,人文关怀的精神正在退化。此言一出,会堂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到此,学生自然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了。

这样一连四次追问,层层深入,自然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有梯度的讨论,才是有质量的讨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打开生命视野,在实践中探求真知。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讨论,既耗时低效,也不能深度思维,学生也就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怎能祈盼浪花朵朵开?

三、生成讨论焦点:在合作境界中劲展想象翅翼

课堂上问题提出来以后,得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如要求学生先思考三四分钟,然后再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才有质量,才会详实具体。没有准备的讨论,那只能是临场发挥,仓促应战,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必然失真。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作《为生命奠基》的发言时讲到这样一则案例: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邱少云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邱少云不可能一动不动的趴在草丛中;身上的手榴弹遇火爆炸怎么办?”这两问,吹皱了课堂的一池春水,激起了同学们讨论的涟漪。

窦老师抓住这一时机,启动“以情励学,以趣激学”的预警机制,引领学生理清文段,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鼓励学生敢于独创,培养探求真知的习惯。

下课后,学生们纷纷行动,有的分成小组,策划解决方案;有的登陆网站,查询网络资料……工夫不负有心人,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收获”:

生1说:“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

窦老师追问,“那么,邱少云为什么烧着了呢?”

生2接着回答说,“邱少云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邱少云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紧接着,妙语连珠……

生3说,“火在身上燃烧,烟雾早以将邱少云熏昏,故而一动不动。”

生4说,“邱少云早知手榴弹的危险,利用弓形的身体腾开腹下空地,挖坑将手榴弹掩埋”

这一朵朵放飞想象的问题浪花,赢得了阵阵掌声。学生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方法,学会了“我口言我心”。

四、扩充讨论张力:在思维境界中激发创新潜能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讨论时能否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局面。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讨论自然会热烈起来。

在县语文新课程研讨会上,笔者上了一堂“课改”汇报课——《(狼)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狼?讨论以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应该保护狼,一是应该猎杀狼。教师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要求同学们派出代表进行辩论,其余的同学站在自己支持的一方,在辩论赛结束后做出评判。

两个代表队,各四位同学,站到讲台两边,选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教者当主持人,进行辩论。出人意料的是,赞同保护狼的全是男生,赞同猎杀狼的全是女生。笔者一声“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而有序的辩论,下面同学全神贯注,听课教师津津有味。男生“四辩”总结陈辞时,讲了狼的十大优点,当讲到狼爱情专一,不像有些自称为人的动物沾花惹草时,全场哄堂大笑,继而掌声雷动,气氛达到高潮。

争论延续到课后,分合作小组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課堂讨论内容。不久,各小组拿出了文质兼美的研究成果,如以下几组:

①从人类猎杀濒危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或者虐食等方面指出人性残忍比狼更可怕

《狼是最残忍的动物吗?》(随笔散文)

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族居、群居生活

《孤独的狼是可耻的》(说明文)

③谈及猎人杀狼与生态失衡矛盾的无奈与酸楚

《与狼共舞——浪漫的辛酸》(记叙文)

④赞美人与自然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狼的真、善、美

《我很丑,可我很温柔》(议论文)

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洽相处

《给“狼孩”的一封信》(书信)

这样的思辩式讨论,既注重了知识、能力,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全组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不难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局面的。教师要善于扩充讨论的张力,争论越激烈,创新潜能越得以激发,池面浪花涌动的也就越绚烂!

总之,课堂是有生命的,就像一池平静的春水。讨论像吹过的阵阵春风,只有吹出美丽的浪花,那课堂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学生也就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目的。

猜你喜欢
邱少云浪花生命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浪花一朵朵
浪花
浪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海上浪花
邱少云:烈火金刚
邱少云成名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