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制度的保障体系分析

2017-03-04 00:02方小坤夏道澄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保障运行

方小坤 夏道澄

摘要:“学分银行”制度是目前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重要的方法,建立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构建“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系统,保证建设质量,提高“学分银行”运行效率。

关键词:标准;运行;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08-02

一、构建国家层面标准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学分银行”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标准体系,但还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标准,导致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学分成果的互认,课程学习资源得不到共享更缺乏社会公信力[1]。“学分银行”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该规则的权威性来自于制定规则的政府授权,因此建立权威、公正的转换标准是建立全国范围的“学分银行”体系的前提条件。

二、保障体系架构设计

根据“学分银行”的要求和特点,其制度保障体系的运行形式主要分为度量规则、运行规则和保障规则,如图1所示。

(一)标准

标准是“学分银行”制度保障建设的主要內容和核心,由政府组织的标准制定机构进行制定并由该机构批准发布,作为全国范围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之间互相转换的依据和准则,其主要分为基础部分和工作部分,如图2所示。

1.基础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资格标准、课程标准、学分标准以及转换规则[2]等。该基础部分体系中主要以课程作为基本单位,为最小的学习模块,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课程可以通过规则进行整合形成各种转换资格。

课程标准是基础部分体系的重点,其具有明确的教学要求、目标以及评价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学时、总学分、主要教学内容以及考核办法。资格标准是具有国家授权资质的专业机构,根据标准判断个人已达到相应的学习成果所具有的能力认定。根据国家资格标准体系,建立各种证书资格,不同的教育形式之间资格转换,促进“学分银行”的发展。学分标准是用于衡量学习者学习成果水平、学习量和价值的计量单位,是可以携带和累积的。转换规则对“学分银行”的实施和运作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是不同学习成果以学习成果框架中相应等级的认证单元作为共同参照基准,通过进行差异比较确定的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

2.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主要包括业务规范、规程和流程等。该标准是进一步对每一个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提出工作质量的要求使各项“学分银行”业务有更具体的遵循和依据,统一流程取消地区的差异提高“学分银行”制度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二)运行

1.运行组织:其机构主要分为制度决策层、机构管理层和行政执法层,如图3所示。

决策层是由教育部组织牵头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相关部委组成的国家“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并设立标准管理和质量管理,主要负责“学分银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学习成果,并对相关认证机构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层是国家“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下设国家“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专家制定与修改学习课程的标准、教学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以及负责管理学习者的相关资料。执行层是由国家“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认证授权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且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该组织在各省市中心都设有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主要以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为主。

2.运行机制。政府在“学分银行”的运行过程中主要发挥了引导和推动作用,政府政策导向运行机制是不可缺少的运作方式,建立公正、高效的运行机制,按市场运行规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学分银行”体系。

3.运行平台。运行平台主要是对学习者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其主要功能包含学习者个人信息的查询、学分转换的平台、认证平台等,形成终身学习成果档案。

(三)保障

保障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其包含政策法规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以及经费管理体系等,只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学分银行”制度的良好运行。

1.政策法规建设。通过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确立“学分银行”制度的法律地位,树立其权威性。统筹规划“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建立适应全国的“学分银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法律法规,保障“学分银行”体系健康的发展。

2.质量监控体系。“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关键是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核心。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严格规范学习成果的认证过程以及认证质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可以选择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本系统进行独立认证、转换机制的评价,定期发布相关的质量报告,监督“学分银行”的运行。

三、“学分银行”的制度保障体系的支撑

1.技术保障。技术保障主要是指信息管理技术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学习者的个人信息管理、认证互换系统以及服务系统等。要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必须开发相对应的学习管理系统,并且保证各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全国通用的管理技术系统。

2.课程与资源建设。课程与资源系统应该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制定,该系统中应该包含各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要求以及毕业要求等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与考核办法等。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适应专业的发展要求,鼓励各教育机构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03):42-46.

[2]卢玉梅,王延华,孙静怡.从资格框架看我国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框架的建立[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36-41.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保障运行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