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铁路安全行车的保障措施

2017-03-04 22:16关家悦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研究

关家悦

摘 要:鐵路行车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铁路行车方面也为了平衡行车密度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使用行控设备以及列车号序,对整体列车行驶制定了详细的行车秩序,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性。近些年信息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铁路安全行车也抓住了这一技术特点,将其运用于传统安全行车系统中,通过不断实践与改进成功建立起更为高效、便捷、精准的信息系统来保障整体铁路的行车安全,本文就围绕铁路安全行车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管理;铁路行车;安全行车,保障;措施;研究

自铁路出现开始,无论是传统铁路还是高速铁路,最重视的都是行车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广泛使用,传统的铁路行车安全控制管理也逐渐向整体信息化作业方向发展,将传统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转变为一体化全自动的行车控制系统。无论是列车行驶排班还是车辆日常维护管理,只要是与列车操作相关的工作,都能通过列车的运营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此来有效提升铁路的整体运行水平和安全成效。

1 构建列车安全运行的情报系统设计

列车情报系统属于类车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中的基础部分,其是主要任务是通过定位系统对铁路中各列车运行的状态以及位置进行侦测,然后将整体列车运行信息传送至控制系统,方便系统对铁路中的列车进行控制,具体情报系统在安全运行中的功能如下:

1.1 列车情报追踪功能

列车情报追踪的工作原理是将列车遥测系统与自动进路设定系统相结合,并将两者的数据与列车编号输入于显示薄内,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每个时段铁路轨道的电路状况和列车的进路状况对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比如将该列车编号转送至下一个列车编号显示薄。当列车通过位置检知点邻近,由连续区间的轨道电路状态改变次序,检查是否符合列车通过时的预设变化次序,即能即时判断此通过列车追踪次序是否正确。列车检知点包括列车编号检知点(N点)、车站接近检知点(R点)、场内进入检知点(H点)、停车股道检知点(I点)、出发进路检知点(L点)。

1.2 警告功能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天气的影响,情报追踪系统可以根据检测与定位及时将铁路中的不正常状态快速传送到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当中,并在系统中形成明显警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与此同岁如果铁路行车时遇到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问题,情报追踪系统还会对实时侦测到的消息进行整合在发出警告的同时将数据传输与数据库中,进行存档记录,方便不正常状态后续处理工作的开展。

2 构建列车安全运行的自动进路设定系统

自动进路设定系统可在最少的操作干扰下,以最有效率的方法由系统自动设定列车运行进路,并确保当列车时刻表受到扰乱时,列车误点减至最少。除自动功能外,控制员仍可选择采用人工设定。自动进路设定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号志遥测系统与现行时刻表传来的信息,自动设定起始端点间主线上所有列车进路,同时将设定情形自动送至显示幕上显示。自动进路设定系统所包括的作业如下:

2.1 列车进路设定

列车进路设定也可以称之为列车行驶追踪系统,其实根据列车行驶的时刻表对列车的进站时间进行管理,避免因各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与进站过程中出现时间重叠导致恶性追撞事件出现。一般列车进路方面都有异常或者特殊情况应急预案,一旦两车出现运行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启动这些应急预案使用计算机或者人工对列车进路进行调整。此外为了保证列车不受到恶劣气候、地震等自然环境威胁,列车进路需要将所有行车路线周围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征进行掌握,并每隔一个部分设定等待、避让车站,帮助列车在突发情况下完成运转顺序变更、临时车辆的安排与调度,以进一步促进铁路整体安全运作。

近些年经过不断的改革与研究,对自动进路设定系统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列车的行车排班必须全面并且可控,如果出现需要改变列车行车的情况首先要对列车的行车编号进行改变,并且在系统改变过程中附加警告警告信号与人工重复通知,不断根据铁路情况对列车的行车时间进行调整和更改,减少列车行车的误点现象,定期对轨道的电路以及计轴器进行检查与修正保证列车正确的运转次序,最后要求在排除进路故障后,需要工作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并计算此故障发生的概率,留出适当的列车运行运转余地。

2.2 列车追踪管理

为了对适当列车做精确的运行进路设定,ARS须能追踪列车运行位置,该项追踪功能须能同时计算出列车运行结果。其功能包括号志遥测系统信息的取得、列车位置更新、列车运转结果的时间纪录(误点时间)以及将信息送至其他系统等。

3 现行时刻表管理

现行时刻表是用作当天的自动进路设定的时刻表,它有当天(24小时)的列车运行时分信息与列车使用路径信息,包括每天变更程序、现行时刻表修改。时刻表信息包括各列车班次编号、行经车站、各站的到离站时刻等。

3.1 列车安全运行表管理系统

列车运行表管理系统('ELMS)可被定义为自动进路设定系统CARS的次设定功能,用以将行车控制(管理)系统(TC}上游办理行车计划的操作维修管理信息系统(MM1S)经共用档案服务器(CFS)传来的时刻表数据于运转前先行编篡分类,并将其中一组送至自动进路设定系统(ARS),以供列车运转控制。时刻表包括中/短期时刻表、日时刻表(当日及往后3长、临时时刻表、备用时刻表。

3.2 列车安全运行图管理系统

列车安全运行图系统将各班次列车于不同时间所在的位置、使用的股道及任务的编组等信息,以车站(场)及里程为纵轴,时间刻度为横轴表示在一张图上。运行图为列车运行轨迹的时空图,可方便运转人员藉由图而检查来了解各列车的行车计划及在某一时间预期列车所在位置,以作适当的列车运转管理。自动列车运行图系统可根据计划排班表、列车实际运转实绩及预测列车运行轨迹自动绘出列车运行图,该图将显示于控制台的屏幕上,且当系统预测列车将误点时给予预警,以通知列车加速追赶行程恢复准点。

结束语

文章基于信息技术运用,从安全行车的控制系统方面着手,对铁路安全行车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事实上,行车安全控制系统还有一项极重要互为搭配的管理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统合各项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总称,包括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与运转管理信息系统,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除前述功能外,举凡列车的维修管理、列车的运用管理、路线的维修、设备的管理等,均整合为一个平台,是整个铁路营运安全管理的重心。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浅谈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理[J].科技视界,2015(05).

[2]齐皓.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分析及相应的解决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8).

[3]王宝林.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