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2017-03-05 09:26陈丽明
大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哮鸣音主要症状支气管炎

陈丽明

(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云南曲靖 6542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中,咳嗽、咳痰为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临床多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包含镇咳、祛痰、平喘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研究指出,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治疗中,中医内科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院即采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较为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114例,男61例,女53例;年龄48~78岁,平均(55.9±3.4)岁;病程3~21年,平均(14.7±2.6)年。纳入标准:(1)与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相符合;(2)急性发作至就诊时间不超过48 h;(3)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肺源性心脏病;(2)伴有肺气肿;(3)咳嗽症状由其他疾病引起;(4)伴有严重肺部感染;(5)过敏体质。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中医组及西医组各57例,两组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

1.2 方法

西医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1)头孢美唑钠1 g,静脉滴注,2次/d;(2)氨茶碱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3)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静脉滴注,2次/d。共治疗2周。

在西医组基础上,中医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辨证施治:(1)肾虚型(阴寒型):治疗方剂为附子五味汤,方剂组成:附子10 g、五味子 10 g、山药15 g、肉桂6 g、补骨脂 15 g、沉香2 g、生地15 g,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2)肺虚型:取苍术 100 g、干姜 30 g、甘草 50 g、白术 100 g、附片 50 g、莱菔子 100 g、肉桂 30 g、白芥子 50 g,苏子 60 g,制成药丸,每次6 g,2次/d;(3)脾虚型:治疗方剂为二陈四子汤,方剂组成:陈皮10 g、五味子10 g、葶苈子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党参10 g、茯苓10 g、杏仁10 g,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共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完成治疗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包含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哮鸣音。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3 d内消除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除肺部啰音,X线检查显示无片状阴影;有效:治疗7 d时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 d后,上述标准仍未达到,或患者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2周治疗后,中医组57例患者中,显效38例,占66.7%;有效16例,占28.0%;无效3例,占5.3%;治疗总有效54例,有效率94.7%。西医组57例患者中,显效33例,占57.9%;有效13例,占22.8%;无效11例,占19.3%;治疗总有效46例,有效率80.7%。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

2.2 主要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中医组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 0.05),见表 1。

表1 中医组与西医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比较(x±s,d)

3 讨论与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在我国,该疾病发生率可达到4%~5%,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逐渐加重环境污染,逐年的提升了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后,会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此种情况下,急性发作较易出现,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心肺功能衰竭会出现,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

近年来,中医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愈发的凸显出来。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咳嗽”、“喘证”范畴,为虚实之证,虚为肺、肾正气虚,实为风寒燥热外邪、痰浊水饮内邪实,本虚标实,本为肺肾亏虚,标为内外邪阻,气道被痰浊水饮阻塞后,影响血气的运行,造成运行不畅,肺失宣降,引发咳嗽,素体不足虚弱情况下,急性发作会发生[2]。因此,中医治疗时,主要原则为宣肺益肾、清热活血、化痰平喘。另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时,中医证型也存在差异,治疗中还应辨证施治,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患者症状表现为气短无力、痰多、咳嗽重浊、痰液黏稠且呈黄色或白色,听诊时,肺部存在哮鸣音及干啰音,舌苔白腻,属于脾虚型,本研究中采用二陈四子汤治疗脾虚型患者,具有健脾燥湿、散结消滞、利水渗湿、祛痰等功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脾虚状况;患者咳出的痰液中带有泡沫,或呈现为白色粘液状,哮鸣音或干啰音可闻及,脉搏细弱,舌苔发白且薄属于肺虚型,利用干姜、甘草、白芥子、莱菔子等中药制成丸剂后给予患者,发挥温阳散寒、纳气、温肾、润肺止咳等作用;患者气喘短促、少吸多呼、无法平卧,活动后症状加重,咳白色痰液且混浊,哮鸣音或干啰音可闻及,部分患者伴有湿罗音属于肾虚型,附子五味汤治疗时的功效为温肾纳气、清热化痰、益气等。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上述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可快速的消除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肺部功能,稳定患者病情,预防病情进展,并能标本兼治,促进患者康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而在主要症状消退时间方面,中医组则低于西医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应用中医内科治疗中,可与西医常规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标本兼治,快速的缓解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防止患者病情进展、加重,促进患者康复,并降低再次复发几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张振海,李玉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中医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145.

[2] 陈平保.止咳散联合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2):79-80.

[3] 唐万云,曾玉英,汪秀玲.金水六君煎与三拗方合用辅助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7):145-149.

猜你喜欢
哮鸣音主要症状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