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2017-03-06 10:01熊治东
理论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对象性手稿感性

□熊治东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国家治理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熊治东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国家治理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情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此却有不同程度的忽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情感是人的本质的构成要素,是理解人的本质不可忽视的视角,指出情感具有差异性、社会性、实践性、短暂性等特征,并且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推进社会实践进程等维度对情感的现实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理论丰富,对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及调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社会情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情感

长期以来,受西方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人们更多地将人视为一种理性的存在,忽视了人的本质中的情感性因素。因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往往是从理性的维度去思考关于人的问题,将人的情感之维度弃之不顾。事实上,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能力和基本特质,也是人的本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中包含着‘激情’和‘情感’”[1]等内容。 人的情感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任何个体都有自身的情感体验,没有情感的个体不可能是现实中的人。人作为自由意识活动的主体,或是自身的生命活动,或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有情感因素相伴左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情感”在人的本质中的地位,分析了情感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效应,揭示和厘清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1 情感与人的本质

理性在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它常常是人们思想和行动具备合理性的代名词。因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而与之相对的情感、感性、意志、欲望等则被视为是非理性的,一直被理性所排斥。在哲学史上,柏拉图是最先对情感进行论述的哲学家,他在《理想国》中将人的灵魂划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其中理性控制着激情和欲望。柏拉图这种区分将理性视为是高于激情和欲望的因素,激情和欲望从属于理性,从而贬低了情感在人的灵魂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直接成为了后来人们重理性轻情感的最初思想根源。柏拉图的这种偏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克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而人的感觉、感性是人自身的欲望和信念与主客观世界的相互综合作用产生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情感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托马斯·阿奎那指出情感是附着于肉体的存在,首先表现为一种激情,与人的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笛卡尔试图以“身心二元论”调和柏拉图灵魂观中的冲突,他认为人的情感受外在环境和身体内在反应的共同影响,是身体被动的感觉。斯宾诺莎也认为情感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触和心理反应形式。休谟指出,“身体的苦乐是心灵所感觉和考虑的许多情感的来源。”[2]而这些身体的苦乐知觉是先天就存在于人的灵魂和身体之中的,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哲学家们的观点,在《手稿》里对人的本质中的情感之维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而且还是一个情感的存在者。任何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情感体验,这是人的一项基本的自然能力。尽管在不同的时空环境及外部境遇中,人因面临的对象差别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情感始终是与人相伴随的人的本质能力的构成要素。若非如此,无论受到外界的多大影响和冲击,人也不可能有情感上的反应。人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就在于人能根据不同的境况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人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情感是人的精神家园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人存在的意义及人安身立命之根基都与情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理性和情感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人都不是完整的人。人的本质中的理性与情感二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但理性与情感又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它们都作为人的本质的要素共同存在于整体的人之中。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完整的人”的说法,意在从整体上来理解人及其人的本质。情感是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不可忽视的视角。“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3]人在与外界发生对象关系的过程中,受对象的刺激和作用,产生了喜、怒、哀、乐等各式各样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共同构成了人的情感的总体。马克思一贯反对片面地看待和考察人的本质,他强调要重视情感在人的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离开了情感,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存在,更不可能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

2 情感的主要特征

2.1 情感的差异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提出了“对象性”这一核心概念。根本来说,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是对费尔巴哈对象性关系原理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成分,将其纳入到对象性关系中,建构起了对象性的哲学原则。基于此,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自然的对象性存在、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有意识的对象性存在等几个角度对人的对象性本质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在对象性活动中,情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个体自身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现实处境和自身特质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不同的个体面对同一对象可能形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并不是人的单纯的自然能力的外显,而是综合了个体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信仰观念、社会处境等因素。因此,不同个体对同一对象就自然而然地因自身实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判断,并且这种情感体验和情感判断还会随着个体自身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直接影响着个体自身的行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4]对于具备音乐欣赏能力的耳朵来说,美轮美奂的乐章是灵魂的洗礼。其二,对象的差异性。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世界中的存在,“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5]。人与自身所处的周围世界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每个对象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并且不同的对象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对象向人表征出来的意义和价值有所差异,对人的情感的形成就可能千差万别,不同的人也会对不同的对象形成不同的反应,相应地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就此而言,人的情感会因自身及对象等原因而产生差异。

2.2 情感的社会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6]。人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表现和确证。马克思在这里将以往哲学家颠倒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倒转过来,认为社会不应是与人相脱离的抽象概念,而是人存在的现实时空环境,明确指出了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与社会进行互动。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人的精神和肉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暴露在社会关系之中,受社会的影响和刺激,当这种刺激符合人自身的期许和要求时,人就会从心理上接纳它,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正性情感。这时,人的情感就会以高兴、激动、快乐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些情感的作用下,人的本质能力也会得到更多的展现,对社会的积极效应就更加明显。反之,人在社会活动中受到的刺激不符合自身的内在期待,就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与之相应形成消极的情感。这时,人向外界表现出来的就可能是失落、不满、忧伤等,这些情感会对人的社会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在这种意义上,人的情感的形成和变化与人在社会活动中受影响的状况及人自身的主观期待和需求有关,带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人不仅是受动的存在,而且还是能动的存在。这意味着,人在社会活动中,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及其主观期望,不断地调整和合理地控制情感,使其符合人自身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情感的形成和变化受社会活动的影响,在社会活动中,情感的内容不断充实,形式得到丰富。

2.3 情感的实践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7]在这里,马克思再次指出了情感是人的本质的构成要素,强调了人的情感本质。然而,为什么人作为感性的存在物是有激情的呢?或者感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为何?首先我们需要弄清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感性被认为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内在因素。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传统,将感性视为人现实的能动性活动,亦即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感性与实践密切相关,感性活动即为人的实践活动。人作为感性的存在,首先是肉体的、情感的、有生命力的现实感性存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就是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的。而情感作为人的本质的构成要素,自然也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有关。马克思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8]在马克思看来,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催化剂。有了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人才会形成科学活动的强烈冲动和欲望,受这种情感的刺激,人的实践活动和既定目标不断得以实现。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人的情感带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是推进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情感在实践中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人的科学活动中,而且也体现在人的其他实践活动中。正是基于感性的意识和感性的需要,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激发情感的积极效应,为实践活动带来动力,加速实践活动进程。离开了积极的情感,人的实践活动就会缺乏动力,人的内部潜能难以得到充分挖掘,进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因此,情感具有强烈的实践意蕴。

2.4 情感的短暂性

虽然情感是人的本质中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暂时的、短暂的,它不可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时时刻刻存在着,一直处于激情中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尽管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激情在实现人的本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激情都能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只有正性的、积极的激情,如热爱、兴奋等,才能有助于人的本质的实现。而那些负性的、消极的激情则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进程,甚至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如愤怒、狂躁和疯癫等。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下会爆发为激情,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当引起激情的环境消失或个体自身情绪的平复,激情又会回归自然的状态。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情感具有短暂性的特征。如在艺术创作中,“激情爆发时大脑皮层对情绪中枢的抑制机能被兴奋机能所遏制,个体的理性分析能力会急剧减弱,而这对于较长、较复杂作品的创作是不利的。这时候个体需要的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创作心境,需要进入的是一种艺术沉思的境界,以便运用匠心来梳理、解决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10]由此可知,人的激情是暂时性的,它不可能一直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如果激情长时间存在下去,也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人就极有可能进入癫狂状态,从而不是完整的正常人,这也是非马克思所愿的。马克思在强调激情的作用时有侧重,他重点关注的是积极的激情爆发在促进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中的正面效应。

3 情感的现实效应

从本质上看,情感属于人的感觉、知觉、意识等范畴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情感的科学理解和把握不仅包括主体的内在情感世界,而且还包括主体的社会处境及其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然而,带有强烈意识色彩的情感并非是机械地融进人的社会实践,而是以能动性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功能。这样就产生了情感的现实效应。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了情感的功能。

3.1 确证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问题是《手稿》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对象性存在、类存在等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规定。那么,情感作为人的本质的构成要素是如何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呢?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由单方面因素决定的。从根本上来说,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但人的实践活动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情感便是其中之一。人的实践活动推进的深度和广度都与人的情感有关。当人以愉悦、舒心的状态去从事实践活动和参与实践进程时,人的对象化活动就会进展得较为顺利,对象才能成为人的对象,人的本质力量也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11]马克思认为,对象物中蕴含着人的本质力量。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到对象之中,使得对象从自在的存在变为属人的自为的存在,成为彰显主体本质能力的载体。这样,情感实现了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功能。

反之,当人以一种苦闷、不情愿的心态去从事实践活动时,人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对实践活动避之不及。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12]。这种实践活动并不是他们情愿从事的行为,而是被迫的强制活动,是与活动主体本身的意愿相悖的。随着外界压迫和强制的不断增加,人在这时成为异化的存在,他们的劳动也成为异化的劳动。在异化境遇中,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不属于人自身,而是属于与人相异己的力量。因而,人的本质力量也不可能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得到实现。也就是说,负性的情感不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甚至还有可能阻碍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根据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分析,人的异化不仅导致了人的自我的丧失,而且还会使人的情感发生扭曲和变形,产生焦虑、烦闷、抵触等情感,人的精神遭受摧残,行动变得不自由,成为不完整的存在,更不可能全面展现自身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指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总体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13]换言之,这里所谓的“富有的人”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展现的人,也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完整的人”。同时,“富有的人”也是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内部潜能,而且也使自身的情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充实。因此,马克思也将“富有的人”称为“总体的人”。在马克思那里,情感属于人的本质的范畴,但是情感又促进了人的本质的实现,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不可忽视的维度。

3.2 推动社会实践进程

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要途径。人类的物质生活生产和精神生活生产都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联。关于情感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他们更多地强调人的理性及理性能力在社会实践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推动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力。不可否认的是,理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但情感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理性在现实中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合理的”,但“合理的”实践行为不一定是“合情的”。要使实践活动既合理又合情,除了需要重视理性的效应之外,还应重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作为人的本质能力,它与理性在人的潜在的认知进程中是相关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践决策都需要发挥情感的价值判断及选择的作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行动评估和行动取向等都内含着人的情感因素。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幸福程度高低及幸福感的强弱也与人的情感有关。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否行动,如何行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行动都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当代情感心理学、神经科学、情感社会学等均表明情感是人的实践取得合理性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的来看,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和消极、正向和反向、有益和有害、正性和负性等几种形式。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是从情感的积极和正面的角度来阐述其现实效应。他指出,“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从而激情在这里就成了我的本质的活动。”[14]这里的激情就是指能够促进人的实践进程的正性情感,激情的爆发推进了人的实践活动进程,促进了人的本质的生成。人的情感按照反应的程度大小和现实效果可以分为“强情感”和“弱情感”两种类型,并且每种情感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健康的和有害的、正性的和负性的等类型。从这种意义上看,人的情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复合心理系统。“强情感”是人对外界的激烈情感反应,带有爆发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具体包括激情、愤怒等。当“强情感”中的合理成分得到有效发挥时,就会激发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对自身从事的活动产生强烈的冲动和欲望,增强主体实践活动的现实效应。从这个角度而言,“激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它能使我们为了获得所需的对象而采取适当的行动。”[15]然而,当“强情感”中负面成分占据主导地位时,就极易造成人的实践活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拓展,也不可能取得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人的任何实践都带有特定的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活动主体总是带着某种期待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以图实现自身预定的价值和目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人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唤起自身内部情感来推动实践进程。

在马克思看来,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能力,属于人的本能的组成部分,更多的带有心理或精神意义上的特征。因此,情感是一种精神力量。乔恩·埃尔斯特指出,“虽然情感本身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但留下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以一种持久的方式影响个人的生活。”[16]某种特定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情感在个体内部留下的痕迹会长期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一朝被蛇咬”形成的恐惧情感可能形成“十年怕井绳”的长久心理反应。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激情的鲜活的生命存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需要借助激情和热情等情感的方式来实现。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活动主体,他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处境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当他对社会生产活动的对象产生心理上的认同之后,就会形成对对象的激情和热情,进而将自己的情感转换成推动社会生产活动的力量。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也强调了,“冲动与激情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17]冲动和激情是个体达到社会生产活动目标的内部动力因素。没有激情,生产活动就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任何预定的奋斗目标就很难得以实现,更不可能取得实践时效。在此意义上,黑格尔将激情视为主体行动的关键。人从自然存在物向自为存在物的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实现的过程,也是人的情感不断形成和逐渐趋于稳定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4 《手稿》中“情感”思想的价值

4.1 “情感”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

在哲学史上,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家们躲避不开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对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哲学命题。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情感人”和“理性人”是人的本质的两个侧面。在如何认识和看待“情感”这个问题上,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的真正的唯一本质,他们将人的理性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经验主义恰恰与理性主义相反,主张从经验的角度来审视人的情感问题,反对理性主义的基本主张。如休谟基于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得出了情感是一切道德的源泉的结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对该问题的争论,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调和。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物,而且还是情感的存在物。他看到了人的本质中的非理性因素,从根本上说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的自然能力的体现,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离不开情感。人的本质力量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人作为自觉的能动的主体总是会将自身的需要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在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活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的环节,这就是主体的能力。”[18]主体能力包括情感、期待、意志、爱、欲望等多个方面,其中情感是一种最为基本的主体能力要素,是主体能力的有机构成部分。主体活动的范围和方式、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大小强弱都与主体的情感有关。当主体的情感是积极的、向上的时候,就会对主体活动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则会对主体活动产生负面的效应。因此,主体能力的实现受主体情感的影响。主体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主体能力的实现过程。在人的认识过程及认识能力中,情感是与理性相对的人的本能性力量,是基于主体本身的自然力而对外界产生的一种特殊反应。具体而言,积极的情感在主体实践活动中的影响越大,主体的实践活动展开得越充分,主体本质力量就实现得越彻底。

4.2 “情感”思想有助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人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伯尔基指出,“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属于欧洲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主流传统,因此,进入马克思思想的最佳途径是研究它在这一传统母体中的起源。”[19]从根源上来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起源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以来,人及其人的价值、尊严等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西方思想家们将研究的重心从神转向了人,力图抹去欧洲中世纪宗教影响的痕迹,重建价值人。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康德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他认为“人为自然立法”,指出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从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肯定了人的价值。青年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0]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人学思想,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的价值诉求。《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人的价值理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的逻辑基石。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现实的个人”是理性存在和情感存在的结合体。“现实的个人”不是单向度的存在,而是多向度的整体人,而情感是这个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重视和研究人的情感是人的价值视野中的基本要求。《手稿》中的“情感”思想还有助于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方式。情感作为主体自然能力,它是主体活动的“发动机”。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是主体克服影响和阻碍主体能力实现的不利因素的动力机制。主体情感总是与主体活动相伴,主体活动的效果也往往受主体情感和主体意志的影响。就情感的功能而言,它是主体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潜在动力。恩格斯曾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21]在实践中,主体的活动程度与主体自身的情感的发挥程度呈正相关。主体情感的积极效应越明显,主体的实践程度越深入,主体自身的价值也就实现得越充分。

4.3 “情感”思想的现实启示

从根本上来说,情感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主体基于自身的感觉和需要而形成的感觉体验。人的情感一经形成就会转化为主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主体的实践行为。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个体自身的生产和社会生产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人的情感至多表现为生命肉体的本能冲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情感才表现出人的特征。人的情感以感觉和需要为基础,而不同人的感觉和需要是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了不同的人的情感的倾向性有所不同。此外,情感还受个体内部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的影响,个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身的情感去影响和评价他人的情感,具有十分明显的倾向性。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动的,个体自身的感觉和需要也是波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自身的情感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起伏不定。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深度转型,影响个体情感的客观因素陡然增多,在个体主观状况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个体的情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在这些情感中,既有良性的情感,又有不良的情感。良性的情感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能动作用。不良的情感则会有害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如何更好地控制和引导社会中的各种不良情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现实难题。就此而言,第一,要畅通释放渠道。情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往往会影响到个体的所有方面”[22]。在社会生活中,不良情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对社会影响程度深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需要畅通不良情感的释放渠道,防止不良情感过度膨胀,缓解不良情感的积聚,进而减轻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第二,要建立引导机制。个体的情感在不同的境况中会发生相应的转化,这种转化基于特定的条件,消极的情感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情感、不良的情感可能转化为良性的情感。情感的这种可转化性,为我们建立情感的引导机制提供了可能。面对各种复杂的情感,积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说无疑十分重要。同时,对情感的积极引导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良性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L.FRANK WEYHER.Re-reading Sociology via the Emotions:Karl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Estrangement [J].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12,55(2):341.

[2]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6.

[3][4][5][6][7][8][9][11][12][13][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87,86,84,107,89-90,107,87,54,90,90.

[10]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5.

[15]RLawrie.Passion[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980,41(V2):108.

[16]JON ELSTER.Alchemies of the Mind:Rationality and the Emo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07.

[17]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7.

[18]欧阳康.论主体能力[J].哲学研究,1985(7).

[19]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2]CARROLLE IZARD.HumanEmotions [M].Springer US, 1977:9.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0.004

A811

A

1004-0544(2017)10-002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社科司函[2014]177号)。

熊治东(1987-),男,湖北利川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国家治理研究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梅瑞祥

猜你喜欢
对象性手稿感性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丢失的手稿
论马克思的对象性意识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手稿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把握教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函数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