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里《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3-07 14:27范虹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范虹

【摘 要】课程改革是高校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和难点,而《摄影摄像》又属于艺术类学科的专业课程,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艺术观念的培养往往构成一些冲突。在这种矛盾关系中,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教学改革;《摄影摄像》;轻教重学;追本溯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13-02

在传统《摄影摄像》课程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无外乎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艺的脱节、学校课程与行业标准之间的落差,而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技术训练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条理清晰的知识,又不能限定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打破形式带来的固有观念,追本溯源,拓展知识面,把形式上升为内容。

一、轻教重学:用创新打破规则

有时候,教师没有意识到,其传授的知识可能会成为束缚学生的“牢笼”。教师在讲授怎么做的同时,潜台词便是不应该怎么做。教师教得越具体,学生的视野就越是被限制在某一区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走两个极端,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轻教重学”,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课堂只是教师为学生们搭建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规划学生的学习方向,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最终掌握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广泛涉猎、理解,最后再由教师去粗取精。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方法能完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以权威的、强势的姿态限定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学生认真分析问题后得到最合适的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众所周知,在艺术类专业里是没有恒久不变的标准答案,所以千篇一律才是对问题的错误解答。

我们在讲解景别这一概念时,通常会做详细的概念界定:人体的全部和周围环境为全景;人体膝盖以上为中景;人体胸部以上为近景……然后依照普遍规则,全景一般交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一般表现人物的肢体动作;近景一般拍摄人物之间的对话……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直接地将规范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但这种武断、生硬的做法必定会成为学生实践创作的障碍。

其实在电影诞生之初,所有的影片都是在一个镜头内完成,根本没有景别的概念。然而到了好莱坞黄金时期,电影变成了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在流程化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标准。从剧作模式、生产流程,到景别角度、剪辑方式,无一不在规范当中,这些规则大多是基于观众生理或心理的特点,建立在长期的制作经验之上,它们的确有效,但绝对不是唯一。例如,2015年广受好评的电影《心迷宫》,影片的摄影方式采用了一种“注意力引导”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把摄影机当作一个隐形的陌生人放在场景中的某一位置,根据场景中吸引人的语言、声音或动作来引导摄影机运动,这种观看方式符合观众的心理逻辑,使影片自然流畅。但回头来看,影片很多地方基本没有景别可言,因为其根本没有规范的停顿之处。

如果学生生硬刻板地思考景别问题,肯定不会有创造性突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轻教重学”,要懂得教学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合理留白。

二、追本溯源:让形式成为内容

学生在学习《摄影摄像》课程时经常会把其理解为一种熟能生巧的技术,而没有把它当成一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归根结底,是对摄影摄像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追本溯源去理解这种形式背后的原因及演变过程。摄影摄像不仅仅是将现实场景转换为影像内容的一种媒介,它的各种形式(光、颜色、景別、运动、画框)本身也是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创造性的应用经常出现在个性化主题表达和风格化影像呈现的影片中。学生如果没有认识到摄影摄像中这些形式生成的原因,就只能“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地靠已经形成的套路进行实践。例如,在拍摄男性或比较硬朗、刚毅的人物及场景时应该用硬光;在拍摄女性或孩子等人物,或比较清新浪漫的场景时应该用软光。按照长期以来的创作惯性和普罗大众的审美经验,这种方法是没错的,但是往往有些以偏概全,抹杀学生在光质的选择和应用上的创造性。教师与其给予他们最后的结论,还不如教会他们得到这一结论的过程,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在常规之外的其他可能性,把这种形式上升为内容。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例如,我们在教授构图的相关知识时,通常的思路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去构图?什么构图方式才公整均匀?或者哪种情况下常规之外的倾斜构图才能成为首选?没有追本溯源,让学生明白构图形成的原因,以及在摄影摄像乃至整个片子中的意义。他们知道黄金分割构图、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倾斜构图、二次构图……当面对更个性化、更风格化的表达时,他们也只能在已有的结果中做选择,不能自主而独立地进行个性化、风格化的创作,因为我们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构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根本不清楚其来龙去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追本溯源,学生就不会把形式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会纳入内容创作中来考量。

例如,在构图的教学专题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画框的存在才是构图的前提,而构图就是对画框内容元素的安排,巧妙的安排与布局,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有了这层知识的递进,我们便可以将其拓展开来,引导学生理解画框的存在,使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空间与外在的真实世界相区别,画框也是一个对真实世界“取”“舍”的过程。这就对构图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和追溯,然后我们需要理清其演变和发展的脉络,因为不同的画幅比例必定蕴含着不同的美学原则,早期的学院标准1.33:1(4:3)是怎么指定的?后来在电视的冲击下,为什么电影画幅调整到1.85:1(16:9)?而后为什么又出现了2.35:1的超宽屏?

做好理论的铺垫后,我们再反观实践的创作。2014年由加拿大天才导演泽维尔·多兰拍摄的长片《妈咪》,讲述单亲妈妈与患有狂躁症儿子相处的过程,通篇气氛相当压抑,为了表达这种压抑的情绪,导演把原本16:9的画幅压缩到了1:1,画幅呈正方形,只有在影片中人物最开心的那个段落,由主人公将画幅拉开为16:9,在观影过程中,观众视域相当受限制,却恰好传递出了那种压抑的情绪,这便是把构图的形式上升为了内容。再如,2016年冯小刚导演作品《我不是潘金莲》,电影中大篇幅地采用了圆形画幅,只有在部分段落采用了正方形画幅,两者交替呈现,格外新奇。这并不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把戏”,影片主要讲述中国由人情社会过渡到法治社会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圆形画幅既有中国传统画艺的美感,又代表着那个传统的、中庸圆滑的乡土中国;正方形画幅暗指现代的棱角分明的法治社会。导演通过构图的形式,传递着影片的主题,也是将形式上升为内容的最好例证。

三、结语

在《摄影摄像》课程里,任何千篇一律的规则都不可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武断地去定义,要做到“轻教重学”,鼓励学生自己找到合适的答案。另外,知识只有追本溯源地拓展开来,学生才能透彻地认识某一概念,才能进行自主创作,尤其在应用型大学里,教学思路很容易犯“抄近路”的错误,直接教给学生成熟的套路,但是在《摄影摄像》这类艺术学科里,这种“抄近路”的教学方法只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行的。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