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

2017-03-07 15:07鲁娟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大数据

鲁娟

【摘 要】公共危机的常态化,使得对公共危机信息的率先掌握越来越重要。而对于复杂多变的公共危机事件而言预警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搜集、处理海量数据。大数据的到來给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它遇到了一些挑战。NGO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优化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机制,就能在大数据时代高效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危机治理;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8-02

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突发SARS、禽流感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突发大型交通事故。这些公共危机事件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由“非常态的偶发”转变成了“常态化的频发”事件,从而使得政府组织已经疲于应付。再随着“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善治”以及“协同”等理论的兴起,学者提出公共危机治理的单元主体,应该向多元主体发展。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势必成为公共危机治理多元主体中的重要一环。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非政府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公共危机治理信息化建设,从而既可以提高自身公信力,又可以满足公共危机治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机遇

(一)大数据技术拓宽了危机信息采集渠道

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点在于:危机信息的获取和预警、危机的准备与预防、危机的控制与回应、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而这其中的第一点尤为重要,在现代的公共危机治理中,由于危机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公共危机信息呈现出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传统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技术则能为解决信息化时代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公共危机治理中来,尤其是物联网技术、遥感遥测技术、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图像数据获取技术、CIS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应用,使得从各类数据库、媒体、互联网等载体中的海量信息中收集和挖掘公共危机信息成为可能,将这些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成具有决策价值的有效信息,为公共危机治理更为精细化、更易于测量和便于追踪提供基本工具,也提高了公共危机决策者的感知和分析能力。

(二)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公共危机信息处理能力

大数据不仅仅表示数据的数量大和种类的繁多,更为关键的是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以便挖掘出那些在传统意义上没有价值的信息的潜在价值。大数据时代用于处理公共危机信息的技术包括云数据库技术、云计算模式、分布式技术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应急资源、基础设施等公共危机应急准备及地震、洪水等的等级、强度信息,化学物质污染事件的浓度信息、急性传染病的传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公共危机事件特有的信息。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迅速高效地处理这些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以便快速得出有效结论。

(三)大数据技术能优化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途径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传播范围。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中脱颖而出。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创新及其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优化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途径。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网络舆论及其蕴含的社会情绪进行分析,可以充分感知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以及他们所持有的各种观点,了解社会情绪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积极预防公共危机。

二、大数据时代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挑战

(一)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

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过程中,有利于公共危机信息的及时掌握,使得公共危机未发生之前,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在公共危机近一步恶化之前,将其制止以防止损失的加大;或者在公共危机造成新的、更不可预测的公共危机之前,将其遏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些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大数据在带来这些收益之时,也导致处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大数据成本的过高一方面来自于非结构性数据的庞大,另一方面来自于大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海量的数据中往往只能提取出少量有价值的信息。

(二)社会公众的隐私冲突

大数据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情数据化,然后将分散于不同领域的各类数据整合在一起,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为了保证挖掘信息的准确性,数据的开发、透明、流通成了必要性要求。因此,大数据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公众的隐私造成威胁。在大数据普遍使用的环境中,公众隐私的“个人性”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使得个人的信息足迹被追踪。例如,在社交网站、网购零售平台时时刻刻都在追踪人们的足迹,由此产生的大数据会形成“数字化记忆”,全方位地了解公众的情况,这会对人们的个人隐私造成侵犯。

(三)专业人才的培养缺失

在非政府组织内,由于组织机制的老化,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使得组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再者,对于人才培育机制不清晰,使得组织内部缺乏具备高科技技能的成员。国内非政府组织成员年龄普遍偏高,缺乏专业化数据处理技能,无法满足大数据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应用的需要。

三、优化大数据时代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对策

(一)NGO之间建立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的数据共享机制

非政府组织需要与各大社交网站,例如微信、微博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使得不同领域的公共危机信息数据,例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故等方面的数据能够自由地交换共享。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也应该建立必要的危机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有利于公共危机的高效解决。

(二)加强社会公众关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教育

很多公共危机发生之时,由于社会公众缺乏有关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使得公共危机恶化速度加快,甚至衍生出另一种公共危机事件。例如,“禽流感”暴发时,公众的疯抢“板蓝根”事件;日本“核泄漏”事件之后,国民疯抢“食盐”事件,使得日用必需品价格疯长,供不应求。这些公共危机之后的衍生危机,有时比首发危机更加严重,破坏性更甚。所以,非政府组织应该利用其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入社区,向群众宣讲有关日常应对公共危机的知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发生时公众的自救能力,还能进一步拉近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提高其公信力。

(三)引导媒体危机舆论传播

公共危机信息发生时,由于官方没有及时进行事件说明,公众不了解事情真相,有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一漏洞,歪曲事实真相,恶意造谣。而公众在无知的状态下,由于从众心理,相信并转发这些评论,最后以讹传讹,造成另一场危机。因此,非政府组织在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尽快引导舆论导向,并且联合公众信任的媒体一起告知公众真相,避免恶意的言论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冰.大数据时代的应急管理变革[N].学习时报,2014-12-22(006).

[2]李博,谢斌.大数据与危机决策[N].光明日报,2015-06-10(013).

[3]王倩,朱宏峰,刘天华.大数据安全的现状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13,(16):67.

[4]刘润生.大数据对政府的大影响[N].学习时报,2012-11-26.

[5]顾林生.日本“3.11”大地震后国家减灾政策的反思与走向[J].中国减灾,2013,(11):21-24.

猜你喜欢
非政府组织大数据
民办高校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