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

2017-03-07 05:13谢东成赵小静亢泽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开角胞外基质巩膜

谢东成,赵小静,亢泽峰*

(1.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

谢东成1,赵小静1,亢泽峰2*

(1.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el glaucoma,POAG)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其两者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析,明确两者之间关系,对临床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

高度近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Olfml2a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即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在临床属于多发病、常见病。因高度近视患者适应了较差的视环境,当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时,不能很好的感知眼部的不适,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产生不可挽救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析,明确两者之间关系,对临床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

1 发病率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再加上沉重的学业、工作负担和不良的用眼和卫生习惯,近视在人们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已经趋于低龄化。当前,全球性近视发病率约为28.3%[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京等大城市,7岁、12岁、18岁儿童近视的患病率分别约为9.7%、43.8%、72.8%[2]。同时高度近视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约占近视人群的27%~33%。

近些年相关研究证实,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将会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el glaucoma,POAG)的发生。

项勇刚等相关研究证实近视患者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增加3.07倍;而高度近视的人群患POAG的风险将会增加7.15倍;表明myopia很可能是POAG的一个有意义的、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HM罹患POAG的风险相对偏高。韩国大样本研究表明HM是POAG的高危因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比较隐匿,视神经发生和损害进展都比较缓慢,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较难早期诊断。由于近视人群习惯了较差的视力,故对视力下降不敏感,直到POAG发展到中期直至晚期才就诊,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随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且高近眼底的改变与早期POAG眼底改变易混淆,造成青光眼就诊时诊断困难。本文以探明高度近视与POAG之间的关系,提醒近视患者提高相应的警惕,定期检查视力,进行POAG的筛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身体及心理伤害。

2 发病机制

2.1 胶原基因学说

研究人员在豚鼠形觉剥夺近视眼(FDM)动物模型中发现,人和豚鼠巩膜都能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并且在实验性近视豚鼠模型中发现后巩膜中的表达降低;研究还发现,在体外BMP-2能够明显促进巩膜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分化,免疫荧光实验研究发现更多的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促进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I(Collagen I)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明显升高,合成增加,故BMP-2能够影响巩膜的构建。

在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 BMP-2)诱导激发下,HSF合成量减少,出现MMP-2表达下降,提示可能BMP-2能够调节MMP-2的表达。POAG的产生与小梁束的胶原变性、小梁网内的间隙尤其是近小管等组织内的细胞外基质异常蓄积有关。细胞外基质(EMC)主要有由胶蛋白、弹性蛋白、蛋白聚糖和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在高度近视中,后极部巩膜变薄与损失胶原蛋白I及蛋白聚糖是有跟大关系的,其在巩膜细胞外基质中占大多数。其产生和降解大部分受MMPs调控。POAG患者的MMP-2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且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MMP-2的基因表达将会逐渐下降。

研究人员还发现HM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einase,MMPs)对其细胞外基质有很强降解作用,是近视发生、发展的病理学基础。

2.2 升压基因学说

Myocilin基因,简称Myoc,又称TIGR基因,其突变可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且,其也是高度近视的易感基因之一。

MYOC基因是HM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确定的与该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一个基因,其表达的蛋白是小梁网细胞骨架蛋白;具有调节调节小梁网房水流出阻力的作用,其表达增加,可加重房水流出障碍,故可升高眼压。转换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线粒体氧化通路等刺激小梁网细胞表达MYOC基因的因素还涉及到眼后极部病理变化和近视的发展。研究发现在地塞米松作用下小梁细胞所表达的55KD蛋白,即TIGR蛋白,与POAG及部分非遗传性POAG患者的发病有关,并发现多个突变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POAG与HM对糖皮质激素均有较高反应,约有90%POAG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呈高眼压状态反应,而HM患者糖皮质激素实验性高眼压亦高达88%。

3 小 结

HM与POAG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MP-2影响EMC的构建及降解;Olfml2a为MYOC上游候选调控基因,提供了研究HM与POAG的新的切入点。HM既可能引起POAG,反之亦然。由于HM与HM-POAG相似的眼底病变,对临床诊断存在很大的困扰,较难诊断的患者,我们要长时间密切随访,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 Hopf S,Pfeiffer N.[Epidemiology of myopia][J].Der Ophthalmologe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Ophthalmologischen Gesellschaft,2017,114(1):20-23.

[2] 项勇刚,夏凌云,张 勇,等.中国人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4(3):259-262.

R775.2

A

ISSN.2095-8242.2017.068.13460.02

亢泽峰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开角胞外基质巩膜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析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