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及进展

2017-03-07 07:07可,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微量抗原特异性

任 可,李 桐

(1.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包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临床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方法多为免疫标记法,测定患者血液中的激素含量[2]。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的建立为激素等超微量物质分析史的重大技术性的突破,使过去难以精确定量的极微量物质得以确定,大大推进了我国生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随着我国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相继的诞生,其检测更具敏感性、特异性、快速性及准确性,可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检测出血液内各种激素的准确水平[4]。

1 方法学进展

RIA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5代。第一代为 Yalow 与Berson共同创建的具有竞争性的抑制免疫反应为原理的检测方法,开辟了检验史上新思路;第二代的标记为游离标记抗原分离技术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三代的标志为半抗原制备抗体技术的运用及建立;第四代的标志是单克隆技术的建立。第五代的标志则为抗体固磁性微粒子,极大简化检测操作的程序,缩短检测用时,为实现检测技术的全自动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RIA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酶联免疫分析(EIA)等,使检测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2 免疫学检测方法

2.1 RIA

RIA 是由美国科学家Yallow建立的,RIA的建立使定量分析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使微量生物的样品最小检出量由之前的微克提升至皮克级的水平,为临床检测实践及生物医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为推动世界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IA的检测原理是运用放射性的核素标记激素中的抗体及抗原,将待测抗体或者抗原与特异性做结合而形成复合物展开检测的的先进分析方法。目前我国多数实验室运用该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上述检测项目使用的试剂均为RIA的试剂盒。

2.2 CLIA

CLIA是1977年诞生的,在RIA原理的基本上,将高灵敏化学发光和特异性强的免疫反应进行结合,是检测微量抗体及抗原的一种非放射的免疫分析方法。早期的 CLIA显示的特异性和RIA极为相似,但因其光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在灵敏度方面低于RIA,难以满足临床检测需求。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英国Amersham公司率先在过氧化物酶催化Luminol 发光反应中将微量碘酚加入其中,将其作为发光的稳定剂,检测发光信号结果显示,发光信号持续了20至30分钟,然后进行了试剂盒研究,研制了相应的试剂盒,标志着CLIA正式运用以临床检测。

2.3 EIA

EIA 技术诞生以上个世纪60年代,有医学研究者将酶的催化作用和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了结合,运用特定的酶作为抗体及抗原的标记,使其成为示踪活性性能的免疫酶,定性及定量测定的标准是根据免疫酶中催化底物的显色,建立EIA免疫检测方法。EIA长期存在的过程中不会生产放射性的污染,还具有操作简单、设备安全的优势。但由于酶的稳定性还存在一定限制,在比色法及偏振光技术中其测量范围较窄、灵敏度较差加上定量较为困难,因此运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漏诊及假阳性的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及推广。

3 总 结

RIA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为实现检测技术的全自动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推动世界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RIA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酶联免疫分析(EIA)等检测技术,CLIA早期的 CLIA显示的特异性和RIA极为相似,但因其光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在灵敏度方面低于RIA,难以满足临床检测需求,EIA检测技术具有不会生产放射性的污染,还具有操作简单、设备安全的优势,但其受到酶的稳定性的影响,测量范围较窄,灵敏度也较差。

王程强,李胜联,欧超燕,陈 筠,宋家乐.低水平母源性十溴联苯醚暴露对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甲状腺激素影响[J/OL].中国职业医学,2017,(05):547-551.

[2] 陈 瑶,韩 艳,黄 锟,严双琴,任玲玲,徐叶清,盛 杰,陶芳标.马鞍山育龄妇女孕早期和孕中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队列研究[J/OL]. 中国公共卫生,2017,10(23):1-3.

[3] 左卫星,张志飞,刘志民,王超群.参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负反馈调控的分子元件研究进展[J/OL].生物技术进展,2017,09(26):1-6

[4] 郭献山,耿秀琴,赵建林,陈玉风.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OL].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09(14):1-5.

猜你喜欢
微量抗原特异性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