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

2017-03-07 09:10赵俊红高树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化育美德价值观

赵俊红 高树芳

(1.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石家庄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构建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

赵俊红1高树芳2

(1.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石家庄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大学生作为当今中国梦追梦行动中的一个主要青年群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承担者和践行者,所以他们肩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现行社会上的多元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理念产生不同影响,洞悉、健全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美德化育机制; 大学生; 创新构建

一、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的内涵及特点

(一)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在运动过程中,各部件按照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1]892现在机制一词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在生物学和医学类中,机制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机制指社会机构或其内部组织的运行过程和原理,或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行过程和综合效应。

(二)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

“化育”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第二十二章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化育指的是化生长育、自然生成并培育万物。“化育”具有以下三层涵义:第一,化“心”。 化育的出发点是放在人“心”上,重点是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暗示进行模仿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人心的过程,其实质是注重个性培养,塑造理想人格。第二,化“行”。 化育从人“心”上出发,落脚点放在人的践行过程中。“化”对人的影响一旦产生,“却能使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方式上都能产生较为深刻而持久的变化”[2]182,乃至于使人整个气质都发生改变。第三,化育是以人为本的主动选择。化育是在自由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主动的学习、接受,达到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化”是核心、是“育”的前提,“育”是“化”的目的,“育”要通过“化”来实现,“化”是通过“育”得来的结果。因此,化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主观引导、示范、熏陶、涵化等作用下,从被动效仿、接受到主动认同、涵化融合,使受教育者内心发生本质变化的一种教育过程。

大学生美德化育就是改变以往教育中美德作为知识灌输的局面,改变以往教育中美德说教的方式,在主观引导、示范、熏陶、感化等作用下,使大学生从被动效仿、接受到主动认同、涵化融合的过程,从而使大学生由内而外自觉自愿地认可、学习,达到思想、观念、行为和实践都发生改变,乃至精神境界、人格品质都有质的飞越,从而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提升大学生化育美德的本质。

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美德化育过程中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整体运行方式和有效调节方式的过程。在大学生美德化育过程中,我们借用机制一词用于表示主体和客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的方式和方法,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断地在调节、相互作用过程中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是一个整体系统运行过程,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美德化育正常运行,并取得好的成效。其特点如下:

1.目标性。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塑造其完美人格,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始终沿着化育美德的目标前进,通过化育机制来实现化育美德的目标。

那么比如说,有的时候看了一些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价值的小说以后是有些体会的。最近因为搞鸳鸯蝴蝶派,我就看了张恨水的《春明外史》,这本书100万字,看完之后我当然对张恨水也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而且得到很大的收获。如果现在让我讲鲁迅《社戏》的前半篇,那么这个一百万字就给我起了一种民俗学的参考作用,因为它讲北京的戏院讲得太详细了,写各种各样背景的剧院,而这种剧场以前在我的脑子里是非常空泛的。你如果去读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你读《动摇》的时候对大革命这一段时期的生活就会比较具体化,不读的话就是很抽象的在讲大革命。

2.规律性。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日常化育实践过程中各要素有其客观必然性,各要素之间虽然纷繁复杂的在相互作用,但也有规律可循。

3.复杂性。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无论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还是与外部各要素之间,都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协调的,这样才能使美德化育处于良性和谐的运行状态。

二、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的构建

(一)美德化育的心理接受机制

1.奠基求荣避辱心。培养求荣避辱、积极的追求道德人格心境是美德化育机制的第一步。对荣誉的追求是一种在理性的指导下,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积极专注于崇高道德人格的心理倾向,在这样荣辱观的心理驱使下,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从而实现崇高道德人格。求荣避辱通过个人的领悟、体验和反思,吸收消化积极的道德因素,进而通过慎独、审思,促进个人荣辱规范、制度的养成,形成个人独特的荣辱观,达到完善个人德性的境界。

2.培养仁爱之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的基本涵义是“爱人”。讲的是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存在,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所以人与人相互之间“仁”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以仁爱就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团结、协作的前提是仁爱,仁爱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我们要使人的仁爱的美德达到“善”的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践行仁爱精神呢?儒家认为,“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善于侍奉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也是塑造仁爱之心的基础。所以,儒家认为,爱人要从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去爱别人,正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有自尊、自爱的品格,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这样就会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的美德,也为化育他人的美德提供了典型的示范作用。

3.激发同情心。同情心是指对某事或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往往指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同情心是从内心滋生的爱,是普世的情感,有了它就能够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它是人们形成正义感为他人着想、尽力做事的基础和条件。

4.提升责任感。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人的责任感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成分,其养成也需要从多种情感入手。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第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第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二)美德化育的行为发生机制

1.需要是美德化育的行动动力。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相互关联的,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也是化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化育的内在动力。这种需要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着人们向高一层次发展的驱动力。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一个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的。

2.认同是美德化育的行动基础。认同是指在统一的价值体系中,对外界的重大事件或原则问题自己与他人具有相同的价值认识方式与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共同的认同,人们在相同的心理特征上联系在一起,而且会采取一致行动来保持、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认同,这样认同就变成了一种具有动力的人类需要。当这种认同得到别人的承认的时候,自己就有一种归属感;当这种认同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的时候,自己就有一种疏离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等等,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可见,让每个人在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归属感是他融入群体的必要基础。这样在群体内,个体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与支持;个体间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可以通过认同来协调;在群体受到外界威胁时,他们彼此都会感到同属于一个群体,表现的更加团结,更加有责任感。

3.内化是美德化育的行动指南。根据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人的知、情、意、行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社会生活人们交往、协作、沟通、交流中,每个人在和他人、社会、集体的交往过程中,把他人的、社会的、集体的思想、意识从外部、社会的活动形式向内部、个体心理转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指外部的社会意识向内部个体意识转化的心理过程。内化是根据自己所认同的思想、观点,与自己原有的思想、观点再融合、协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一致、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体系是经过再认知、再融合、再情感、再意志的过程,所以形成的这种态度体系是漫长的、稳固的、持久的,成为自己固化的人格的一部分。

在美德化育过程中,内化是具有决定性、关键性的一步。人们接受美德教化时,将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目标、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模式的过程就是内化过程,同时又是道德认知逐步转化为个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的过程。在美德化育过程中,道德内化既是一个选择过程,又是一个渐变过程,还是一个逐步发展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学习、模仿实践、角色扮演、归属认同和强化自我这五种方式,既不是单独的,也不是平行地起作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交错、融合担负着完成个体美德社会化的重任。

4.信念是美德化育的行动标杆。信念是指由于信任而产生的坚信不移的想法,它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意志得以坚持的动力源泉,是实践行为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所以,确立道德信念是美德化育的核心。

人们借助科学的方法获得了信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信念是对怀疑消除之后的一种行动准则,它包含着对自己原来思想观念的否定,因此,信念同时包含着对新思想、新观念进一步的怀疑和进一步的思考,是旧思想观念的终结,也是新思想观念的起点。第二,在行动准则的指导下,信念建立起了行为、生活的习惯。信念就是一种行动准则,一种行动指南,一种行动规则。按照这种规则,人们面对不同的情景,将采取在信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行为习惯去处理各种情况,“我们的信念指导着我们的愿望并决定着我们的行动”。第三,信念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形成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是在社会生活中以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经验行为,进而建立起在信念指导下的内在的、稳固的、潜在的习惯行为。

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化育得以潜移默化的传承,在化育过程中,心理接受机制和行为发生机制启发我们,美德化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践行的渐变动态过程,我们只有遵循其化育规律,才能使中华美德得以发扬光大。

三、创新我国大学生美德化育运行机制建设

(一)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时代精神化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以传统美德为依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和培养就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境界的重要导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要群体,理应是主流价值观的践行者,所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大学生本身来说,正处于思想观念成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种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群体思想都产生不同影响。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失,责任感缺乏,做事不能做到诚实守信,不能依法办事等问题。因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他们的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形成精神共识,作为时代的先锋,大学生需要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中去,增强他们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二)优化组合各种机制,增强美德化育的实效

在大学生美德化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突出美德化育的目标性、把握规律性,充分发挥美德化育机制的整合性,科学把握,实地操作,综合运用美德化育各种机制以增强美德化育的实效性。在大学生美德化育机制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结合各机制的特点,根据各机制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化组合,合理运用控制美德化育机制的运行。在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培养过程中,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应用各种机制,使大学生可以从社会大家庭中汲取更多的养料,使我们美德化育的思路延伸并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三)系统规划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美德化育应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高度推进,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学校、家庭、社会全员时刻参与到美德化育的实践活动中来。另外国家、社会应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使大学生美德化育纳入到管理和服务的每个细节中来,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美德化育中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做到系统规划、全面推进,才能保障好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运行机制。

[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2] 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杨桂芳

2016-12-29

赵俊红(1977—),女,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树芳(1973—),男,石家庄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化育美德价值观
诚实是美德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寒山化育一身诗
佘山修篁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情智共生 绽放生命灵动之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