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提高仔猪成活率八措施

2017-03-07 09:59任秀芝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候温体况灌服

冬春提高仔猪成活率八措施

1 运用合理的饲喂技术

喂给妊娠母猪的日粮,除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外,还须具有一定量的青粗饲料,使母猪吃后有饱感,又不会压迫胎儿。青粗饲料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此外,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不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喂青粗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2 切实加强管理

妊娠母猪最好单圈饲养,圈面要平坦,干燥清洁,保持冬暖夏凉。积肥坑要浅,坡度不宜太陡。

在母猪妊娠后的第1个月内,应吃好、睡好、少运动,以便恢复体力和膘情,但在妊娠期应让母猪适当多运动,在后期应减少运动量。临产前1周应停止活动。雨、雪天或过于寒冷的天气应停止运动,以防滑倒或因受冻引起子宫剧烈收缩造成流产。严禁鞭打母猪,不要驱赶,防止拥挤和快速转弯等。如有流产预兆,应及时注射黄体酮。

3 妊娠前后期的饲养

母猪妊娠后的20d左右,胚胎很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饲养管理上要给予特殊照顾,并给予优质的全价饲料。在妊娠的最后1个月,一方面胎儿的体重急剧增加,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由于子宫体积的增加,消化器官受到挤压,易造成猪的采食量不足。因此,适度加大饲料营养浓度,产前1月添加牲命1号,为母猪提供关键的生殖营养,并可促进胎儿肠道、免疫器官发育和体重增长。

4 谨防母猪低温症

母猪低温症是怀孕、哺乳期或体质虚弱母猪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严冬、春初多发。通过临床观察和病史调查,该病主要因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不当或气温骤降,营养失调,加之体内胎儿逐渐发育,而引起代谢障碍,致使机体生理代谢紊乱,体内热量不平衡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临床综合症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

4.1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冬季做好保温工作,为猪群冬季的生长发育创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如在猪舍内铺垫干草。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供给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还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病要早诊断,早治疗。

4.2 治疗方法

4.2.1 中药疗法治疗原则是补气养血安胎、祛除寒湿,健脾活胃,疏通胃肠。主要处方有:

党参、黄芪、白术、云苓、甘草、当归、川芎、升麻、艾叶、附子、干姜、吴茱萸、熟地、乌药、山楂、六曲、麦芽各30g,大黄50g、芒硝60g,水煎灌服。

中药熟附子20~30g,干姜、炙甘草各15~20g,共研成细末,开水冲,加适量红糖,候温让其自饮或灌服,一天一剂,连服3~4剂。

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g,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g,共研成细末,用开水冲后加适量红糖,候温灌服。诸药加水1000mL,火熬至500mL,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100mg,每天1次,连续3~5d。

白术、党参、黄芪、陈皮、黑附子各20g加水2kg,煎至1kg,候温灌服用以补气温中。下午将患猪放人45℃池中擦洗30min,然后烤干猪身上的水汽,放人保温圈内护理。

炙附子30g、干姜30g、肉桂30g、党参25g、炙甘草15g,水煎去渣,候温冲红糖50g灌服,1剂∕d。

4.2.2 西药疗法治疗原则是强心补液,增加能量。

对于大便干硬的可先用温肥皂水灌肠,待干硬粪便冲出后,再用温口服补液盐深部灌肠。氯化钠17.5g,氯化钾7.5g,碳酸氢钠(小苏打)12.5g、葡萄糖粉100g温水(35℃)5000mL,一次灌肠(由肛门插入导管灌入)。

对于呕吐的可适量肌肉注射胃复康。喂食和饮水中可适当加入熬煎好的生姜辣椒汤,以刺激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体温上升。患病期间坚持每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药治疗。

对采食或开始采食全价饲料的病猪,料中添加人工盐40g,酵母片80片,葡萄糖粉80~100g,2次∕d,连用2~3d。

5 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需做好防风保暖工作。最好为母猪设置专门的产房,产房内要求温暖干燥,湿度保持在65~75%,舒适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2~23℃,为保证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产房内和母猪产床上喷撒护舍安,除潮去湿,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对膘情和乳房发育良好的母猪,产前3~5d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期饲养水平的1∕2或1∕3,并停止喂青绿多汁饲料。对那些体况较差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猪,产前不但不减料,还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在母猪产前3~5d把其赶入产房,同时准备好分娩用具和充足的垫草。

6 选择适当饲喂方式

6.1 抓两头顾中间

这种方式适应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即在配种前20d和配种后10d加喂精料,体况恢复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妊娠80d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6.2 前粗后精

这种方式适合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即在妊娠前期多喂给青精饲料,后期再喂精料。

6.3 步步“登高”

这种方式适合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在妊娠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逐渐增加精料比例,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应注意在母猪产前1周,减少日粮10%~20%。

7 供给母仔充足营养

妊娠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然后再供给本身的需要,并为哺乳贮备部分营养物质。因此,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保证母猪和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所以生产中除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需供给妊娠母猪充足的生殖营养,添加1%的牲命1号可保证满足其生殖营养的需要。

8 降低胚胎死亡数量

母猪怀孕后,合子在第9~3天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妊娠后第3周出现第2个死亡高峰,2次死亡数占合子总数的30%~40%;第3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d。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环境,把胚胎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猪舍的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任秀芝)

猜你喜欢
候温体况灌服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奶牛分娩前体况对泌乳量、脂代谢及氧化状态的影响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用姜巧治猪腹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四季划分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