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分析

2017-03-07 14:13杨银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脑血栓达拉肝素

杨银林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 襄阳 441001)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分析

杨银林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 襄阳 441001)

目的针对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分析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展开治疗,对照组50例以低分子肝素钙展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相比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提高对于脑血栓的治疗有效率,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脑血栓;低分子肝素钙;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脑血栓为老年患者所易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类。脑血栓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脑动脉血流较慢、血压偏低,进而引起脑部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由各种蛋白质组分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即为血栓[1]。脑血栓主要是脑血管壁发生病变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为偏瘫、感觉与语言功能障碍等。结合目前对脑血栓的治疗方式,我院在成立研究团队后,以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与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方法展开治疗,在取得一定的疗效之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脑血栓患者100例,以上所有患者在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中确诊为脑血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81例,平均(66.5±2.4)岁,轻型16例,中型19例,重型1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6~83例,平均(66.8±2.1)岁,轻型17例,中型22例,重型11例。以上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具有语言与意识障碍、偏瘫,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1 d;为首次形成脑血酸,且静态发病呈发展趋势。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身体器官严重疾病,患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脑血栓基本治疗,包括采取措施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血脂含量,使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与心电图等各项检验指标,确认患者是否出现对药物的不良反应。(1)观察组治疗方案: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将依达拉奉以加入5%葡萄糖中,混合比例为0.24:1,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2次/d,一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同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给药方式:皮下注射,0.4 mL/12 h,七天为一个疗程)。(2)对照组治疗方案: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给药方式:皮下注射,0.4 mL/12 h,七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以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标准包括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痊愈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缺损评分为治疗前的10%,能够生活自理;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神经缺损评分减少为治疗前的10%~50%,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神经缺损评分减少为治疗前的50%~80%,生活部分可以自理;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神经缺损评分无变化,生活不能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痊愈患者12例(24%);显效患者21例(42%);有效患者15例(30%);无效患者2例(4%)。对照组组痊愈患者2例(4%);显效患者14例(28%);有效患者20例(40%);无效患者14例(2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血栓为老年人群的易发疾病,其在发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其多发病于静态进展阶段,通常为睡眠中。患者睡醒后出现偏瘫、感觉与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近年来关于脑血栓治疗方案的报道越来越多,从根本上治疗脑血栓的溶栓方案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2]。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药物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的氧化,达到增大梗死部位的血液流量以及降低脑血管内炎症介质的释放。通过降低细胞内羟基自由基的含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低分子肝素钙为一类抗血栓药物,具备较高的抗凝血因子Xa,对血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相比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提高对于脑血栓的治疗有效率,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 陈 博,陈 英.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3(09):1693-1694.

[2] 张希景.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42(23):4675+4678.

R743.34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47.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脑血栓达拉肝素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