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7-03-07 18:46张美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腹型紫癜过敏性

张美燕

(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张美燕

(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5年3月21日~2017年1月5日我院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可知,两组干预前疼痛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均无明显差异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5±0.87)分,抑郁评分为(24.37±2.89)分,焦虑评分为(26.50±3.03)分,较对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效果较佳,利于预后改善。

过敏性紫癜;腹型;综合护理干预

在儿科疾病中,腹型过敏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诱发原因较多,机体可见小血管内免疫复合物沉积,进一步引起毛细血管炎[1],通常伴随胃肠道反应,患者可见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临床误诊风险较高,易误认为外科急腹症。本文旨在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21日~2017年1月5日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抽取62例进行此次研究,依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3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4,平均年龄(5.46±1.29)岁;其中全腹痛4例,脐周痛7例,上腹痛8例,下腹痛12例。

31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5,平均年龄(5.61±1.40)岁;其中全腹痛6例,脐周痛6例,上腹痛10例,下腹痛9例。

两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各项资料相比而言,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措施,保证合理用药,按医嘱进行各项操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涉及心理干预、加强基础护理、饮食干预、用药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及心理状况。

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判定,最高十分,零分表示无痛。

心理状况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总分均为一百,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数据之间具有高度对比性。

2 结 果

研究发现,干预前,3 1例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03±2.12)分,抑郁评分为(56.71±3.41)分,焦虑评分(57.05±3.82)分;观察组中,疼痛、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分别为(7.11±2.03)分、(56.89±3.22)分、(56.90±3.90)分。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5±0.87)分,抑郁评分为(24.37±2.89)分,焦虑评分为(26.50±3.03)分;对照组疼痛、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4.05±0.54)分、(40.33±2.12)分、(41.54±2.87)分。

显然,两组数据相比对,干预前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抑郁、焦虑评分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

3 讨 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以幼儿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头痛等,误诊风险较高,治疗的同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预后改善[2]。本文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效果较为满意,措施如下。

①心理干预,负性心理可能会导致疼痛加剧,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加强心理疏导,予以个体化干预,观察其语言、行为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合理使用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缓解其疼痛,采用儿童语言,为其讲述疾病诱因、治疗原则及常用措施,予以鼓励、夸奖性语言,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予以肢体抚触,消除其疼痛感。②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儿充分卧床休息,随时查看皮肤受压状况,保证局部干燥清洁,预防出血、感染以及溃破等情况,可适当使用止痒药物,保证贴身衣物舒适、宽松;密切注意患儿体位、腹痛、面色以及表情等,对包块大小、肠型加以观察,预防肠套叠。③饮食干预,为家长及患儿讲述饮食对病情改善的重要意义,针对患儿习惯及喜好,制定个体化食谱,保证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避免致敏性食品,初期应尽量予以素食,杜绝高敏变态反应[3]。④用药干预,优先选择钙剂治疗,保证钙剂注射时,针头无药液外渗事件,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更换部位继续注射,合理使用地塞米松改善消化道症状。

本文结果中,两组干预前疼痛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对比价值不高,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5±0.87)分,抑郁评分为(24.37±2.89)分,焦虑评分为(26.50±3.03)分,相比对照组优势更大,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临床价值较高,在预后改善、病情控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杨颖越,姚爱丽.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49例诊治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40-1240.

[2] 黄 嘉,陆琳琳.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3):255-256.

[3] 刘彩霞.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和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7207-7207,721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037.7243.01

猜你喜欢
腹型紫癜过敏性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