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研究

2017-03-07 18:46葛敏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隐患儿科护理人员

葛敏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1)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研究

葛敏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1)

目的 儿科是医院救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探索儿科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隐患,并对其隐患进行解决,则可以提升儿科护理成效。本研究主要是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隐患的措施。方法 通过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了解影响儿科护理工作开展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探索了相应的隐患消除措施,此隐患消除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儿科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 通过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的培养,强化服务意识,与儿童家长的深入沟通,护理环境的改善,则可以更好地为儿科护理提供辅助,最大程度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护士长手册及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记录中的记录进行信息查询,总结医院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相应的安全护理对策。在此过程中还对相应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跟进,进而做好护理对策的调整。

2 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是儿科护理的重要主体,其对于儿科护理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因为很多护理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加上部分新晋护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需要提升,都造成儿科护理质量的下降。比如,护理人员再给儿童进行穿刺时候,因为儿童哭闹不止,护理人员的紧张往往会造成穿刺失败,这就让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下降,并增加儿童痛苦时间。并且,部分护理人员则认为其对儿童的护理仅仅是一项“工作”,其服务意识不强,甚至还没有形成,都造成护理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不畅

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通过家长的参与抚平儿童紧张情绪,而这其中离不开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一方面促进家长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护理流程。但是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护理人员难以及时跟进儿童的护理情况,加上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偏见,极容易造成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满和其他激进情绪的产生。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则出现更大障碍,如此恶性循环,难以促使儿童护理情况的改善。

2.3 护理环境嘈杂

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医院护理环境急需改善,很多医院因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造成患者人员众多。而医院所处位置的局限性,以及其受资金的影响,其在规模扩张方面难以与就医人数的增多成正比扩大。这就让很多儿童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处于极为嘈杂的环境中,不仅对儿童情绪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难以让护理人员对儿童进行良好护理,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护理质量下降,家长满意度不高。

3 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对策

3.1 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有效改善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发生,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予以预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在此方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与其他医院沟通就护理人员进行交叉培训;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提升,在此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培训,通过相应紧急环境的模拟,让护理人员能够在此环境中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为儿童提供优质护理。第三,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为儿童进行护理,一方面是护理人员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是为儿童患者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医院可以通过思想会议等方式统一护理人员思想,让服务意识渗透到护理人员心中。

3.2 改善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质量

护理人员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能够为儿童情绪的调整提供坚实基础,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家长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质量,则成为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根基。首先,护理人员要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够从家长的角度认真审视护理工作的开展,从不同角度调整自身护理工作开展的方式。其次,医院要就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进行优化培训,可以从实践模拟入手,让护理人员进行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换,从而让护理人员能够真正体会家长心态,想家长之所想,思家长之所思,为良好沟通渠道的建立夯实基础。

3.3 改善护理环境

护理环境的改善能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就医条件,能够对儿童紧张的情绪予以安抚,对于护理质量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从护理人员还是从医院角度,都需要在护理环境改善方面予以积极探索。首先,就儿科科室来说,其可以通过叫号、排队等方式保障护理秩序有序性,避免插队、乱喊乱叫、碰撞事故等情况的发生,此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儿童就医流程的有序开展提供条件。第二,要为家长提供一定的休息区,让家长在儿童护理过程中得以更好休息和调整。

4 结 语

安全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让儿科护理效率得以改善,能够让儿科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得以提升。相关人员还应就安全护理的措施进行积极探索,让其为儿科护理的可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1] 王倩亭.安全护理对策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1):179-180.

[2] 朱玉红,苑田田,党兆清,王美丽,罗广平.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分析与预见性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1):208-21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037.7256.01

猜你喜欢
隐患儿科护理人员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