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尊,古风少年有颗二次元的心

2017-03-07 17:45莫兰巫烜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戏曲创作

莫兰+巫烜

通过一首《卷珠帘》,霍尊开始受到关注,这支《中国好歌曲》的参赛曲目,让他在节目未结束就登上马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也凭借这首歌获得《中国好歌曲》第一季总冠军。《卷珠帘》的名字取意自《滕王阁序》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讲的是一个凄美的相思故事。此后,“中国风”、“古风”便成了霍尊的符号。

其实最早《卷珠帘》和中国风没什么关系,霍尊也不是那种白衣飘飘的清冷少年,甚至看到戏曲频道也会立马转台。“我写的时候根本没往中国风靠,其实旋律并不中国风,因为五十音阶的调试不单单只有中国这一家。”霍尊是个名副其实的动漫迷,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部爱尔兰的动画《凯尔经的秘密》,讲的是一位怀揣理想的少年克服重重困难绘制经书的故事,取材于爱尔兰基督教插图手抄本《凯尔经》。动画强烈的色彩感激发了霍尊的创作欲,“写这首歌并不是为了表达出什么,纯粹就是感受到了那种美好,我想把它具象化成旋律而已。”整个谱曲他只花了十五分钟,而且并没有使用中国传统乐器,而是混合了吉他、钢琴以及曼巴琴,营造出一种北欧的风格。

事情是在填词这一环节发生变化的。起初霍尊没写歌词,而是自己随意地哼哼唱唱,然后发给了朋友,“他觉得这个旋律的感觉应该是挺悲剧的,就给我写了中国风的歌词,没想到中国风的词这么唱出来还挺有意思的。”

用霍尊的话说,完全是缘分驱使,让他阴差阳错地走上了中国风这条路。平时除了因为创作需要会去研究戏曲、古诗词,他听得更多的是欧美的流行歌,还喜欢山口百惠尤其是邓丽君。也许和自身声音特色有关,霍尊偏爱那些在意嗓音细节和旋律性的歌曲,因此更喜欢女歌手的歌,“我有一个主观的看法就是始终觉得男人唱歌没有女人好听,这是先天的条件取决的,没办法。女性嗓子的细节、音域、感染力和层次其实是男性没有的,包括我特别喜欢的男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声音也是比较高亢的,有女性的细节在里面。”霍尊坦言,这可能是自己比较偏激的想法,但他还是无法抗拒地更欣赏那种细腻的、就像用一根弦在挠你痒痒的声音的感觉。

很难想象拥有女性般细腻唱腔的霍尊有一个嗓音大刀阔斧、唱着《大花轿》的明星爸爸火风——父子俩的风格完全不在同一频道上。面对这种疑问,霍尊早就见怪不怪了,“我从小跟我妈一起生活,跟我爸见面机会不是很多,所以我现在唱歌的风格包括写歌的风格、对美的把控,都是来自我妈对我无形的培养,再加上本身的声音条件,所以形成了这样的审美和风格。”考大学的时候他本想选择音乐学院,但母亲觉得这行太苦太累没同意,他也就顺应母亲的意思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入学后,霍尊还是放不下音乐,搬了一架电钢琴到寝室里,没事的时候就戴上耳机练练琴,也到校外参加了各种歌唱比赛。

早期参加节目时,对方经常要求他唱《大花轿》,三句话离不开爸爸火风,一开始霍尊很排斥,到后来也慢慢想明白,“排斥‘星二代这个帽子说明你自己没底啊,所以我觉得不能说超过我爸,但至少我自己的风格不比我爸差——心里有底了就不介意被扣什么帽子了。”

现在,霍尊和火风常常在一起演出,细腻和粗犷的嗓音结合有着奇妙的化学效应。火风在微博上感叹“三十年前老爸带我上春晚,现如今我带儿子上春晚。人生几何,只有感恩。”曾经儿子在他的光环下,而如今儿子成了他的骄傲。有时朋友聚会聊得兴起,火风还会拿儿子吹吹牛逼,现场拨通霍尊电话,“哎儿子我跟你这些叔叔阿姨聊到你了,他们可喜欢你了!”那一瞬间霍尊感觉到父亲的自豪和开心,自己也觉得幸福。

霍尊是个宅男,不工作的时候基本都在家里宅着。除了玩音乐和看动漫,他还喜欢摄影,拍一些大都市外的历史古迹。最近他还研究起了茶道,“倒茶叶,暖杯、暖壶,再倒茶叶,然后摇香……我觉得这种仪式感很有意思,只有在抱有这种仪式感的过程中你才会对茶道本身有敬畏的心态。”点着渔火灯,放着戏曲或古琴专辑,一个人品茶,这时候的霍尊好像才和我们心目中“古风少年”的样子特别接近。

Q=《北京青年》周刊 A=霍尊

Q:参加了如《国色天香》等戏曲节目,怎么看待很多90后不喜欢戏曲的现象?

A:其实很开心我有一些90后的粉丝,他们可能平时不喜欢,但听了我唱的戏曲之后就算是爱屋及乌了,然后去了解真正的戏曲、真正博大精深的京剧的内涵,去听那些名家的段子,很多都开始真正喜欢了。我觉得很安慰也很开心,我还是能尽一份绵薄之力把真正的国粹推广出去,我觉得这个就是作为一名歌手要做的事。

Q:所以你可以算是一个桥梁?

A:我想这么做。

Q:小时候你学的是钢琴,算是接触西洋乐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中国风的音乐?

A:其实不是说学西洋乐器就写不出中国风的音乐,现在所有流行音乐的根基都是西洋乐器,我写得一些大家觉得是中国风的——包括周杰伦的中国风和其他任何人的中国风的歌曲都是建立在流行古典的基础上,即使是中国的元素肯定也会有一些比如说像R&B的西洋的调式在里面,这些都是相通的。中国风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缘分,本来我不是擅长它,或者说我还不了解,不喜欢,然后从模仿借鑒学习到融会贯通,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Q:在创作的时候,你会看一些相关的唐诗之类的去找灵感吗?

A:词我不擅长,通常都是可能瞎写一版,先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然后交给朋友来写,所以我觉得等真的掌握到一定火候了再去写。唐诗宋词我也喜欢也会去看,很熟悉,但熟悉不代表真的能写得很好,所以写词的功底跟你看东西的多少还不是完全有关系。

Q:不是学音乐专业出身,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尝试去创作?

A:要出名要往更高的方向走就必须要创作。我是一个不太会给自己的未来规划的人,当时公司的老板和我说:你必须要创作,有自己的东西才行。我就抱着一个爱好的心态,觉得学一样新的东西很有意思,把它当爱好享受其中也很好。而且我也不是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去写,没感觉了就不写了,纯粹凭自己的喜好随性的去办这个事。所以我现在得到的一切,包括我未来可能得到的一切都跟我的性格或多或少有关。反正属于我的那就是我的,如果不属于我的,能力不够就不强求。

Q:第一次登上2014年央视春晚舞台是什么感觉?

A:肯定是紧张,那是我到目前为止登过的最大的舞台。而且又是直播,天哪,打个嗝你就毁了,所以当时紧张的真的是快吐了的感觉。

当时给我妈和我爸发短信,我妈感觉比我还紧张,拉了一堆亲戚朋友在家里等着我。我爸其实心里是很忐忑的,但是他是那种表面上大大咧咧,觉得无所谓,说你紧张啊那就别唱了回来吧,我说那行我还是留着唱吧。(笑)其实我的节目是在零点前的节目,但是一直等到十二点后了还没上场,那个时候更紧张了,不是怕自己唱不好,是怕节目会不会临时给毙了,那这脸丢太大了。事后才知道我爸那时候脸都发红,血压都上来了,真的是急的。结果等到后来编导过来催我了,才一下子如释重负。

Q:平时喜欢看哪些动漫作品?

A:国漫我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看的,这几年国漫确实做得很好,我之前还给《天行九歌》唱了主题歌。最早我看《新世纪福音战士》,《高达》看得不多但我玩模型,所以对每个集体都了解,但具体剧情可能不是很了解。还有《龙珠》、《灌篮高手》,这些都是太经典的回忆了,现在 《龙珠》出到《龙珠超》了,我也每一集都在追,包括《黑子篮球》、《棒球英豪》……我喜欢跟运动有关的动漫。

Q:为什么想留长发,比较符合艺术家的气质?

A:也没有,以前是懒,就不想捯饬头发,从小到大头发都是板寸,三毫米,头发长了去推一下就好。后来就反正一些事吧,包括经历一段不是很好的感情,想焕然一新,大一的暑假就开始留长发,过了两个多月,开学我头发已经到肩膀了,戴个发箍,大家说哇塞怎么一下變样了,后来我觉得反正脸小,留长发也挺适合我的,那就留长发吧,就一直到现在。

Q:未来会不会有剪短发的可能?

A:都有可能,谁知道呢,如果留腻味了或是觉得太麻烦了(其实一开始是觉得麻烦后来就习惯了),可能之后没准又把头发给剃了,都有可能。

猜你喜欢
戏曲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如诗如画》创作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