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须从有效备课开始

2017-03-08 07:01陈佳明
湖南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法教案统一

文︳陈佳明

课改须从有效备课开始

文︳陈佳明

前不久,笔者看到一首被改编的《心太软》:“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抄教案吗?你这样辛苦到底累不累?还是纯属自我安慰?”作为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读到这里,有话要说。

有专家指出:“课改就是改课。”然而,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教材不是一般的读物,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材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与备课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作战与战前制订“作战方案”。备课就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有效的备课是避免无效学习的前提。因此,改课要从备课开始。换句话说,课改要从备课开始。因为,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基于真正有效的备课。

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部分。写教案只是把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文本解读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等记录下来。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备课有显性备课和隐性备课两部分。显性备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教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

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备课就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当然,备课虽离不开模板和借鉴,但一味地照抄照搬就失去了备课的意义;教师只有在研究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脉络,转化认知,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即高屋建瓴把握课标,立体式整合教材,最终生成“作品”,获得知识产权。

新课改以来,学校也高度重视备课,尤其是重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已经成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常态。如明星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操作流程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二次备课)→独立施教→教后反思。要求做到“四定(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五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思维盲点和易错点;明确知识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集体备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合作,而不是“合坐”。集体备课借助的是教师的集体智慧,不是“拿来主义”。“因循守旧固然不可取,但‘把婴儿和脏水一起倒掉’更可怕”,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重“教”轻“学”、重“教”轻“研”的备课理念;是“备学习”,而不是“备上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备,而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出发点不正确,往往南辕北辙。加强“研课标、研教材、研建议”要成为学校日常备课的重要内容,因为“教什么”往往比“怎么教”更重要。只有对课标、教材、教学建议的深入研究,才能更加明确自己要教什么、该怎么教。

当然,备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非常完美的模式可以套用。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笔者认为,“功夫在诗外”。

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是啊,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在为备课做准备。而读书、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

(作者单位:郴州市明星学校)

猜你喜欢
教法教案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立定跳远》教案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开放在线课程教法的适应性变革:从OCW到MOOC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半张纸》教案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