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因素探析

2017-03-08 17:45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边 婧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因素探析

边 婧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却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探析,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翻转课堂;关键因素;探析

翻转课堂是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其精心设计和提供的短小精炼微视频和资料,课上师生和生生之间再进行面对面平等对话与探讨的一种开放式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从2007年开始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扩展至全球。作为一项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其实施效果——对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客观地说确实是显著的,否则不可能在全美乃至全球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前言

在当前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中是一种趋势所在。然而,翻转课堂对我们国内的影响好像并不大,真正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在国内目前仍屈指可数。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虽已主动尝试运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作用明显下降,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是看着学生做作业或者解答他们的疑问;学生在业余时间不喜欢观看枯燥的教学视频,这种方法调动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效果不好;教师不能监控学生是否观看了教学视频。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决定教学质量,因此要达到翻转课堂的预期效果,需要克服很多制约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翻转课堂无法真正在国内广泛实施的主要原因。如何让翻转课堂真正为我所用,探析中国国情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已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

(一)学生因素

1、学生人数——不宜过多

在我国中小学,每个班的班容量人数约为50人左右,高等院校根据专业不同人数也在30到50人左右,而美国的班容量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数。20——30 人的课堂,教师可以轻松地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或是分组辩论。所以,翻转课堂在美国实施就较为容易,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老师可以一对一地为学生答疑,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而我国课堂要想实施翻转课堂,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上互动不易展开。50人左右的课堂也许将就可以,但一个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个组,更别提每个人了。而类似于笔者的120人左右的合班课,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困难重重。

2、学生素质——自学能力强、学习自觉主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主动与老师沟通学习问题,在课后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内,能够做到不局限于课堂知识、任务以及规定必须浏览的视频,积极主动地延伸和拓展课外知识。中国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略显不足,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多数情况下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老师规定的课外学习任务都无法按时完成。从学习方法上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更加善于进行团队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时间,各抒己见,激发不同的观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求更高,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积极参加讨论,很少出现上课玩手机、上网的现象,更多是随同教师一起置身于积极的学习氛围之中。我国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够积极,大部分学生仅能做到认真听课,很少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老师交流讨论。

(二)教师因素

1、教师角色——由“主演”到“导演”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倾向于执行型和保守型的教学风格,主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遵循既定的流程和规章,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步骤完成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因此在课堂中通常扮演了传输者和控制者的角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需要教师的教学风格倾向于自由型、批判型和立法型,需要教师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只需要做“导演”,在课堂上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设计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上演“独角戏”,而成为课堂的“导演”,统筹布局,让学生成为焦点。这样,教师的能力与才华在翻转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释放。在教学投入上,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投入,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启迪、追踪、指导学生上面。

2、教师能力——全方位能力提升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扮演着极为重要和关键的角色,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因此对老师的视频制作、资料搜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频通常由个人独立制作完成,所面临的难度更高,耗费的时间精力巨大,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视频制作软件及后期编辑软件。同时也可以通过开放教育资源获取,面对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优质资源选择能力,而这可能是传统课程中很少会考虑的问题。同时,教师需要非常熟悉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同屏器等)、教学软件(如蓝墨云班课)等使用方法,传统的PPT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同时,教师需要完全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对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实施翻转课堂难度更大。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占用了教师更多的业余时间,并不是像表面上的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将学生在课前学习时产生的疑问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中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解决学生的疑问。课堂活动时间的延长给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特色的空间,教师不必再局限于传统教授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的理解,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推动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堂的翻转把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解放了出来,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安排课堂,教师需要在学生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提供帮助,成为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内化知识的最佳助手,翻转课堂也成为教师展示才能的最佳舞台。

(三)教学过程因素

1、课前——教学资源与平台建设

目前,在翻转课堂中应用最多的教学资源便是视频。对于自己制作的视频,要做到“LECTURE”:生动的(Lively)、有教育意义的(Educative)、创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 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关的(Relevant)和令人兴奋的(Enjoyable),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宜短不宜长。教学视频的设计要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视频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完成知识的传授。目前笔者学校已经开启了在线网络课程建设,三到五年后将会有一大批网络课程建成,会助推翻转课堂的推广。近一两年来,日渐成熟的电子教材也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新选择,今后可用于翻转课堂的资源将会日益丰富。

其次,平台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对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快速高效的网络、标准化的网络教室、学生的移动终端平台,都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必备条件。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加强了校园网络的建设,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且一再提高上网的速度,所有的教室配备电脑及有线网,保证了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接入网络。由于近些年手机的普及,学生在进入校园时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和智能手机,足以保证每个学生有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的移动终端。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教学平台的建设,除了学校自己搭建学习平台之外,一些开放学习平台也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方便,这些平台可以上传视频、学习资料,可以组织讨论、头脑风暴,可以布置小组作业或者个人作业,教师可以跟任何一个同学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2、课中——教学设计颠覆传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青睐,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视频制作上,单纯追求视频制作的精美。事实上教学视频的应用吸引了人们过多的目光,真正对学生学习最有益的改变并不是在课前的学习,而是在课堂活动中。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释放出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需要在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授课班级和科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在高等院校,应用类型的专业教学设计侧重于课前相关概念的解释与动手操作示范,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现场纠错指导,在此过程中巩固知识、强化正确操作。而对于人文类课程,教学设计的课前部分应侧重于资料的学习与搜集,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与评价,对知识更加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总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需要课前、课中、课后面面俱到,教师走进教室前,真正的教学已经开始。

3、课后——教学评价更加全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应贯穿在整个学期中的各个阶段,且涵盖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时间段,学校不仅会对教师上课期间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评估,对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后辅导等各方面都会进行相应的评价与判断,而我国大部分高校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定时评估。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估体系更加具有全程性和实时性。

从评估内容上看,不仅要对学生成绩好坏进行考察和比较,更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起列入教师教学成果好与坏的一部分。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内容中的表现。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学生的同时,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能、问题意识、心理品质,才能使翻转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教学形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翻转课堂的高效能取决于教师、学生与教学过程三个关键因素的高效能,缺一不可。

[1]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页.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页.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页.

[4]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6页.

AnalysisontheKeyFactorsofFlippedClassroomTeachingMode

BIAN Jing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Flipped classroom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global education, but in China there is a "small talk" of the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rom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lipped classroom; key factors; analysis

边婧(1980- ),女,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2.4

A

1671-3974(2017)03-0080-03

2017-03-30

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指导项目“翻转课堂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研究”(2015SJD54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