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党群思想的理论溯源探析

2017-03-08 19:00韩旭
关键词:张闻天官僚主义党群

韩旭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张闻天党群思想的理论溯源探析

韩旭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张闻天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一直奉行着“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的思想,这种党群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党群思想在中国革命年代的生动再现。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思想的基本内核以及列宁党群思想的深刻要义的继承与发展。在当代中国,这种党群思想仍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张闻天;党群思想;理论溯源

一种思想在其变化与发展过程中,总是和已有的思想存在一定的渊源性。纵观古今,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一再说明这一点。恩格斯在谈及思想发展逻辑过程时指出:任何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的根源深藏于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但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体系的产生,又“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张闻天党群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毫不例外,它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党群思想为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关系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思想精华中的精华,是重要的理论遗产,蕴藏着人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思想体系,尤其是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党群思想,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理想社会提供指导。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马克思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缔造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难以计算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之源和生存之本;而无产阶级政党自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著书立说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

1847年,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建立起,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对革命的领导及其取得成功,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才能更好的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换句话说,无产阶级政党若是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将失去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无产阶级政党也将不复存在。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关于党群之间的关系方面,张闻天认为,党是“沧海一粟”,在党的领导下,有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能充分发挥“这样的力量,就能创造奇迹”,[2]326若没有人民群众,党就失去力量之源,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思想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革命成功与否,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更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他们是无产阶级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过程和一般结果。”[3]285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事实证明,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能够身先士卒,能够挑起革命事业的重担,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能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争取自身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全人类,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张闻天在强调人民群众重要性的同时,对党的建设,尤其是执政党的建设从不忽视,他说,党是群众中最优秀最先进的部分,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党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这样才能造就一个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挑战的政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才能加强和巩固党群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是因为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指出,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他们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和权力,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权力,是资产阶级糊弄广大人民群众的游戏,是代表极少数人的利益。而无产阶级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283由此可见,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二者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最根本的标志。这为张闻天提出:“人民群众是主人,党是勤务员”[2]322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党群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正确处理了党群关系。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张闻天能够学以致用,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思想深入贯彻到中国的实践中,在处理党群关系时,他说,只有人民群众是党的基础的时候,党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并进一步阐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主人,党只是勤务员和后勤部。这是他在解决和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时一贯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

列宁主义,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当时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包括党群思想在内的理论与主张:如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殖民地问题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等等。

十月革命后不久,在俄共布和苏维埃机关内,腐败现象日益显露,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贪赃枉法、损公肥私等等随处可见,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针对这一现象,列宁明确指出,对于新生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脱离群众是最危险最可怕的事,为了革命的胜利,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列宁认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而是一种能够经得起考验的,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并善于领导我们群众的党。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党要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也是评判我们党是否能密切联系群众的标准,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先进与否的标尺。同时,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敌人逼迫,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产阶级政党也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其党群关系思想中,列宁强调,争取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是任何一个政党维持和巩固政权的前提条件,而我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只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人民,即无产阶级和农民,才是能够取得‘对沙皇制度’的彻底胜利的力量。”[4]并且认为“群众的革命首创行动和人民群众的自下面夺取政权是革命真正胜利的唯一保障”。[5]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下,无产阶级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取得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最薄的国家首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那么,该如何密切联系群众、紧紧掌握群众?列宁根据布尔什维克党内和苏维埃政府中出现的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腐败现象,提出了强有力的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先进的革命理论,是预防腐败产生的重要举措。他指出,文盲是要扫除,我们不仅要认识字,还要有能与那些拖拉作风、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等作斗争的素养,因为拖拉作风和贪污腐化是我们的大敌,是任何革命胜利和各项改革的重大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把那些不良习气消灭在萌芽状态,而这些,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尤其是学习那些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在张闻天身上也有深刻的体现。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是我党领导抗日的中心,内外环境都优越于其他根据地,官僚主义的出现、腐败的滋生可能性也几乎为零。但是情随境迁,环境改变了,人的思想、意识就可能发生动摇。在中共中央驻进延安城的两年内,一些种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在党内开始滋生,一些贪污腐化、消极腐败的现象时不时的在某些文化素质不高、意志不坚、党性修养不强的党员干部甚至中高级干部身上以身试法,诸如“党老爷”和“党官”等官僚主义问题、贪污受贿问题以及乱搞男女关系问题等等。贪污腐化、官僚作风,不仅败坏党风政风,也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是我党的一大公害。时任中共中央总负责的张闻天深有感触的说,“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要做思想工作,”[2]167他认为,一切工作,思想工作最重要,只有思想摆正了,其他一切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这为张闻天党群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

其次,反对官僚主义、从严治党。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党的纯洁性,列宁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从严治党”的思想。他强调,官僚主义作为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肮脏的腐朽的东西,侵蚀了人们的灵魂,会在人们中间腐烂、发臭,毒害人民,要敢于同官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党不腐化变质。反之,如若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成了人民群众的大敌,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严治党,没有反对官僚主义。因此,“反对官僚主义”、“从严治党”是防止党员干部从人民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的重要前提,是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地位的重要保证。在中国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随着官僚作风、贪污腐化现象的出现,张闻天也指出,官僚主义、贪污腐化是人民的大敌,是我们革命的大敌,必须予以剔除,才能保证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使革命顺利进行。因此,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视腐败蜕变如寇仇,”[6]并把它付诸于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广泛地影响了身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巩固了党群之间的关系。

再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是广大人民的政权,它不同于过去剥削阶级统治的政权,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才能维持好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劳动群众的真正代表中间蕴藏着苏维埃政权强大和稳固的最可靠的源泉。”[7]55“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7]53为了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思想,拥有管理自己的权力,列宁进一步论述了人民享有监督的权利,而实行群众监督的最有效形式是实行罢免权,领导机关人员是人民选出来的,若是践踏人民政权,人民就有权撤职、罢免他,并补充说,自上而下的监督是人民实行监督的最佳、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和管理渠道。另外,列宁深刻谈到,重视监督在党群思想建设中的作用,还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一整套的监督体系,发挥各自独特功能。除了人民群众的强大监督外,还应设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新闻监督等等,从而保证了党群思想建设稳步有序的推进。所以,在张闻天看来,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也是加强我国党群思想的重要关键,他不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还认真向群众学习,并诚恳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由此可见,“只有使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经常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使官僚主义失去最后的避难所,”[8]才能巩固和加强党群思想建设。

最后,精简机构、厉行节约。列宁始终贯彻和执行建立廉价政府,倡导精简机构、厉行节约的思想。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机关内,铺张浪费严重、拖拉现象随处可见,他认为:“苏维埃共和国应当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它应该尽量发挥一切力量,尽量节省这些力量,尽量减少拖拉现象和繁文褥节,尽量精简机构,尽量使这个机构不仅知道群众的疾苦,而且能为群众所了解,能使群众独立参加这个机构的工作。”[7]57根据列宁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在厉行节约方面,张闻天以身作则,在无锡养病期间,他总是穿着朴素,厉行节约,一条裤子已经补了好几次,一件呢大衣也跟随他二十多年了,“两条衬裤已经破旧,补了又补”。[9]他指出,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而不是社会的主人,更不是站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作威作福的“党老爷”和“党官”,只有我们党员干部做出了模范,群众才能向你看齐,这一思想是张闻天对列宁密切联系群众思想的传承。

正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所指出的那样:“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当下,学习和贯彻张闻天党群思想,对我国从严治党和党严管党的重大部署提供重要借鉴,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党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规范,也是不断增强我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法宝。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

[2]张闻天文集(第4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2.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6]夏维奇.浅析张闻天的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7-120.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许佳君,钱朝阳,杨涛.张闻天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7-21.

[9]王淑敏.高风亮节张闻天[J].党史文汇,2009,(3):56-60.

韩旭(1980-),男,安徽阜阳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张闻天官僚主义党群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党群工作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党群工作